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然而,由于留守学生特点影响,农村留守中学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的现象尤为严重。如:歧视和轻视的师生关系;冷漠和忽视的师生关系;憎恶和仇视的师生关系等。这些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与信任学生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今天中国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甚至动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有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教育方法。这样,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更不利于现代的师生关系。
留守学生本在家庭教育中就缺少关注。因此,在学校我们教育工作着应更加重视此类学生,要尊重这类学生,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采取切实措施激发他们内在的力量,做到互相尊重。要在重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的同时,重视他们的培养,重视他们的精神、人格的培养;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潜能的多样化及各种潜能的价值,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要注意对学生个别指导,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能力;要让学生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实践的愿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素养。在教育中树立起大写的“人”字,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了解关心和爱护学生
1.热爱学生是灵魂,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学生的基本的心理需要,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学生的个性不仅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而会受到挫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是一丝和煦的春风,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要关注留守学生,多给与关心及爱护。
2.理解学生是基础。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兴趣、需求、知识水平、学生态度和研究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还需了解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宽容是关键。“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鹅卵石这般光滑剔透”。会宽容的教师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因此,在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弱点这个问题上,作为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宽容。宽容会使学生内心反省,正视自己,甚至达到改正缺点、克服弱点的作用,进而必定赢来学生的尊重,教师的威信便会大增,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
三、严格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是衡量教育者爱好的一种尺度。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把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的相结合。
严格要求必须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爱。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如果学生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这说明教师的要求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可,从心理上看是叫“理达而情通”。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做到了通情达理,因此思想上的交流,道理的灌输、知识的传授也就通畅无阻。所以教师要事事、处处严格要求学生,但严的合理、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1.诚心真心来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感情培养的前提就是诚心真心,只有诚心实意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他也会拿出他的真心给你的。在大家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沟通,在某些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
2.蹲下来与学生说话,也就是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而不是老师的身份或是长辈的身份,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甚至是同龄人的身份,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3.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与学生建立经常性的通信联系等,通过各种渠道交换师生之间的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总之,要想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我们应用心来对待学生,不能急于求成。
五、为人师表,感染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底片上留下影像。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出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绝不为过。
总之,多多关心及关注留守学生,给予他最大的爱,总有一天再抬头看到的“又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者单位:河北省宽城县大石柱子中心校)
编辑/张俊英
一、尊重与信任学生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今天中国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甚至动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有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教育方法。这样,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更不利于现代的师生关系。
留守学生本在家庭教育中就缺少关注。因此,在学校我们教育工作着应更加重视此类学生,要尊重这类学生,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采取切实措施激发他们内在的力量,做到互相尊重。要在重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的同时,重视他们的培养,重视他们的精神、人格的培养;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潜能的多样化及各种潜能的价值,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要注意对学生个别指导,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能力;要让学生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实践的愿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素养。在教育中树立起大写的“人”字,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了解关心和爱护学生
1.热爱学生是灵魂,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学生的基本的心理需要,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学生的个性不仅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而会受到挫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是一丝和煦的春风,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要关注留守学生,多给与关心及爱护。
2.理解学生是基础。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兴趣、需求、知识水平、学生态度和研究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还需了解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宽容是关键。“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鹅卵石这般光滑剔透”。会宽容的教师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因此,在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弱点这个问题上,作为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宽容。宽容会使学生内心反省,正视自己,甚至达到改正缺点、克服弱点的作用,进而必定赢来学生的尊重,教师的威信便会大增,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
三、严格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是衡量教育者爱好的一种尺度。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把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的相结合。
严格要求必须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爱。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如果学生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这说明教师的要求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可,从心理上看是叫“理达而情通”。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做到了通情达理,因此思想上的交流,道理的灌输、知识的传授也就通畅无阻。所以教师要事事、处处严格要求学生,但严的合理、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1.诚心真心来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感情培养的前提就是诚心真心,只有诚心实意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他也会拿出他的真心给你的。在大家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沟通,在某些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
2.蹲下来与学生说话,也就是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而不是老师的身份或是长辈的身份,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甚至是同龄人的身份,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3.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与学生建立经常性的通信联系等,通过各种渠道交换师生之间的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总之,要想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我们应用心来对待学生,不能急于求成。
五、为人师表,感染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底片上留下影像。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出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绝不为过。
总之,多多关心及关注留守学生,给予他最大的爱,总有一天再抬头看到的“又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者单位:河北省宽城县大石柱子中心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