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读通教材
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利用好教科书,教师上课仅在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地讲解上下功夫,讲完之后才让学生翻开课本,或上黑板板演后利用课本做练习,或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时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教师讲解精彩,但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其实,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苏联《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使用教材,即在教师讲解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测验的问题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书上给出定义通常测量路程或铁路、公路、河流等较长的物体时用千米*作单位。我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发现这里的“*”所补充说明的内容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而这又是学生容易犯迷糊的地方。于是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安排:先引导学生带着下面的两个问题读书:(1)通过看书你了解了什么?(2)你是怎么感受千米的?然后进行交流。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怎么说的?并齐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随后追问:这个地方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齐读补充说明。即:千米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m,千米又叫公里。)接着我顺势介绍:千米是国际通用的单位,符号是km,而公里是我国使用的单位,不过,现在与国际接轨,我国基本上也使用千米了。然后追问:你在哪儿见过千米呢?书上提供的这些场景,你了解吗?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特别是追问学生说出这儿“*”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千米,同时对公里与其关系(即千米又叫公里)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又避免了学生犯糊涂,“怎么千米又叫公里”“既生瑜,何生亮”式的困惑。像这样通读教材并读通教材的做法,必然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2.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内容,搞清知识点,这是对每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懂知识点,还要善于挖掘出一些隐含的数学思想。然而现实是不容乐观的,我曾经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片段:教师首先复习了一些表内的乘法算式:2×3 2×4 3×3等,然后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列式计算20×3=?。学生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不紧不慢地用左手捂住20后面的“0”,问“2×3等于多少”,学生一口报出2×3=6,教师接着放开左手,追问:那20×3呢?学生一口说出“等于60”,学生兴奋,教师高兴,你瞧教师就这么一个捂0的动作,难题迎刃而解了。接着教师出示几道平行练习,40×2 30×3 10×8等,学生运用捂0的方法,很快报出各题的结果,然而遗憾的是,一直到下课,教师只满足于用手捂0,再在算出的结果后面加一个0。至于为什么要捂0,算理是什么,学生并没有掌握。只是机械地掌握了一点所谓的解题技巧。课后:“我追问她,你很有创新思想,用捂末尾0的方法形象、生动,当然你也很幸运,因为今天你有0让你捂住,如果下面教学23×3这样的算式,没0给你捂怎么办呢?”她也不好意思地追问道:“我看学生都掌握了,那该怎么办?”后来我和她真诚地作了交流,分析了这样做学生虽然好像是能很快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算理,至于为什么要捂0则是教学的关键。即捂的目的是把它看成几个十,再乘几,结果就是几十几个十,也就是在几十几后面添一个0。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后面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读活教材
教材是许多专家经过理论加实践论证编写出来的,应该说是代表最前沿、最权威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我们应该好好研读,读出思想,读出精神,加以继承。当然,随着时间的演变,它也会有与时代不相称,甚至出现落后的地方,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去“读”、去“想”、去“改造”,只有读活教材,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读书。
(1)用活教材
我们常说,教材是静态的,而学生是动态的。这就是说我们要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用活教材,这才是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的最好体现。
如:在教学完比的意义,我安排了一个现场统计,具体设计是:我们班今天来上课的有()名男生,有()名女生。除了管老师在上课外,还有()位听课老师。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想到哪些比呢?
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
男生人数与全班的比()
女生人数与男生的比()
女生人数与全班的比()
全班学人数与管老师的比()
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与男生的比()
全班人数与听课老师的比()
男生与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的比()
……
这样将生活中的及现实课堂上的人数等有关数据让学生组成比,使学生感受数学中比的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既有教者的尽力搜罗、有心收集,又有信手拈来、俯拾即得的真实感受。真正体现了做一个数学的有心人,不仅重视开发课程资源(眼底现实即为资源),而且使得课堂信息富宏,同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充满灵动。
(2)活用教材
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理解的最好体现,就是对教材的驾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如:苏教版教材《比的意义》是利用国旗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出比的。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容易调起学生的兴趣。在广西参加全国观摩课教学中,我抓住教材的精髓,进行变通,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我是这样导入教学的:知道管老师来自什么地方吗?告诉你们哦,管老师来自江苏淮安。对于江苏淮安大家可能知道的不多,但相信伟人周恩来大家一定了解,江苏淮安就是他的诞生地,而邓颖超奶奶就出生在广西,那周恩来总理又是“广西的女婿”噢,可见我们楚州与广西有着特殊的情结。我想,今天我们的合作一定愉快、成功!
师:课前,管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知道是哪儿吗?这就是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我嫌它小了点,就把它又放大了,但确保不改变它的形状,你们认为这张放大图,是图2、图3中的哪一张呢?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厉害!但数学更注重推理,该怎么想呢?
师:要判断放大的图到底是哪张?其实主要看长和宽的关系。(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好,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它们放在正方形的方格中,你能说出每个图形长和宽的关系吗?
