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施教 落实目标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angc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必备的学习材料,但这些材料不是随意选择的。有了合适的学习材料,如果不注重呈现方式和有效指导,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那么该怎样提高学习材料的效度,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材料中吸收最大化的数学内容,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呢?
  一、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为落实目标服务
  学习材料的效度决定了落实教学目标的起点和基点。然而我们在选择数学学习材料时往往为了追求新意而脱离学生,偏离教学目标。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反而带来不少干扰因素,耗时费力,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1.有效的材料应具较强的目标指向性
  [案例1]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片段
  屏幕出示各种圆形钟表,有挂钟,也有台式钟。钟面上有数字的,也有只有点的;只有12大格的,也有大格、小格都有的;有时针、分针的,也有时针、分针、秒针都有的……
  师:让我们先一起走入钟表王国,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老师,这些钟都是圆形的。
  师:还有吗?
  生:这些钟都有针。
  师:看得真仔细!短而粗的叫时针,细又长的叫分针,大家看着钟面一起说一说。
  生:老师,有些钟面有三根针。
  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相同?
  生看了一会答不上来。
  师:钟面上都有数字和格子。
  生(小声):有些只有点啊……
  学习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一年级认识钟表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上述案例中,由于教师所选的材料没有摈弃一些可以避免的干扰因素,如外形、秒针、小格等;又没有很好地指向共性的本质,即“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的特点”。正是由于教学材料的选择没有很好地与教学目标匹配,致使学生在新知学习中一直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
  2.有效的材料应是简约而丰富的
  学习材料是学生个性思维的依托,它不但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暗示着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内存,它没有华丽的外衣,却有充分的延伸性,使学生有效展开数学活动。
  [案例2]四年级《空间与图形复习》片段
  ①谈课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不规则的四边形纸。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纸,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生:四边形。
  师:我们还认识哪些特殊的四边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你能将这张纸变成刚才所说的那些图形吗?
  生:能。
  师:你们打算怎么做?
  根据学生汇报逐一出示:
  师: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说依据。(结合学生回答简单回顾这四种特殊四边形的特点,渗透垂直、平行知识)
  师:看来我们所学过的这些图形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你们能不能来做一些整理呢?今天我们复习《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揭题)
  ②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不规则四边形,通过折折、画画、量量等形式整理记录所选对象的有关知识及相互联系。(略)
  以上复习课教师选取了学生能较容易响应的模型材料,引入与展开都是通过操作一张四边形纸,它涵盖了本单元复习的核心教学目标,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垂直、平行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操作中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整理、比较与深化过程,目标就在简约的材料探究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采用合理方式呈现学习材料为落实目标服务
  有效的学习材料还需要合理的呈现。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在提供教学情境、提示教学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学中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截然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大相径庭。抽象的材料要直观呈现,静态的材料要动态呈现。
  三、在材料运用中适度引导为落实目标服务
  学生面对教师精心选择组织的学习材料,有时会遭遇思维障碍,因此在学习时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但教师何时介入,如何把握指导的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1.恰到好处地介入
  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生迷惑不解、处于困境时要对知识材料的呈现方式和加工处理方式做进一步的增删调节。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复习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内在联系,在综合练习环节,我呈现了下面的练习材料。
  请你填一填,说一说:
  原以为在复习图形特征后学生都能顺利解决。练习中却发现有的认为这些图形位置排列不对,无从下笔,有的将图形特征不加筛选全填入括号。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题目的意图不明确,对这些四边形的内在联系不理解。
  2.恰如其分地扶放
  有位教师在上《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不仅学习材料设计巧妙,而且课中对学生的引导恰到好处,使学习材料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案例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片段
  课一开始,教师直接呈现一条线段。
  师:有几米?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4米,用1米的米尺量了4次。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如图a),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12平方分米,因为用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度量,需要度量12次。
  师:12次可以怎样直接地用算式表示?为什么?
