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余映潮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我经常从教初中的连襟那里借阅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不同的杂志上都能读到 “余映潮”,或课例评述,或观点呈现,渐渐地,一个文字的“余映潮”便深深留驻在记忆中。
  随着网络普及,作为一个关注教改的语文人,我经常关注语文教学界的一些观摩与研讨活动。于是,“余映潮”不仅出现在文字上,他坐在讲台上,行走在课堂间,脑海中的“余映潮”形象已经立体了,丰富了。余先生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不仅形成了独到的“诵读、品析、运用、积累”的“余氏风格”,而且享誉全国中语界,成为继于漪、钱梦龙、魏书生之后的又一位语文教学大家。
  很有幸,与余先生在成都全国“名师汇”教学观摩活动中能有一次美丽的邂逅。上午我上完课、做完报告之后,在主办方陪同下,步入一个饭店用餐,刚进入包厢,看到一位精瘦而文弱、和蔼而儒雅的老先生已经坐在席间,主人让我坐在他旁边,他热情地向我伸出了手,这时脑海中一个熟悉的名字呼之欲出——余映潮,我说:“您是余映潮先生吧?”他有些惊讶,尽管在中学语文界声名远扬,但在小学语文界并不为人熟知。我赶紧补充说:“我是您的粉丝,很多年前,我就读您的文章,学习您的‘教例品评’,研读您的‘美文美教’。”余先生有些激动,一下子我们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席间,尽管川菜的香味让人口舌生津,但余先生的话语更让人回味无穷。他从中学界的名师谈起,说现在有一些青年名师,一出口便自称自己是于漪、钱梦龙的徒弟,其实他和这些语文教学名家只是一面之缘或者一照之缘,好像不搬出这些名家们,自己就是旁逸斜出,就不足以说明自己在语文界的地位,就无法在教学界立足。更有甚者,在博客里,将自己与某某市长的一次见面,称之为“接见”,当下的语文界攀附之风可见一斑。余先生意味深长地说,语文教师贵在不攀附,不蔓不枝,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坚守自身的人格操守,才能将“立世”与“立学”合二为一,融会贯通。
  现在,余先生正在进行语文名师教学风格研究,他有一个独到的发现:为什么一些教学名家,他们的教学主张曾在一个时段风靡全国,而后便默默无闻地沉寂了,这是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主张没有一些经典的课例加以支撑,或者说,他们的主张在课例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失去了深远的传播力。真是一语中的!我们曾经竭力推崇和模仿的“大师们”,如今都成了“浮云”,抛弃他们的不是时间,不是人性之中的喜新厌旧,而是教学主张的本身不能逻辑自洽,与教学实践不能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在形成自己教学的主张的时候,一定要源于实践,不能仅仅依靠学理上逻辑演进,不能光靠感性上罗列拼凑,而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来进行验证。一句话,主张隐在课例里,课例力陈主张上!
  听了余先生的一席话,我有醍醐顿悟之感。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已经不年轻的语文教师,正处在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和关键期,这次交流真是一场“及时雨”,对正在行走中的语文人有着更深的启示和教益。怀念不如相见,相见更加怀念!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其他文献
在2013年11月的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来自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马娜老师一举夺魁,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集体备课的有效成果。  此类比赛,赛课前24小时抽取课题,然后进行备课,出设计方案,做课件。此次马老师抽取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课。如何才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了备课团队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第一关:寻“根”  首先进行集体备课的讨论,先由执
前不久我在新华书店闲逛,发现了一本值得阅读的书——《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的作者帕克· 帕尔默写的故事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书中讲述了数十位美国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鲜活的教学实例向我们展现了超越职业恐惧和重拾教师心灵勇气的精神,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告诉我们,“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 。  一、教学勇气的推崇  帕克·帕
去年9月,笔者到青海支教。从西宁到海西,一路上有许多高原牧场。一位牧人告诉笔者,放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牧”,一种是“圈”。两者的最大区别:“牧”是带着牛羊走向水草——吃什么,喝什么,牛羊说了算;“圈”是带着水草走向牛羊——吃什么,喝什么,主人说了算。  由放牧我想到了语文教学。许多时候,我们是不是经常将一篇课文刻意加工成“添加剂”超标的“饲料”,“草一把”“水一口”地精心喂给孩子们“吃”?我们是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近年來,北京市房山区长育中心校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各科教师聚焦课堂,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当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时,我省各校立足当下,依托地域文化,开展了各种主题的课程改革。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以“亲近乡土”为主题实施课改,立足三个课程群(浓浓乡土、快乐体艺、传统文化),相继在“蚕桑”“荷韵”“马灯”和“龙舟”等领域做了大量的传承和研究工作,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身边的自然、人文、历史,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乡土情怀。  在此基础上,各校不断总结课改经验,秉承“适当拓展,充分整合”的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理解“百亿光年、原子核”等概念。  2.重点品味第3、4自然段,在品味语言、关注语言形式中,深入理解“呼风唤雨”的词义,感受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而迅速的变化。  3.感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知道举例要有典型性,学会辨别、运用“发明”“发现”。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学习说明方法,感受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而迅速的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阐述了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为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内容的性质为基础,找准课程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合理设计符合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在且行且思中逐步渗透,逐步达成。本文结合本学期所讲的“农业的区位因素”一课,谈谈应如
《大作家的小老师》这样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其实,阅读的过程涉及一系列认知过程,既依赖生活经验,也应用语法、修辞、逻辑、语篇等方面的语文经验。所以教师在解读一篇文章时,不应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更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出发,给他们所需要的,凭借课文中的关键点来增长学生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发展。  一、起点: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的
【教学目标】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郭沫若先生以诗意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适宜,钓鱼、瞭望、低飞时的韵味无穷,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这篇文章,有诗一样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意境:一是形美,美在大小适宜、色彩和谐;二是意美,美在文中有画、画中有诗;三是情美,美在以心格物、融通自然。  教学这样的一篇美文,需要着力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品味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想象、感悟,借助画面、
近日,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现就《若干意见》解读如下。  1.问:请介绍一下《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