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伏笔 顺学而导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对一堂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在设计此环节时,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根据课文内容预设一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本文从不同年级的课文入手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了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设计中要注重预设,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做到顺学而导。
  关键词:预设;语文;顺学而导
  
  特级教师于漪在论述语文课的导入环节时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课堂上心情愉快,那么他们的听觉、视觉就特别灵敏,记忆力也会增强,联想会更加丰富,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因此教师要调控好学生的注意分配时间,新课伊始就要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内容上来,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课文的导入。
  小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容易紧张,特别是在有陌生教师听课环境中更容易紧张。一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二年级的孩子来到多媒体教室后,发现有很多教师在听课,孩子们都很紧张,授课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并不着急,笑眯眯地说:“我发现同学们都是表演天才,一进教室就给老师们表演了紧张的表情,不错!那我们就继续表演下去,让听课老师看看我们谁表演得最棒!下面我们来表演愁眉苦脸。”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出表情,授课老师又让孩子们表演了笑眯眯、激动、笑哈哈、痛苦等表情。学生们在教师的不断表扬中活跃起来,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比较谁做得最好。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笑眯眯与笑哈哈的区别,明白了愁眉苦脸与痛苦的差别,此时教师顺势导入了新课。因为有了对词的比较、揣摩和表演,所以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孩子们有感情朗读时表现得很到位,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老师的这一做法收到了预设效果,既引导了学生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理解词语,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后面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课前老师为了活跃气氛,和小朋友做了个小游戏,就是通过摆动头来书写自己的名字,边写边说出笔画笔顺,开始孩子们不明白教师的做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快乐地书写起来,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可老师并没有叫停,等到所有孩子都写完后,教师问孩子:“有意思吗?愿不愿意再写一个?好,咱们一起来写课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书写课题。教师等学生写完后问:“难忘吗?那文中是怎样写难忘泼水节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出来,可谓水到渠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随机应变,顺学而导,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比如通过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新课,讲和课文相关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题,或是请学生和教师一起书写课题,还可以借助音乐引入,或是请学生猜谜语导入等。
  笔者在一次小学教师技能赛中曾听到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拿出听写本,并请两名高矮不同的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她选择让两名同学分别书写审视、教诲、严肃、和颜悦色等不同的词语,全体同学书写全部词语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对词语掌握的情况。这一做法似乎并没有新奇之处,但是,她是全部参赛教师唯一使用这一方式导入的,你就会知道这一做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如果我再告诉你,一高一矮两位同学书写的词语即是教师的全部板书内容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其实,课堂的导入并非千篇一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导入方式。特别是一些比赛性质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回归常态就是最好的选择。回归自然的课堂教学也是每位听课教师所期待的。
  总之,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是每一堂课都不会相同,关键是我们教师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从而使这个教学第一锤定音,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语文老师教学的标尺,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其中的要求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四季》为例,就落实汉字认识和书写、朗读和诵读、课文复述等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新课标做了细致的说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
摘要:志愿服务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情况,就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了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建议    高校一直都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蕴藏着大量能够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的有生力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就如何开展和加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谈以下几点:    一、抓学习宣传,努力营造高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良
摘要: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则是主体。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而开展。作为技校英语教师,要真正做到寓教于趣,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英语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②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③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④及时反馈,激励评价;⑤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本文的目的在于根据教师
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知识与能力孰主孰次?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当前语文新课改中不能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和新课程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这两对关系。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两对关系对于我们澄清语文的基本性质,明确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指导语文新课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    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是良知、责任与爱心。”他如是说,几十年来亦如是做。他就是全国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获得者、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海南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负责人、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海南大学法学院谭兵教授。他作为海南省首位获上述殊荣的教师,系海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现终身名誉院长,省级重点学科海南大学诉讼法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法学会原诉讼法学研究会现民事诉讼法学研
罗素兰,女,1969年9月28日生,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后学历,中共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目前从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前沿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大学生物技术实验中心主任、海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工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物技术分会理事
课改常态化,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成为常态并成为必需。换而言之,就是让“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堂课上,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课改常态化的方向是明确的,意义是重大的,各学校主观上并没有阻碍其推行的意思,但为什么会出现形式化、功利化、时断时续等弊端呢?因为推行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小修小补是无济于事的,必然要从学校制度、管理等方
摘 要: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被录取考生未入学的问题,并以怀化学院2008年录取未报到的新生为个例,详细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并得出了新生未报到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对就读高校有着更高的要求,选择放弃当年的入学资格而去复读,这种放弃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因此这一矛盾在短时间内无法调和。  关键词:新升格;本科院校;未报到;新生特征    高等教育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教材的两点建议:1.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即教材的理念;2.准确定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目标点。  关键词:专业特色;英语教学规律;处理教材;定位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入世后,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这本
学生识字效率低、回生率高,是一直困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难题。如果我们只极端化关注识字效率,只会造成教学生态上的灾难。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汉字的意韵之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现状。只有当教师认识到汉字的美,消除教学中的极化现象,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幸福的体验。我们应有这样的勇气——让识字教学的品质回归!  一、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感受汉字的价值  汉字教学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兴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