图1 4÷3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
3÷4呢?(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图2 8÷6= 6÷8=
图3 6÷3= 3÷6=
师:可见,图2确实是照片图1的放大图。
然后顺势导入新课:
师:刚才都是研究长和宽的关系,我们用除法表示出了长和宽这两个数量的关系,其实长和宽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教材,看谁最先找到方法。
这样的设计,既照应了教材,又灵活运用当时特定的环境。虽是与学生初次见面,但这样侃家常式的设计,很快地缩短了陌生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了引入课题的目的,自然、巧妙。而与学生看似平常的交流,实为有意的教学情境创设,显得亲切、真实。从简易的教学情境入手,展示师生交谈,组织学生观察周恩来纪念馆的照片,从长与宽比较入手,让学生自己形成问题,自主探究新知。这样读教材、读学生、读身边的教学资源,真正活用了教材,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利用好教科书,教师上课仅在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地讲解上下功夫,讲完之后才让学生翻开课本,或上黑板板演后利用课本做练习,或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时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教师讲解精彩,但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其实,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苏联《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使用教材,即在教师讲解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测验的问题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书上给出定义通常测量路程或铁路、公路、河流等较长的物体时用千米*作单位。我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发现这里的“*”所补充说明的内容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而这又是学生容易犯迷糊的地方。于是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安排:先引导学生带着下面的两个问题读书:(1)通过看书你了解了什么?(2)你是怎么感受千米的?然后进行交流。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怎么说的?并齐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随后追问:这个地方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齐读补充说明。即:千米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m,千米又叫公里。)接着我顺势介绍:千米是国际通用的单位,符号是km,而公里是我国使用的单位,不过,现在与国际接轨,我国基本上也使用千米了。然后追问:你在哪儿见过千米呢?书上提供的这些场景,你了解吗?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特别是追问学生说出这儿“*”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千米,同时对公里与其关系(即千米又叫公里)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又避免了学生犯糊涂,“怎么千米又叫公里”“既生瑜,何生亮”式的困惑。像这样通读教材并读通教材的做法,必然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2.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内容,搞清知识点,这是对每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懂知识点,还要善于挖掘出一些隐含的数学思想。然而现实是不容乐观的,我曾经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片段:教师首先复习了一些表内的乘法算式:2×3 2×4 3×3等,然后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列式计算20×3=?。学生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不紧不慢地用左手捂住20后面的“0”,问“2×3等于多少”,学生一口报出2×3=6,教师接着放开左手,追问:那20×3呢?学生一口说出“等于60”,学生兴奋,教师高兴,你瞧教师就这么一个捂0的动作,难题迎刃而解了。接着教师出示几道平行练习,40×2 30×3 10×8等,学生运用捂0的方法,很快报出各题的结果,然而遗憾的是,一直到下课,教师只满足于用手捂0,再在算出的结果后面加一个0。至于为什么要捂0,算理是什么,学生并没有掌握。只是机械地掌握了一点所谓的解题技巧。课后:“我追问她,你很有创新思想,用捂末尾0的方法形象、生动,当然你也很幸运,因为今天你有0让你捂住,如果下面教学23×3这样的算式,没0给你捂怎么办呢?”她也不好意思地追问道:“我看学生都掌握了,那该怎么办?”后来我和她真诚地作了交流,分析了这样做学生虽然好像是能很快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算理,至于为什么要捂0则是教学的关键。即捂的目的是把它看成几个十,再乘几,结果就是几十几个十,也就是在几十几后面添一个0。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后面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读活教材
教材是许多专家经过理论加实践论证编写出来的,应该说是代表最前沿、最权威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我们应该好好研读,读出思想,读出精神,加以继承。当然,随着时间的演变,它也会有与时代不相称,甚至出现落后的地方,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去“读”、去“想”、去“改造”,只有读活教材,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读书。
(1)用活教材
我们常说,教材是静态的,而学生是动态的。这就是说我们要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用活教材,这才是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的最好体现。
如:在教学完比的意义,我安排了一个现场统计,具体设计是:我们班今天来上课的有()名男生,有()名女生。除了管老师在上课外,还有()位听课老师。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想到哪些比呢?
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
男生人数与全班的比()
女生人数与男生的比()
女生人数与全班的比()
全班学人数与管老师的比()
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与男生的比()
全班人数与听课老师的比()
男生与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的比()
……
这样将生活中的及现实课堂上的人数等有关数据让学生组成比,使学生感受数学中比的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既有教者的尽力搜罗、有心收集,又有信手拈来、俯拾即得的真实感受。真正体现了做一个数学的有心人,不仅重视开发课程资源(眼底现实即为资源),而且使得课堂信息富宏,同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充满灵动。
(2)活用教材
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理解的最好体现,就是对教材的驾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如:苏教版教材《比的意义》是利用国旗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出比的。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容易调起学生的兴趣。在广西参加全国观摩课教学中,我抓住教材的精髓,进行变通,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我是这样导入教学的:知道管老师来自什么地方吗?告诉你们哦,管老师来自江苏淮安。对于江苏淮安大家可能知道的不多,但相信伟人周恩来大家一定了解,江苏淮安就是他的诞生地,而邓颖超奶奶就出生在广西,那周恩来总理又是“广西的女婿”噢,可见我们楚州与广西有着特殊的情结。我想,今天我们的合作一定愉快、成功!
师:课前,管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知道是哪儿吗?这就是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我嫌它小了点,就把它又放大了,但确保不改变它的形状,你们认为这张放大图,是图2、图3中的哪一张呢?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厉害!但数学更注重推理,该怎么想呢?
师:要判断放大的图到底是哪张?其实主要看长和宽的关系。(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好,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它们放在正方形的方格中,你能说出每个图形长和宽的关系吗?
图1 4÷3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
3÷4呢?(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图2 8÷6= 6÷8=
图3 6÷3= 3÷6=
师:可见,图2确实是照片图1的放大图。
然后顺势导入新课:
师:刚才都是研究长和宽的关系,我们用除法表示出了长和宽这两个数量的关系,其实长和宽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教材,看谁最先找到方法。
这样的设计,既照应了教材,又灵活运用当时特定的环境。虽是与学生初次见面,但这样侃家常式的设计,很快地缩短了陌生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了引入课题的目的,自然、巧妙。而与学生看似平常的交流,实为有意的教学情境创设,显得亲切、真实。从简易的教学情境入手,展示师生交谈,组织学生观察周恩来纪念馆的照片,从长与宽比较入手,让学生自己形成问题,自主探究新知。这样读教材、读学生、读身边的教学资源,真正活用了教材,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