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只有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迷住”学生,学生才会感到有趣,学得有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巧妙设计切入点
如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看到明月这个词一般会想到什么?”学生答:“会想到故乡、亲人。”我又问:“为何夜里想而白天不想?”学生答:“白天忙,而夜里安静后会感到孤独。”我再问:“我们学过哪些月夜思乡、思亲的诗文?能不能背背?”学生立即背出李白的《静夜思》,有的还放歌《十五的月亮》。我由此引入课题:“那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怎样思亲的呢?它与《静夜思》等比较有何不同?请同学们朗读鉴赏这首名词吧!”于是学生们大声地朗读起来。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师要高声地读出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大无畏抗争精神。读《诗经·关雎》,教师要读出节奏,使学生感受和谐的音乐美。逻辑重音应该落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如“淑女”的“淑”,“好逑”的“好”,突出表现姑娘的善良美好和男子的热切向往之情。如果教师在任何语境都是一个调子地朗读,没有情感变化,平平淡淡的,哪里会吸引学生呢?
以笑话激活气氛
讲到文学作品中人物眼睛的特色,我归纳为:有的很凶,眼露凶光,像两把刀;有的很善良,顺着眼;有的很狡猾,斜着眼看人等等。这时我提问:“那么我们同学的眼睛的特色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沉默不语。我说:“是目光炯炯。”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起来。有时候,讲到文学作品中人物身材的高矮,我不说某人很“高”或很“矮”,而是故意说很“长”或很“短”,这又引来了大家的一片笑声。
用歌声、图画驾驭课堂
学生很喜欢歌曲。课堂上教师或学生应能唱即唱,如教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唱《小白杨》,教海涅的《读<堂吉诃德>》就唱《堂吉诃德》,以歌声来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图画能引起美感,学生也很喜欢看画,课堂上教师或学生应能画即画。如教高士其的说明文《笑》,画出人物各种笑的模样,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画出杨二嫂的“凸颧骨,薄嘴唇”的面型,“两手搭在腰间”、“张着两脚”的“圆规”姿态,以直观的画来增进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当然能投影画片就更好。
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
如果一开始上课就提很难很深的问题,学生会摸不着头脑,会厌倦。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设计问题,既能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又易于启发,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如教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我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的“懒惰”一词的正确理解是把握文章内容的关键。提问:“懒惰”通常是指“不爱劳动和工作”,凯利是这样认为的吗?由此你能根据课文得出什么结论?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你发现别人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这样设计由浅入深,重点突出,节奏紧凑,直逼主题,起到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善于拓展、引申
拓展、引申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学生很想了解同类的事情、同类的世界会有哪些相同点。我们在教学中若能拓展、引申开去,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深化理解,增强记忆。如我们读白居易《观刈麦》,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在跳动、在颤抖。诗人能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入微,尤其善于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还能联想到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如教《孔乙己》,可让学生联想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这就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读读写写
精彩的段落,学生最想朗读,教学中就应让他们多读几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然后再让他们仿写一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一种呼应,读起来意韵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朗读很积极,仿写也很积极,而且有些仿写得很好。所以教学中读读写写,很有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有饱满的热情,能说能唱,会写会画,善于引导,“迷住”学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来学好语文。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巧妙设计切入点
如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看到明月这个词一般会想到什么?”学生答:“会想到故乡、亲人。”我又问:“为何夜里想而白天不想?”学生答:“白天忙,而夜里安静后会感到孤独。”我再问:“我们学过哪些月夜思乡、思亲的诗文?能不能背背?”学生立即背出李白的《静夜思》,有的还放歌《十五的月亮》。我由此引入课题:“那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怎样思亲的呢?它与《静夜思》等比较有何不同?请同学们朗读鉴赏这首名词吧!”于是学生们大声地朗读起来。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师要高声地读出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大无畏抗争精神。读《诗经·关雎》,教师要读出节奏,使学生感受和谐的音乐美。逻辑重音应该落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如“淑女”的“淑”,“好逑”的“好”,突出表现姑娘的善良美好和男子的热切向往之情。如果教师在任何语境都是一个调子地朗读,没有情感变化,平平淡淡的,哪里会吸引学生呢?
以笑话激活气氛
讲到文学作品中人物眼睛的特色,我归纳为:有的很凶,眼露凶光,像两把刀;有的很善良,顺着眼;有的很狡猾,斜着眼看人等等。这时我提问:“那么我们同学的眼睛的特色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沉默不语。我说:“是目光炯炯。”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起来。有时候,讲到文学作品中人物身材的高矮,我不说某人很“高”或很“矮”,而是故意说很“长”或很“短”,这又引来了大家的一片笑声。
用歌声、图画驾驭课堂
学生很喜欢歌曲。课堂上教师或学生应能唱即唱,如教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唱《小白杨》,教海涅的《读<堂吉诃德>》就唱《堂吉诃德》,以歌声来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图画能引起美感,学生也很喜欢看画,课堂上教师或学生应能画即画。如教高士其的说明文《笑》,画出人物各种笑的模样,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画出杨二嫂的“凸颧骨,薄嘴唇”的面型,“两手搭在腰间”、“张着两脚”的“圆规”姿态,以直观的画来增进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当然能投影画片就更好。
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
如果一开始上课就提很难很深的问题,学生会摸不着头脑,会厌倦。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设计问题,既能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又易于启发,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如教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我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的“懒惰”一词的正确理解是把握文章内容的关键。提问:“懒惰”通常是指“不爱劳动和工作”,凯利是这样认为的吗?由此你能根据课文得出什么结论?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你发现别人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这样设计由浅入深,重点突出,节奏紧凑,直逼主题,起到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善于拓展、引申
拓展、引申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学生很想了解同类的事情、同类的世界会有哪些相同点。我们在教学中若能拓展、引申开去,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深化理解,增强记忆。如我们读白居易《观刈麦》,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在跳动、在颤抖。诗人能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入微,尤其善于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还能联想到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如教《孔乙己》,可让学生联想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这就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读读写写
精彩的段落,学生最想朗读,教学中就应让他们多读几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然后再让他们仿写一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一种呼应,读起来意韵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朗读很积极,仿写也很积极,而且有些仿写得很好。所以教学中读读写写,很有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有饱满的热情,能说能唱,会写会画,善于引导,“迷住”学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来学好语文。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