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痴女”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创作于留台时期的短篇小说《痴女阿莲》刻画了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阿莲。她笔下的阿莲具有痴傻善良、倔强自卑、向往自由和找寻自我四个方面的特征。阿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作者自身的经历、小说的时代因素和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再认识。
  关键词:商晚筠 《痴女阿莲》 阿莲
  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上有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商晚筠,她是最早获得台湾文学大奖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台湾作家李昂在一次访谈中就曾说过:“我对马来西亚一直都有好感,因为有两位马来西亚作家在台湾的表现是台湾作家甚至是亚洲作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望尘莫及的,他们就是李永平和商晚筠。”{1}从整体上来说,商晚筠的文学创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留台时期和返马时期。她的成名作《癡女阿莲》就创作于留台时期,并荣获台湾联合报第三届小说奖。
  《痴女阿莲》是一部浸润了现代主义气息的乡土小说,商晚筠倾力塑造的阿莲形象令人关注,这个人物所体现出的复杂性和形象蕴藉值得探究。
  一、阿莲形象的复杂性
  在小说《痴女阿莲》中,阿莲形象就像一面多维度的镜面,折射出不同的人性发光点,蕴含着多重含义。
  (一)痴傻而善良的阿莲
  小说中的阿莲是一个智障儿,她不同于周围的人,因此,痴傻是阿莲的显性特征之一。阿莲从外表上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她的肚子。人家无意间拿她瞧,第一眼最先落脚处就是那撑了好些年的、老是教人感觉不对劲的肚皮,挺得约莫五个把月大。阿莲的大肚子使她走路都变了模样,正是因为这样,才引来了别人的同情。父母从阿莲十八岁开始就操心她的婚事,十年过去了,阿莲还待字闺中。阿莲不知道愁,人家办喜事嫁闺女,她也跟着乐呵呵的。商晚筠笔下的阿莲就是一个傻姑娘。阿莲虽然傻乎乎的,但是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富有同情心。阿莲逢着人家办丧事哭愁个脸,她也会跟着大把泪水流啊流,难过上好几天。阿莲看到别人哭时自己也会难过,这一点正好体现了阿莲富有同情心。阿莲的善良不仅仅体现在对人的同情上,她还爱护花草,一丛一丛的含羞草惊慌失措地把叶身吻合起来,她会小心翼翼不去踩着它。在她心中,含羞草也是有生命的。
  (二)倔强而自卑的阿莲
  阿莲的性格中有不可忽视的一面,那就是倔强。阿莲被自己的母亲打骂了好多年却不肯改过来那学不得的坏习惯。文中提及母亲因吃不消左邻右舍的眼光,就用鸡毛掸子打了阿莲的大肚皮。阿莲不觉得不光彩,甚至指望大肚皮给白家生个男孙。
  阿莲虽然痴傻,但也有自尊心。阿莲在冲凉房里拼命地用香皂往两胁下擦,因为之前在送冰咖啡的时候弟弟阿定说她身上有股汗臭味,所以才想着用香皂洗干净。阿莲在冲凉房里瞧见自己圆鼓鼓的肚皮,肚脐眼也凸了出来,她哭了,从小声地哭泣到大嗓门地号哭。阿莲痛哭是因为在洗澡时看到了自己的大肚皮,着实难看。
  这时候的阿莲借助他人的眼光看到了自身的缺点,感到自卑。这也说明此时的阿莲已经觉醒,甚至连情感和情欲也出现了觉醒,所以,阿炳的适时出现让她找到了自己,但阿炳态度的转变又让她感到痛苦不堪。
  (三)向往自由的阿莲
  阿莲虽然痴傻,但是她也不喜欢做笼中鸟,她向往自由。在母亲给阿莲七分打扮后,她觉得不自在。她喜欢自己身上的狐臭味,喜欢自然一点的头发,喜欢穿尼龙长裤和光着胳膊的T恤。
  她就是乐个自在地充耳不闻……总是在没有人的路上她情不自禁地唤着自己的名字——白莲……{2}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阿莲不喜欢母亲的干涉,向往自由。
  此外,阿莲最喜欢上瀑布这条路,她逢着节假日准会上这儿,坐在大石头上边羡慕地看着那些无拘无束的外乡人。阿莲羡慕外乡人的这种生活,只可惜这种生活对她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法国史学家、美学家丹纳认为,时代、种族与环境是影响艺术的重要因素:“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3}丹纳是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说的,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因为作者笔下的人物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阿莲已深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她只能单纯地向往外乡人的生活,却无法走出这个乡土大世界。
  (四)找寻自我的阿莲
  小说的开篇提及阿莲老是燃不起精神,显然,此刻的阿莲还是一种懒散的状态。阿莲是如何找寻自我的呢?还是应该从阿炳的到来说起。阿炳和阿莲的弟弟——白定是好朋友,阿炳去阿莲家吃饭,阿莲的母亲看上了阿炳,觉得他是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平时打不起精神的阿莲也打扮起来,换了件宽松松的白底洋裙,头上还梳了个大蓬头,脸蛋着一层白凤粉,两胁处洒了半瓶花露水。可以说,阿莲的母亲真是为女儿操碎了心。
  打扮后的阿莲按照母亲的吩咐去给阿定他们送冰咖啡,但阿定并不待见姐姐,最后让阿炳送阿莲回家。阿炳看似平常的关心给阿莲带来了暖意,她觉得阿炳和阿定不一样。阿炳给阿莲一种异样的感觉,又怕又欢喜。阿莲从阿炳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她试图从那黑点上更清楚地瞧自己,可阿炳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阿莲不明白怎么回事,她呼喊阿炳,可是最后,阿炳只是露出一个头来回望阿莲,这一瞥使阿莲浑身渗着阵阵痛。阿莲最终还是没能找回自己。
