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运用的妙处;语文是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述的美好情景中。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
什么是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简言之,语文课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语言的技巧,品味语言的魅力,欣赏语言的艺术。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由于对语文本体把握不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了非语文体验,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自然科学课等。例如讲《长江三峡》,教师大讲特讲长江三峡的壮丽风光以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讲《伶官传序》,教师不厌其烦地介绍后唐庄宗李存勖兴国与亡国的历史;讲《〈物种起源〉绪论》,教师俨然成了进化论学说的宣讲者。凡此种种,都是专注于语文课文“写的什么”的内容,而忽视或丢失了“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的语言形式,导致语文本体的削弱或缺失。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可以说是传统篇目,笔者曾多次听一些老师讲这篇课文。其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讲的:他先介绍说明鲁迅先生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介绍了鲁迅写《祝福》时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释了课文中的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提问、边讨论,分析说明了《祝福》的篇章结构、段落大意。最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从而归纳出小说的主题思想。应该说,老师的备课是很认真、很充分的,讲课也很认真,并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而且还设计了学生活动。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是会有一定收获的。但是,从学生真正体会鲁迅这位文学大师的在小说中表现出的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我总觉得收效甚微,收益甚小。事实上,课文中有些词句、有些段落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
譬如课文的第三段写“我”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是这样描写的: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鲁迅对祥林嫂的这一句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句描写,特别要注意句式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
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但变成了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为什么?
(解读:把“破碗”“空的”这两个定语抽出来,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祥林嫂行乞时间之长以及经常讨不到饭,暗示她饥饿的生存状态。如改成长定语单句则没有了强调意味)
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了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但变成了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什么?
(解读:把“下端开了裂”这个定语抽出来,放在后面,同样起强调突出作用。竹竿“下端开了裂”一是说明祥林嫂行乞时间长,二是说明行走时人的重心倾注在竹竿上,暗示祥林嫂身体状况极差)
再譬如鲁四婶两次阻止祥林嫂沾手年终祭祀事宜,小说是这样写的:
(第一次)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第二次)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我们知道,祥林嫂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稳奴隶”(鲁迅语),而鲁四老爷和鲁四婶不许她沾手祭祀活动,就等于把她做奴隶的资格都剥夺了,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歧视、侮辱与打击。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辨析鲁四婶两次阻止沾手祭祀的情况:
第一,鲁四婶为什么要阻止祥林嫂?句式有何特点?
(解读:鲁四老爷说她败坏风俗,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因此,当祥林嫂沾手祭祀事宜时,鲁四婶便慌忙阻止。虽然语气是坚决的,但用的还是一般的主谓句式)
第二,与第一次相比,鲁四婶第二次阻止时句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解读:祥林嫂在用自己十二元鹰洋捐了门槛后,满以为可以获得做奴隶的资格了,便去动祭祀用品,不成想仍然遭到了阻止。这一次鲁四婶用的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句式比正常句式有强化语气的作用,也就是说较之第一次的阻止,这一次语气更为严厉,可以说是一声“断喝”。这一声“断喝”,如当头一棒,打碎了她的奴隶幻想;又如一纸判决书,决定了祥林嫂最后的命运)
最后谈谈小说写到的祥林嫂的“絮叨”。
重复是诗歌常用的传统手段,小说一般忌讳用重复。而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两次让祥林嫂讲阿毛故事。 第一次,在鲁家给鲁四婶讲: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第二次,在街上给鲁镇人讲: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这两段重复很容易被忽视,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第一,重复这近三百字的“阿毛的故事”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解读:有必要。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没有这样的“繁冗拖沓”,阿毛的夭逝对祥林嫂的心理的打击之大,对她的精神摧残之巨何以体现呢?正是这样的重复,这样的“繁冗拖沓”,才揭示出祥林嫂精神至于崩溃、心灵的惨苦至于麻木,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鄙视的妇女形象才跃然于纸上)
第二,祥林嫂重复讲的这个悲惨的故事,在鲁镇人那里有什么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解读:周围的人不过是在享受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把它作为一场茶余饭后的谈资,鲁镇人是喜新厌旧的,当新鲜感失去以后,就毫不客气地剥夺了祥林嫂继续讲述的权利。总之,通过阿毛故事的重复,作者揭示了鲁镇的社会环境,批判了当时人与人之间互不理解的冷漠。就是在这样麻木而冷漠的社会环境中,祥林嫂精神最终彻底崩溃,直至凄惨的死去。可以这样说,祥林嫂身边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参与到迫害与虐杀祥林嫂的行动中来,这样就深刻地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从而深化了主题)在启发学生考虑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考虑鲁迅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把类似上述的问题讲清楚了,语文课堂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把类似上述的问题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语文修养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这样的课才有了“语文味”,才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
当前,语文教学的非本体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时代呼唤本色的语文课,语文课应有浓厚的语文味。笔者认为,要体现语文味,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课文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王联民,教师,现居山西黎城。
什么是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简言之,语文课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语言的技巧,品味语言的魅力,欣赏语言的艺术。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由于对语文本体把握不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了非语文体验,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自然科学课等。例如讲《长江三峡》,教师大讲特讲长江三峡的壮丽风光以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讲《伶官传序》,教师不厌其烦地介绍后唐庄宗李存勖兴国与亡国的历史;讲《〈物种起源〉绪论》,教师俨然成了进化论学说的宣讲者。凡此种种,都是专注于语文课文“写的什么”的内容,而忽视或丢失了“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的语言形式,导致语文本体的削弱或缺失。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可以说是传统篇目,笔者曾多次听一些老师讲这篇课文。其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讲的:他先介绍说明鲁迅先生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介绍了鲁迅写《祝福》时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释了课文中的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提问、边讨论,分析说明了《祝福》的篇章结构、段落大意。最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从而归纳出小说的主题思想。应该说,老师的备课是很认真、很充分的,讲课也很认真,并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而且还设计了学生活动。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是会有一定收获的。但是,从学生真正体会鲁迅这位文学大师的在小说中表现出的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我总觉得收效甚微,收益甚小。事实上,课文中有些词句、有些段落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
譬如课文的第三段写“我”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是这样描写的: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鲁迅对祥林嫂的这一句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句描写,特别要注意句式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
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但变成了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为什么?
