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定义、国家设置高校辅导员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支持出发,着重分析了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特殊品质,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感受,提出一些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政策支持;品质要求;从业感受
作者简介:张永伟(1982—),男,汉族,河南商丘人, 教育学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讲师;
范雯睿(198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文学学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
一、高校辅导员的定义
辅导员是从事辅导工作的人员的简称。如心理辅导员、班级辅导员、技术辅导员等,或专指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专职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直接承担着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任务,在学生业务素质提高方面也起着导向和服务作用。
二、国家设置高校辅导员的目的和意义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三、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1)理论知识。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首先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大政方针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从业资格。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序列的一员,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是从业的前提,同时要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自己,以方便开展工作。
(3)职业道德。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压力巨大,这就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德高为师,行为世范,作风正派等道德行为准则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4)业务能力。高校辅导员不同于专任教师,他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责任,因此,业务能力高低是能否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5)基本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辅导员工作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思想情况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同时,由于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必要时需要不断的开导、引导和教育,所以,辅导员本身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从容应对不同情形的出现。
四、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应具备的特殊品质
(1)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辅导员工作这个职业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去做这个工作。
(2)勤奋。勤奋是高校辅导员特别需要注重的品质,当代大学生的不同类型,使辅导员工作具有极强的特殊性,这就尤其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高校辅导员付出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努力,要求比其他工作更加勤奋的去工作。
(3)悟性。悟性是指对所从事工作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高校辅导员工作特别需要对这个职业的悟性,因为通过对工作的感悟,可以随时的总结经验,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地改进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
五、从业感受
我们在高校辅导员岗位上已经从业三年以上,在此期间,随着工作的深化和深入,我们的感受也在不断地提升,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比较深刻地反思,形成了一些我们的想法,以下是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的一些感受:
(1)工作繁杂,要求爱心、耐心和精心。我们知道辅导员工作既要承担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方面,又要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繁杂程度不言而喻,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三心:即爱心、耐心和精心。爱心是指要对学生充满爱,投入感情去面对学生,才能将工作顺利开展,因为没有爱的教育是相当危险的。耐心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面对一个个的学生个体,我们应该细致入微的做工作,耐心地去了解情况,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诉求。精心主要是指要精心施教,精心设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2)辅导员工作有难度,充满挑战,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有思路,遇到问题有方法。我们经过实践,总结了“三用”原则,即用心、用情和用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众所周知,辅导员要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是充满变数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深入了解他们,用我们的真情去打动他们,用我们的智慧去教育他们。
(3)辅导员工作具体而又琐碎,要求经常总结和反思。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决定了他的工作性质,而这一工作性质又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我们在解决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可能提高的方面和应该吸取的教训,从而使同样类似的问题在出现时我们有一定的依据可循,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工作变化性强,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特别要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我们面对的学生每年都在变化,他们的知识每年都在提升,他们的视角越来越宽广,他们对辅导员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学习,终身学习,拼命学习,以求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领先于学生,在具体问题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去解决和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求我们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学生工作案例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如此循环,形成良好的运转体系。
(5)辅导员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开展工作时必须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防患于未然。高校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通过了解学生工作的规律性,从而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干预,未雨绸缪,谨小慎微,避免很多问题在以后出现,即使出现了,也能得到比较顺利的解决。
(6)工作系统性强,要求树立全局意识,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考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其他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高校辅导员在从事这项工作时必须要有大局观,从整体考虑,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始终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党的高等教育政策保持同步,时刻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政策也是相当的明确和具体,对我们的期待也是相当之高,我们唯有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高校辅导员这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不掉队,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文强,张 星,符新伟.“四二三一模式”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政策支持;品质要求;从业感受
作者简介:张永伟(1982—),男,汉族,河南商丘人, 教育学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讲师;
范雯睿(198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文学学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
一、高校辅导员的定义
辅导员是从事辅导工作的人员的简称。如心理辅导员、班级辅导员、技术辅导员等,或专指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专职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直接承担着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任务,在学生业务素质提高方面也起着导向和服务作用。
二、国家设置高校辅导员的目的和意义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三、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1)理论知识。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首先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大政方针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从业资格。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序列的一员,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是从业的前提,同时要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自己,以方便开展工作。
(3)职业道德。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压力巨大,这就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德高为师,行为世范,作风正派等道德行为准则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4)业务能力。高校辅导员不同于专任教师,他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责任,因此,业务能力高低是能否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5)基本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辅导员工作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思想情况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同时,由于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必要时需要不断的开导、引导和教育,所以,辅导员本身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从容应对不同情形的出现。
四、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应具备的特殊品质
(1)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辅导员工作这个职业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去做这个工作。
(2)勤奋。勤奋是高校辅导员特别需要注重的品质,当代大学生的不同类型,使辅导员工作具有极强的特殊性,这就尤其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高校辅导员付出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努力,要求比其他工作更加勤奋的去工作。
(3)悟性。悟性是指对所从事工作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高校辅导员工作特别需要对这个职业的悟性,因为通过对工作的感悟,可以随时的总结经验,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地改进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
五、从业感受
我们在高校辅导员岗位上已经从业三年以上,在此期间,随着工作的深化和深入,我们的感受也在不断地提升,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比较深刻地反思,形成了一些我们的想法,以下是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的一些感受:
(1)工作繁杂,要求爱心、耐心和精心。我们知道辅导员工作既要承担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方面,又要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繁杂程度不言而喻,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三心:即爱心、耐心和精心。爱心是指要对学生充满爱,投入感情去面对学生,才能将工作顺利开展,因为没有爱的教育是相当危险的。耐心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面对一个个的学生个体,我们应该细致入微的做工作,耐心地去了解情况,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诉求。精心主要是指要精心施教,精心设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2)辅导员工作有难度,充满挑战,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有思路,遇到问题有方法。我们经过实践,总结了“三用”原则,即用心、用情和用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众所周知,辅导员要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是充满变数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深入了解他们,用我们的真情去打动他们,用我们的智慧去教育他们。
(3)辅导员工作具体而又琐碎,要求经常总结和反思。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决定了他的工作性质,而这一工作性质又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我们在解决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可能提高的方面和应该吸取的教训,从而使同样类似的问题在出现时我们有一定的依据可循,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工作变化性强,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特别要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我们面对的学生每年都在变化,他们的知识每年都在提升,他们的视角越来越宽广,他们对辅导员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学习,终身学习,拼命学习,以求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领先于学生,在具体问题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去解决和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求我们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学生工作案例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如此循环,形成良好的运转体系。
(5)辅导员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开展工作时必须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防患于未然。高校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通过了解学生工作的规律性,从而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干预,未雨绸缪,谨小慎微,避免很多问题在以后出现,即使出现了,也能得到比较顺利的解决。
(6)工作系统性强,要求树立全局意识,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考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其他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高校辅导员在从事这项工作时必须要有大局观,从整体考虑,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始终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党的高等教育政策保持同步,时刻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政策也是相当的明确和具体,对我们的期待也是相当之高,我们唯有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高校辅导员这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不掉队,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文强,张 星,符新伟.“四二三一模式”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