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都有一个引起、进行、深化和维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除了教师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确定目标、处理教材、选择方法、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之外,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还应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使学习活动成为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活动。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从学生学习的引起、进行、深化和维持等四个过程有效组织教学。通过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使数学课成为一堂好课,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笔者试图探寻一些导入的策略
引起认知的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教学不是替代,也不是告知,我们不能只靠说教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而应采取引导学生经历的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入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当发现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时,自觉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可见,引起学习的策略立足于创设问题情景,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策略之一:进生活,以近引之。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里充满数学,因此,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真实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时我是这样引入的:首先屏幕出示玩具店一角情境图,然后问:“这是哪儿?你们去过吗?现在请你选两样喜欢的玩具,并算一算要多少钱?”由于买玩具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一听是选两样喜欢的文具,兴奋之情跃然脸上,经过积极思考非常自然、活跃地进入了探索新知的情境中去。
■策略之二:讲故事,以情融之。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思考。教师要保有童心,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部分教学对儿童来讲显得有些抽象和枯燥,如何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的道理呢?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子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
课伊始,趣已生。“猴子分桃”的故事,情趣高而寓意深,老师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为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学生在倾听故事的交流中,感知了数学的存在,体会到数学规律就在有趣的故事中。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单调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策略之三:设比赛,以竞诱之。
小学生天生有一种好胜好强的心理,比赛竞争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让学生进入学习,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我们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上,一位老师教学《乘法分配律》是这样引入的:
师:我们今天先来一个计算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9×37+9×63 31×8+29×8
第二组:9×(37+63) (31+29)×8
统计计算结果之后,评出胜负,并问: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们计算的两组题目结果是一样的。
生2:这两组题目运算顺序不同。
生3:老师我认为这样比赛不公平,第一组是三步计算,第二组是两步计算,当然是第二组赢啦!
师:那好!为了公平再比一次。
第一组:(40+4)×25125×(8+80)
第二组:40×25+4×25
125×8+1 25×80
再次统计计算结果,评出胜负,并启发学生思考:你们(第一组的同学)为什么总是“输”?有没有办法“赢”呢?第二组的同学如果你们做第一组的题目,有没有办法取得胜利?
在上面的引入过程中,学生一听是比赛注意力就非常集中,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好胜、不甘示弱的心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正符合了学生当时的内心需要。
■策略之四:布悬念,以疑激之。
教学艺术要唤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的艺术正是要创设一个认知冲突,使学生自然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在引起学习阶段时,教师先进行听写算式的活动,教师口述算式,学生写:2个7相加,3个6相加,4个3相加,6个2相加,8个5相加,50个2相加,100个4相加……,刚开始时学生很轻松,积极性很高,但一听到50个2相加,100个4相加时教室里发出一片“啊”的怪声,很多学生干脆坐着不写了,此时教师便抓住机会问:“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太麻烦了。”教师追问设疑:“那有没有简便的写法?只要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就能很快写出来。”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特点,这个悬念的设置,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学会这节课的知识,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事先画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猜第三个内角度数。每每提问,我都对答如流。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在家画的三角形,有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
总之,关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以上几点策略,旨在突出学生主体,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效、主动的建构过程,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者单位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引起认知的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教学不是替代,也不是告知,我们不能只靠说教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而应采取引导学生经历的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入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当发现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时,自觉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可见,引起学习的策略立足于创设问题情景,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策略之一:进生活,以近引之。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里充满数学,因此,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真实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时我是这样引入的:首先屏幕出示玩具店一角情境图,然后问:“这是哪儿?你们去过吗?现在请你选两样喜欢的玩具,并算一算要多少钱?”由于买玩具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一听是选两样喜欢的文具,兴奋之情跃然脸上,经过积极思考非常自然、活跃地进入了探索新知的情境中去。
■策略之二:讲故事,以情融之。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思考。教师要保有童心,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部分教学对儿童来讲显得有些抽象和枯燥,如何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的道理呢?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子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
课伊始,趣已生。“猴子分桃”的故事,情趣高而寓意深,老师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为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学生在倾听故事的交流中,感知了数学的存在,体会到数学规律就在有趣的故事中。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单调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策略之三:设比赛,以竞诱之。
小学生天生有一种好胜好强的心理,比赛竞争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让学生进入学习,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我们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上,一位老师教学《乘法分配律》是这样引入的:
师:我们今天先来一个计算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9×37+9×63 31×8+29×8
第二组:9×(37+63) (31+29)×8
统计计算结果之后,评出胜负,并问: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们计算的两组题目结果是一样的。
生2:这两组题目运算顺序不同。
生3:老师我认为这样比赛不公平,第一组是三步计算,第二组是两步计算,当然是第二组赢啦!
师:那好!为了公平再比一次。
第一组:(40+4)×25125×(8+80)
第二组:40×25+4×25
125×8+1 25×80
再次统计计算结果,评出胜负,并启发学生思考:你们(第一组的同学)为什么总是“输”?有没有办法“赢”呢?第二组的同学如果你们做第一组的题目,有没有办法取得胜利?
在上面的引入过程中,学生一听是比赛注意力就非常集中,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好胜、不甘示弱的心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正符合了学生当时的内心需要。
■策略之四:布悬念,以疑激之。
教学艺术要唤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的艺术正是要创设一个认知冲突,使学生自然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在引起学习阶段时,教师先进行听写算式的活动,教师口述算式,学生写:2个7相加,3个6相加,4个3相加,6个2相加,8个5相加,50个2相加,100个4相加……,刚开始时学生很轻松,积极性很高,但一听到50个2相加,100个4相加时教室里发出一片“啊”的怪声,很多学生干脆坐着不写了,此时教师便抓住机会问:“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太麻烦了。”教师追问设疑:“那有没有简便的写法?只要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就能很快写出来。”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特点,这个悬念的设置,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学会这节课的知识,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事先画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猜第三个内角度数。每每提问,我都对答如流。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在家画的三角形,有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
总之,关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以上几点策略,旨在突出学生主体,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效、主动的建构过程,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者单位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