(解读:把“破碗”“空的”这两个定语抽出来,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祥林嫂行乞时间之长以及经常讨不到饭,暗示她饥饿的生存状态。如改成长定语单句则没有了强调意味)
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了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但变成了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什么?
(解读:把“下端开了裂”这个定语抽出来,放在后面,同样起强调突出作用。竹竿“下端开了裂”一是说明祥林嫂行乞时间长,二是说明行走时人的重心倾注在竹竿上,暗示祥林嫂身体状况极差)
再譬如鲁四婶两次阻止祥林嫂沾手年终祭祀事宜,小说是这样写的:
(第一次)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第二次)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我们知道,祥林嫂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稳奴隶”(鲁迅语),而鲁四老爷和鲁四婶不许她沾手祭祀活动,就等于把她做奴隶的资格都剥夺了,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歧视、侮辱与打击。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辨析鲁四婶两次阻止沾手祭祀的情况:
第一,鲁四婶为什么要阻止祥林嫂?句式有何特点?
(解读:鲁四老爷说她败坏风俗,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因此,当祥林嫂沾手祭祀事宜时,鲁四婶便慌忙阻止。虽然语气是坚决的,但用的还是一般的主谓句式)
第二,与第一次相比,鲁四婶第二次阻止时句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解读:祥林嫂在用自己十二元鹰洋捐了门槛后,满以为可以获得做奴隶的资格了,便去动祭祀用品,不成想仍然遭到了阻止。这一次鲁四婶用的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句式比正常句式有强化语气的作用,也就是说较之第一次的阻止,这一次语气更为严厉,可以说是一声“断喝”。这一声“断喝”,如当头一棒,打碎了她的奴隶幻想;又如一纸判决书,决定了祥林嫂最后的命运)
最后谈谈小说写到的祥林嫂的“絮叨”。
重复是诗歌常用的传统手段,小说一般忌讳用重复。而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两次让祥林嫂讲阿毛故事。 第一次,在鲁家给鲁四婶讲: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第二次,在街上给鲁镇人讲: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这两段重复很容易被忽视,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第一,重复这近三百字的“阿毛的故事”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解读:有必要。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没有这样的“繁冗拖沓”,阿毛的夭逝对祥林嫂的心理的打击之大,对她的精神摧残之巨何以体现呢?正是这样的重复,这样的“繁冗拖沓”,才揭示出祥林嫂精神至于崩溃、心灵的惨苦至于麻木,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鄙视的妇女形象才跃然于纸上)
第二,祥林嫂重复讲的这个悲惨的故事,在鲁镇人那里有什么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解读:周围的人不过是在享受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把它作为一场茶余饭后的谈资,鲁镇人是喜新厌旧的,当新鲜感失去以后,就毫不客气地剥夺了祥林嫂继续讲述的权利。总之,通过阿毛故事的重复,作者揭示了鲁镇的社会环境,批判了当时人与人之间互不理解的冷漠。就是在这样麻木而冷漠的社会环境中,祥林嫂精神最终彻底崩溃,直至凄惨的死去。可以这样说,祥林嫂身边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参与到迫害与虐杀祥林嫂的行动中来,这样就深刻地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从而深化了主题)在启发学生考虑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考虑鲁迅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把类似上述的问题讲清楚了,语文课堂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把类似上述的问题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语文修养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这样的课才有了“语文味”,才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
当前,语文教学的非本体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时代呼唤本色的语文课,语文课应有浓厚的语文味。笔者认为,要体现语文味,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课文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王联民,教师,现居山西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