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的评定条件是什么?是能画一手的好画,写一手好字,还是课上得精彩。画得好自然而然是以画服人,因为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胜过千百种解释,对学生的吸引力、折服力不言而喻。但是画得好不一定代表教得好。要想教得好,必定要求每位执教者敬业爱生,吃透教材、学生,认真备课,多写详案,多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教材教法。中小学美术教师不可能擅长每个美术门类,专业能力必定此长彼短,美术教师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之余,必定还会参加多种课外辅导,还要担当宣传和美育文化布置等工作,专业训练的时间自然缩水,一味要求美术教师精通各种美术门类,确实有点不现实。既有较强的美术专业功底,又不乏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上出一堂堂精彩美术课的老师固然也有,但毕竟寥寥。众所周知,中小学美术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中等、普高美术教育专业,各种美术门类都有所涉猎,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美术专业学习不乏有“蜻蜓点水”之嫌,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长各不相同。笔者曾经就美术教师胜任教学应具备的能力这一题材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答案当然是多视角、多结论的,总体概括为“四善”:即善说、善书、善写、善画。
一、善说
善说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讲授必须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如若无限地旁征博引,东拉西扯,势必挤占学生的时间。“善说”更不是“填鸭式”教学,与之相反的是美术教师上课所表现的“不善说”,常常表现为上课缺乏激情,观点不明确,言语苍白无力,授课条理紊乱,甚至出现低级的专业知识误导。美术教师要做到“善说”,就得在教学绘画之余多看书,博采众长,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平时的集体备课等活动中可向文科老师学习流利得体的言语表达,向音乐老师学习跌宕起伏的声调音律,向数理老师学习其富有逻辑的授课过程,最终形成自身的“善说”特色。
二、善书
“善书”是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善于板书,能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黑板小天地。就此曾有人提出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书写得好差已显示不出它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忽略,不善书照样能上好一堂课。笔者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的态度,试问一堂美术课没有精彩洒脱的板书能成其为一堂好课吗?如在水墨画教学中,一幅雅致的水墨画没有恰到好处的书法相匹配,是不能成其为一幅精品的。苏少版美术课本第17册的水墨画教学示范中,郑板桥的《兰竹》,吴昌硕的《寿者相》,无一不是精到的书法与绘画完美结合。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既要了解中国书法史,还要在书法临摹、创作上长期磨练,书法(书写)功底上去了,一堂好课的基石自然初步形成。
三、善写
“善写”是要求美术教师勤于写教案及反思,善于写论文,参加课题研究。善写与否将会是一名教师以后成为“教书匠”还是“教育行家”的转折点。一般来说,美术教师对绘画都较有兴趣,相比之下,写心得写论文就较为被动,常常是“提笔忘文”,即使挤出一段文章,也是中心不明、晦涩难解。美术教师“不善写”主要表现为:1.学生在变,而教案年复一年的使用,因循守旧。2.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课后极少撰写教后感、教学随笔。3.应付检查,为论文而论文,任务式、功利性凸显。4.论文切入口大,多是大道理,引章摘句、东拼西凑现象严重。要克服上述病症,关键在于多读书,尤其是多读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专业学者的著作,与之“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总之,美术教师“善写”的关键就是多读书,多记读书笔记,多写教案,课后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作用于今后教学中。而且“善写”也助推了“善说”,“善说”又反作用于“善写”,使“善写”素材更为广泛。
四、善画
古代文人所说的“书画同源”既是说明书与画一脉相承,也说明两者有同等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上要“一专多能”。“一专”指的是精通某一画种,“多能”是指其它美术门类也达到一定的水准。在造型表现教学中,“善画”的作用尤为明显,如苏少版美术课本第15册人物头像的教学示范中,教者不能对人物五官结构熟练掌握,并在课上现场演示,单凭空洞的说教,教学效果一定不佳。美术教师“不善画”通常表现为:1.专业基本功平平,课上不作任何示范。2.即使课上示范,也是费力费劲。3.偶有示范也是临摹多、“泼墨”创作少。4.只擅长某一种画种,学生观之日久单调乏味,审美疲劳,学习积极性随之降低。事实证明,学生要对美术课产生浓厚兴趣,对美术教师产生敬佩感,除了他应有的职业道德外,专业绘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总之,要做到“善画”,必然要有平时的多观察写生,做到将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细节都描绘在你的画纸中,“善画”才能变成现实。
