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限制”
流行的看法认为限制总是坏的,认为限制压抑了学生的潜能,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限制”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是有积极价值的。(一)“限制”是学生成长的“护堤”。由于学生潜能所具有的善恶等价值性区分,规定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选择并决定对哪些潜能加以培养、对哪些潜能加以忽视以及对哪些潜能加以抑制与排斥。“限制”能够防止学生恶的潜能的肆意生长与发展,进而保护学生不致陷入本能的放纵沼泽和堕入原始的欲望深渊。(二)“限制”是学生发展的“捷径”。学生并非与生俱来就具备较强的自主能力。让那些自主能力尚不完善的学生去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他们既可以将蕴含真善美特质的文化精华作为学习内容,也可以将体现假恶丑特质的文化糟粕作为学习内容。而“限制”让学生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文化精华并发展起文化选择的自主意识与能力。
因此,应当努力规避限制的消极意义,极力彰显“限制”的积极价值,走向“理性限制”。这意味着教师不能单纯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为限制学生的根据,以学生与自己看法的不一致作为限制学生的理由,而应力求做到限制的内容是应该限制的。理性限制需要掌握保护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限制的方法可分为“有形之限”与“无形之限”。理性限制不能满足于始终对学生进行“外在”限制,它要化教师的“外在”限制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限制。这也是理性限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曾文婕《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5月)
隐蔽教育意图,教育美在无痕
教育意图指教育者在主观上要实现的目的和打算,它是每一个教育者都怀有的一种美好愿望。隐藏教育意图的原因:学生过早地了解教育意图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曝露的教育意图往往转化为说教式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不了决定作用。隐蔽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受教育者易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经意里受到熏陶,获得感悟,从而由内而外地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虽然其效果可能缓慢且有不确定性。但一旦产生后,却是深刻的、长久的。隐蔽教育内涵更加丰富,过程更加轻松,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开发教育生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可潜移默化、因势利导地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和向善心理,有效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自我教育。
为了隐蔽教育意图,使教育无痕,教师应该:(一)树立“伙伴意识”,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伙伴关系,改变教师的权威者角色;(二)淡化目的功利,使学生消除“受教”角色意识,在自我意识支配下,不知不觉接受教育;(三)着眼于“学生周围世界”,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四)发挥教师的人格引领作用;(五)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充分发挥教育热情和创造性。
(徐国政《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6月)
基础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从负面审视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一)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的功能,导致教育目标的华而不实、概念不清,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基础教育教人以现代生活的技能技巧,却没有教人以相当的蕴涵生活技能的生活智慧与生活精神,这意味着基础教育对教育之完整性的背离。(二)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教育意义的迷失。“应试教育”是一种背离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陈旧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对人文教育的忽视,致使教育价值观错位、教育主体偏离、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目标短视。
基础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对策:(一)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建立人文世界,这就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制度、组织、宣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二)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导下构建教学方法,它必须同时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大部分。(三)挖掘各门学科的人文底蕴。给学生一种精神支撑和文化底蕴。(四)变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人文教育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具备相应的课程评价理念。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变“线性”评价为“立体交互”式评价。
(顾波《教育前沿》2008年9月)
流行的看法认为限制总是坏的,认为限制压抑了学生的潜能,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限制”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是有积极价值的。(一)“限制”是学生成长的“护堤”。由于学生潜能所具有的善恶等价值性区分,规定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选择并决定对哪些潜能加以培养、对哪些潜能加以忽视以及对哪些潜能加以抑制与排斥。“限制”能够防止学生恶的潜能的肆意生长与发展,进而保护学生不致陷入本能的放纵沼泽和堕入原始的欲望深渊。(二)“限制”是学生发展的“捷径”。学生并非与生俱来就具备较强的自主能力。让那些自主能力尚不完善的学生去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他们既可以将蕴含真善美特质的文化精华作为学习内容,也可以将体现假恶丑特质的文化糟粕作为学习内容。而“限制”让学生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文化精华并发展起文化选择的自主意识与能力。
因此,应当努力规避限制的消极意义,极力彰显“限制”的积极价值,走向“理性限制”。这意味着教师不能单纯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为限制学生的根据,以学生与自己看法的不一致作为限制学生的理由,而应力求做到限制的内容是应该限制的。理性限制需要掌握保护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限制的方法可分为“有形之限”与“无形之限”。理性限制不能满足于始终对学生进行“外在”限制,它要化教师的“外在”限制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限制。这也是理性限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曾文婕《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5月)
隐蔽教育意图,教育美在无痕
教育意图指教育者在主观上要实现的目的和打算,它是每一个教育者都怀有的一种美好愿望。隐藏教育意图的原因:学生过早地了解教育意图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曝露的教育意图往往转化为说教式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不了决定作用。隐蔽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受教育者易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经意里受到熏陶,获得感悟,从而由内而外地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虽然其效果可能缓慢且有不确定性。但一旦产生后,却是深刻的、长久的。隐蔽教育内涵更加丰富,过程更加轻松,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开发教育生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可潜移默化、因势利导地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和向善心理,有效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自我教育。
为了隐蔽教育意图,使教育无痕,教师应该:(一)树立“伙伴意识”,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伙伴关系,改变教师的权威者角色;(二)淡化目的功利,使学生消除“受教”角色意识,在自我意识支配下,不知不觉接受教育;(三)着眼于“学生周围世界”,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四)发挥教师的人格引领作用;(五)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充分发挥教育热情和创造性。
(徐国政《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6月)
基础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从负面审视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一)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的功能,导致教育目标的华而不实、概念不清,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基础教育教人以现代生活的技能技巧,却没有教人以相当的蕴涵生活技能的生活智慧与生活精神,这意味着基础教育对教育之完整性的背离。(二)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教育意义的迷失。“应试教育”是一种背离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陈旧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对人文教育的忽视,致使教育价值观错位、教育主体偏离、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目标短视。
基础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对策:(一)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建立人文世界,这就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制度、组织、宣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二)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导下构建教学方法,它必须同时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大部分。(三)挖掘各门学科的人文底蕴。给学生一种精神支撑和文化底蕴。(四)变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人文教育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具备相应的课程评价理念。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变“线性”评价为“立体交互”式评价。
(顾波《教育前沿》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