  生:4×3=12,因为每行个数×行数=总个数。
  师:即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出示长方体(如图b),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建议?
  片段中教师对学习材料的使用采取了由扶到放的指导策略。先对前两个材料的学习作了必要引导,将线、面的度量统一起来。当探究长方体体积时,教师未呈现度量单位,由于有了前两个材料的迁移,学生自然想到要用体积单位去度量,体会到线、面、体的测量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用相应计量单位去度量,有几个计量单位,其数量就是几。在面积度量中又回顾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渗透了必要的方法指导,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的探究跃跃欲试,目标达成就水到渠成。学习材料的使用效度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关注不够会造成一知半解,引导过度则会越俎代庖,需要我们教师正确把握。
  总之,我们在选择学习材料、运用学习材料时,只有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才能保证选择合适、运用合理、指导适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材料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以素养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的学习,已经不是简单的认知活动过程,它还包括促进主体情感发展的意义。以此看“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唤醒经验、激活经验、丰富经验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与策略选择的依据。教学中,回归生活,借助与生活“联接”;运用经验,自主解释理解“吨”的基本含义则是基本路径。  【关键词】素养发展 数学活动 吨的认识 经验  关于学习,《辞海》有两个解释:“①学,效;习,鸟频频飞起。指小鸟反
翁弗勒附近有一个农场,画家们经常聚集在这里。这是在1867年,莫奈创作第一个雪景系列的最后一幅画。这幅画也许是莫奈1872年在别处创作的,可无论是这幅画的风格还是格调都非常接近翁弗勒派。  真正的大自然派画家有两大特点:一是他们喜欢孤独,二是他们愿意忍受艰苦的环境。莫奈喜欢孤独,艰苦的自然环境磨练出执著的狩猎者和渔夫,也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大自然诠释者。55岁时的莫奈在寒冷的冬日,或是工作在挪威的郊外
入选理由 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职教盛会,对世界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我国召开,是我国向世界展示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学习世界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重要平台,大会通过的《上海共识》作为深刻影响未来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理念和行动的纲领性文献,将和会议一道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事件回放 2012年5月14日,第三届
摘要:《河湾》作为后殖民主义的杰作之一,想传递出什么样的情感一直是众人研究的重点。对于殖民地国家而言,最大的噩梦已经不在于曾被殖民,而在于殖民期结束后仍久久找不到自我,甚至是在无意义的模仿中周而复始,停滞不前。《河湾》就展现了这样的一个非洲小镇,表达出作者对殖民地命运的悲哀与无奈。  关键词:“圆”;无意义循环;停滞不前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第十册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记叙了父母之间如茉莉一样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的爱。特别是文章第9小节病房中那温馨的一幕特别感人,爸爸紧握的双手、妈妈恬静的微笑、温暖的阳光、淡淡的花香无不浸润着生命的芬芳与光泽,传递着爱的讯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的脉搏,深入领悟文章抓住细节、文脉前后相承等表情达意的方法以及
【摘要】英语绘本是一种不同于教材的课外读本,主题丰富,插图生动,情节有趣,内容真实,语言真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们能够读出文本中的生词,理解文章意思。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化繁为简,将难懂的词或句简单化,引领学生逐步理解文章。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 案例分析 有效途径  英语绘本,是指以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一类书。它不仅可以讲故事、学习知识,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精神
临近期末,我到一些学校去调研复习的情况,听了一位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题。这位老师选择的阅读文章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下面设计了七道题,其中一道是关于标点符号的,一道是选择词语,一道是比较异同的,另外四道如下——  1.“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这短短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
执教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根据分数概念中最核心的、最本质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总数,份数,每份数),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自己设计盘子中桃子的个数,分一分,写一写。(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下面摘录的是部分学生的作业: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设计的,怎样分的,分数是多少?  生1: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创新和创造性是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的体现。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而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所长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阐述了“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他的理论阐述为我们探
入选理由 十八大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作出全面部署,集中反映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坚定信念,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事件回放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