  在笔者看来,阿炳是唤醒阿莲情欲世界的导火索,也是找寻自我的一个契机,但最终阿炳还是和周围的人一样,用漠视和冷漠回应了阿莲,这就导致阿莲苦苦找寻自我的失败,于是她只能成为愚昧乡土世界的一员,无法左右自己周围的世界。
  二、塑造阿莲形象的主要因素
  商晚筠笔下的阿莲是一个痴傻而善良、倔强而自卑、向往自由和找寻自我的女性,但阿莲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作者为什么要把阿莲塑造成这样一位女性形象呢?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揭示商晚筠塑造阿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   (一)作者的自身经历
  商晚筠在一次访问中笃定地说过:“我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违反社会道德,或和一般人的欣赏能力背道而驰,但还是我创造的东西。”{4}可以看出,商晚筠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女作家,她凭借一个智障儿来反映乡土世界的愚昧。
  可以说,商晚筠的创作成长过程备受台湾学者的关注:“读完先修班后,她如愿进入台大外文系,接受西方文学的洗礼,开始有较大的空间发挥对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接受到来自外界对她的鼓励和批评。”{5}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作家的成长离不开外界的批評和鼓励,因为只有这样,作家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商晚筠本人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表明在求学期间“最让她受益不浅的是在台大上台湾乡土文学代表性作家王文兴的‘小说创作班’”{6},在“小说创作班”的熏陶下,商晚筠积累了很多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技巧,使得还在留学期间的商晚筠开始倾向于用现代笔法来反映南洋华人乡土世界的日常生活,因此,才有短篇小说《痴女阿莲》的问世。在商晚筠看来,痴傻的阿莲也许正是千千万万南洋华人女性的代表和缩影。
  (二)小说的时代因素
  1977年,小说集《痴女阿莲》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痴女阿莲》只是其中的一篇。当时台湾乡土文学创作如火如荼,商晚筠很好地吸收了乡土文学的创作精神,主张追求时代和人性。金进也曾指出:“商晚筠的乡土书写是一种带着台湾文化有色眼镜过滤过的‘原乡’书写。”{7}
  可以说,商晚筠以异域题材的书写在台湾文坛赢得了关注。在小说《痴女阿莲》中,商晚筠更是另辟蹊径,塑造了一个智障儿,通过她的世界来展现马来西亚华族的生存现状,进而揭示乡土世界的落后、愚昧和不开化。
  阿莲是一个痴傻的大姑娘,她遇到阿炳后发生了变化,她从阿炳眼里看到了一个完整无瑕的白莲,企图找到自己,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可以说阿莲的困境是当时乡土世界大多数人的现状,企图发现自我,却以失败告终。商晚筠通过塑造阿莲这个人物形象来阐释自己的浸润现代主义气息的乡土世界观。这个时代注定了阿莲会失败,阿炳态度的变化只是催化剂。
  (三)对女性命运的再认识
  商晚筠本人就是一位女性,她以女性的眼光来审视女性的命运,对女性的认识不同于男性作家。商晚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马来西亚华文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善于描写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
  商晚筠曾直言:“在我的作品中,男性倒成为次要的角色。”{8}陈慧桦教授也曾评价道:“商晚筠以她女性的身份来写女性细腻的心理反应,实在有女性主义者所一再强调的‘非我莫属’的经验领域。”从实际情况来看,商晚筠笔下的女性并没有一定的社会身份,这些女性依附生存的社会是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小说《痴女阿莲》中的阿莲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华人女性那种无身份和无社会地位的深入思考。
  {1} 琼玛整理:《李昂、陈艾妮座谈会纪要》,《蕉风》,1987年4月第420期,第3页。
  {2} 江少川、朱文斌:《痴女阿莲》,《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40页。
  {3} [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4} 杨锦郁:《严肃的游戏》,三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5} 杨锦郁:《走出华玲小镇——访大马作家商晚筠》,转引自杨锦郁《严肃的游戏》,三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6} 陈爱云:《先有寂寞,后有作品——访问小说家商晚筠》,《新明日报·文艺坊》1991年2月22日。
  {7} 金进:《马华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4页。
  {8} 杨锦郁:《趋向成熟的坦道走——访大马作家商晚筠》,原载于《幼狮文艺》,1988年12月第420期。
  作 者:李笑寒,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其他文献
摘 要:南翔的文学创作已经有四十年之久,在其文学创作历程中,他一直坚持着“求变”,这种求变一方面表现在其创作题材的多样化上,既有铁路生活题材、南方叙事题材,也有历史叙事(民国书写和“文革”书写)与生态写作,还有域外生活及非虚构写作。南翔的“求变”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叙事技巧和手法的多变上,“抒情主人公”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  关键词:南翔 历史 生态 底层 求变  自1981年9月在 《福建文学》