以上所谈的“四善”看似简单,但要面面俱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术教师年年岁岁重复着看似相同的工作,这种工作是原地驻足不前还是盘旋而上,取决于他们在看似平凡简单的教学中是否做有心人,是否以提升“四善”能力为工作指南。
一、善说
善说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讲授必须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如若无限地旁征博引,东拉西扯,势必挤占学生的时间。“善说”更不是“填鸭式”教学,与之相反的是美术教师上课所表现的“不善说”,常常表现为上课缺乏激情,观点不明确,言语苍白无力,授课条理紊乱,甚至出现低级的专业知识误导。美术教师要做到“善说”,就得在教学绘画之余多看书,博采众长,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平时的集体备课等活动中可向文科老师学习流利得体的言语表达,向音乐老师学习跌宕起伏的声调音律,向数理老师学习其富有逻辑的授课过程,最终形成自身的“善说”特色。
二、善书
“善书”是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善于板书,能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黑板小天地。就此曾有人提出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书写得好差已显示不出它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忽略,不善书照样能上好一堂课。笔者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的态度,试问一堂美术课没有精彩洒脱的板书能成其为一堂好课吗?如在水墨画教学中,一幅雅致的水墨画没有恰到好处的书法相匹配,是不能成其为一幅精品的。苏少版美术课本第17册的水墨画教学示范中,郑板桥的《兰竹》,吴昌硕的《寿者相》,无一不是精到的书法与绘画完美结合。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既要了解中国书法史,还要在书法临摹、创作上长期磨练,书法(书写)功底上去了,一堂好课的基石自然初步形成。
三、善写
“善写”是要求美术教师勤于写教案及反思,善于写论文,参加课题研究。善写与否将会是一名教师以后成为“教书匠”还是“教育行家”的转折点。一般来说,美术教师对绘画都较有兴趣,相比之下,写心得写论文就较为被动,常常是“提笔忘文”,即使挤出一段文章,也是中心不明、晦涩难解。美术教师“不善写”主要表现为:1.学生在变,而教案年复一年的使用,因循守旧。2.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课后极少撰写教后感、教学随笔。3.应付检查,为论文而论文,任务式、功利性凸显。4.论文切入口大,多是大道理,引章摘句、东拼西凑现象严重。要克服上述病症,关键在于多读书,尤其是多读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专业学者的著作,与之“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总之,美术教师“善写”的关键就是多读书,多记读书笔记,多写教案,课后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作用于今后教学中。而且“善写”也助推了“善说”,“善说”又反作用于“善写”,使“善写”素材更为广泛。
四、善画
古代文人所说的“书画同源”既是说明书与画一脉相承,也说明两者有同等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上要“一专多能”。“一专”指的是精通某一画种,“多能”是指其它美术门类也达到一定的水准。在造型表现教学中,“善画”的作用尤为明显,如苏少版美术课本第15册人物头像的教学示范中,教者不能对人物五官结构熟练掌握,并在课上现场演示,单凭空洞的说教,教学效果一定不佳。美术教师“不善画”通常表现为:1.专业基本功平平,课上不作任何示范。2.即使课上示范,也是费力费劲。3.偶有示范也是临摹多、“泼墨”创作少。4.只擅长某一种画种,学生观之日久单调乏味,审美疲劳,学习积极性随之降低。事实证明,学生要对美术课产生浓厚兴趣,对美术教师产生敬佩感,除了他应有的职业道德外,专业绘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总之,要做到“善画”,必然要有平时的多观察写生,做到将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细节都描绘在你的画纸中,“善画”才能变成现实。
以上所谈的“四善”看似简单,但要面面俱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术教师年年岁岁重复着看似相同的工作,这种工作是原地驻足不前还是盘旋而上,取决于他们在看似平凡简单的教学中是否做有心人,是否以提升“四善”能力为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