摘 要: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以王昭君作为主题和形象的诗词却远远超过其他三位。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王昭君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还因为其多舛的命运。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描写王昭君的数量非常之大,据《青冢志》记载,与王昭君诗词有关的书籍就有两百多部,细化到相关的诗词,数量更是惊人。但是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通过对王昭君诗词中的“怨”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王昭君当时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变废为宝,让生活更美好》。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存、生命的延续、创建美好的未来……一切都离不开地球上的资源。而人们为了自己日后的幸福正不断地摧残着地球上所剩不多的资源,有些资源还可以再生,但像石油、泥碳、煤、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经在日益减少,我们离不开它们,但我们可以节约它们,做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摘要:以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一代的女性诗歌叙事未能摆脱意识形态启蒙话语宏大叙事和男权中心话语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其叙事风格偏于明朗乐观的浪漫抒情风,叙事特征有经典化、整饬化等。以翟永明为代表的新型女性诗人则彻底完成嬗变,她们的诗歌走向女性自身,通过女性身体叙事、性别书写、生存体察等方面的书写展开对女性独一无二的诗歌叙事,诗中充满与女性对应的黑夜意象和阴柔荒凉的女性意识,诗句面向生活常态,呈现日常化、碎
摘 要: 打趣,指拿人开玩笑。按目的可分为善意的玩笑和恶意的嘲弄,但恶意得有分寸,小小的,轻微的,否则就无趣可言了。按对象可分为打趣他人和打趣自己(自嘲)。打趣多在同辈间发生,长辈对晚辈亦可。打趣的文字妙不可言,本文将从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和主人对客人及客人自己打趣自己三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打趣文字加以赏析。  关键词:《红楼梦》 长辈 晚辈 平辈 主客 打趣  一、长辈对晚辈的打趣  “你不认
摘 要:作为“周朝三恪”之一的侯爵国,陈国是西周初期重要的诸侯国。其地东北接于宋,西北交于郑,东南临于淮夷,西南与蔡相依。由于地处夷夏之交,陈国形成了缤纷多彩的地域文化,其中巫风盛行是陈国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陈风》的解读来探寻周代陈国文化中巫风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诗经》 《陈风》 陈国 巫文化  陈国在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展现出了
摘要:莎士比亚的剧作《无事生非》中存在着两条爱情线索,即克劳狄奥与希罗的爱情以及培尼狄克与贝特丽丝的爱情。而誓言恰恰是爱情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剧作中,誓言不仅存在于两对恋人的爱情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父女关系和君臣关系的维系之中。笔者将从人物的誓言入手,对剧中关键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对莎士比亚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词:誓言恋人 父女 君臣 出尔反尔
摘 要: 中西方的爱情诗在创作背景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诗歌内容和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对爱情有独到的见解。分析叶芝的《当你老了》与徐志摩的《偶然》这两首诗中的爱情表达,可以看出中西方的爱情差异体现在感性和理性上。  关键词:爱情诗 比较 叶芝 徐志摩  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在表达某一种情感,这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在演变中也一直保持表
摘 要:鲁迅以自叙传性质的切身体验叙写儿时教育情状,由此延伸出传统而时新的教育命题。教师该如何施教?应具备怎样的品与学?施教效果该如何检验?这一系列教育命题都得以文学直感的方式做出或逆向或正向的回答,进而引发社会对于读书、教书、写书等时代问题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儿时教育 鲁迅叙写 教育与文学  鲁迅对儿时教育多有叙写。中国孩子认识鲁迅多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始。这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
摘 要:自西蜀、南唐以来,词的香艳传统使它更多地带有女性化的特点,而词史上普遍出现的“男子而作闺音”的现象,说明词非常适合表现女性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然而,清以前的女词人甚少,唯易安居士在中国古代词坛上一枝独秀。词坛上巾帼群体的形成是在清朝,其中较著名的有徐灿、顾太清、吴藻、吕碧城、熊琏等。本文将从吴藻和熊琏两位女词人的生平经历、词作感情、词作风格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吴藻 熊琏 红颜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