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欣赏审美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以人为本,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欣赏”就是众多方法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欣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培养道德感、激励理智感、培养审美感的教学方法。“欣赏”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各门学科内都蕴含着欣赏的教学因素,而在音乐、美术、语文的教学中尤为突出。语文学科中的“欣赏”是指在精讲导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作者的“成文思路”,文章的“艺术性”等各类读书环节整体性的“品味”,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获取知识的情境下进行的读书活动,能使学生进一步“悟出”文章的妙处来。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盯着字、词、句、段落、中心、写作特点的宏观分析,剩下的只能是干巴巴的说教了。这样做是很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会欣赏,而且要教会学生欣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感情激越的诗歌,文字优美的散文,条理清晰的说明文,气势磅礴的议论文,离开了欣赏,放弃了情感教育,是令人乏味的。“欣赏”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的“欣赏”应放在教学的收尾阶段,作为教学的“收口”,以此来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阶段。一个单元,几篇体裁相同的文章,起码应安排一两篇欣赏课文。为了突出重点,读书前提出明确要求。即“欣赏”什么。诸如:主题(中心)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及表达方式的某一方面等等。在具体做法上,有的课文可读全篇,有的可读某些片断,有的可读某些段落,使之为完成教学目的、为学生“心领神会”服务。
语文教学运用欣赏有如下的作用:第一,利于给学生打上好课文的整体烙印,破除语文学习“支离破碎”之感;第二、利于学生“读中学写”;第三,利于培养学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的治学精神,从而提高读的能力。
就语文这一学科来讲,欣赏的性质可分以下几类:
一、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春城无处不飞花,文章处处皆有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要求学生欣赏“踱”、“摸”、“排”、“罩”、“笑”等动词,并且课下要求学生模仿,然后在课堂上说一说这些词所表达的含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要求学生模仿“吃牡蛎”的动作,《百合花》、《孔雀东南飞》中要求学生领悟新媳妇、刘兰芝这些中国妇女特有的阴柔之美,《连升三级》的滑稽喜剧美,《窦娥冤》的深沉的悲剧美。
二、对语文课文中有关名人传记、格言、英雄事迹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崇高的理想和情操。
《鲁迅自传》的欣赏,培养了学生学习刻苦,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习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妻书》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对这些名言的欣赏,培养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乐于助人,胸怀大志的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个英雄事迹——“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小孩子”、“作者和蹲防空洞的战士谈话”,既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语文课本中关于对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严密论证、发明创造、创新精神内容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哥白尼》、《祖冲之》、《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不仅要求学生弄清他们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坚持真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伟大理想。
运用欣赏,一般要求做至以下几点:
(一)采取多种手法,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之前,先讲述或讲解某种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轶事等,联系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情景,引起学生欣赏的倾向。
文章用朗诵、放录音、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教育方式来引起学生兴趣。《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先讲述背景、作者及整个作品的梗概,引起他们对古典名著的兴趣,再如《大堰河》中的母子情,《背影》中的父子情,《王贵与李香香》的夫妻情,《樱花赞》中的友谊情,这些浓厚的人情美,只要采取有益的方法,都能激起学生的欣赏兴趣。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产生共鸣
欣赏活动是认识事物价值的情感反应,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惊讶、赞叹、钦佩、景仰等情感反应,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七根火柴》对无名英雄壮举的钦佩、《愚公移山》对愚公决心的惊讶。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作者在描写南国荔乡的同时,倾注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赞颂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将诗情画意、生活哲理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产生了共鸣。鲁迅的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是被压迫、被侮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深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压迫,成为封建礼教、鬼神迷信和宗法制度的牺牲者。学生对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
(三)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当学生对欣赏的对象产生强烈情感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们从事阅读、创作、表演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如《白毛女》一课,可让学生自己扮演各个角色,效果很好,学习《挥手之前》送别场面之后同学们自己创作,很多学生写得生动感人。春天来了,老师带领一群学生至野外去挖荠菜,回家自己动手做菜,更深切地体会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四)培养学生欣赏和鉴别能力
在欣赏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热爱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一件小事》中老妇人衣衫褴褛被车把兜倒的真正原因,《孔乙己》悲愤的根源,《药》的真正含义,《聊斋志异》的人与妖鬼、狐狸之间的爱情等,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提高很快。
(五)欣赏与时令的有机结合
欣赏与时令的有机结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到清明节,我就很自然地在黑板上写上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节来临之时很自然地欣赏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秋佳节就吟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新春佳节时诵读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不失时机地进行欣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独特的教育方法,不能只凭讲解,欣赏是最有交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审美教育的渗透,学生就会发现这些珍宝中的美丽之处,认识这些瑰宝,才会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灵魂,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美的情操、高洁的品格和崇高精神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以人为本,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欣赏”就是众多方法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欣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培养道德感、激励理智感、培养审美感的教学方法。“欣赏”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各门学科内都蕴含着欣赏的教学因素,而在音乐、美术、语文的教学中尤为突出。语文学科中的“欣赏”是指在精讲导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作者的“成文思路”,文章的“艺术性”等各类读书环节整体性的“品味”,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获取知识的情境下进行的读书活动,能使学生进一步“悟出”文章的妙处来。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盯着字、词、句、段落、中心、写作特点的宏观分析,剩下的只能是干巴巴的说教了。这样做是很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会欣赏,而且要教会学生欣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感情激越的诗歌,文字优美的散文,条理清晰的说明文,气势磅礴的议论文,离开了欣赏,放弃了情感教育,是令人乏味的。“欣赏”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的“欣赏”应放在教学的收尾阶段,作为教学的“收口”,以此来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阶段。一个单元,几篇体裁相同的文章,起码应安排一两篇欣赏课文。为了突出重点,读书前提出明确要求。即“欣赏”什么。诸如:主题(中心)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及表达方式的某一方面等等。在具体做法上,有的课文可读全篇,有的可读某些片断,有的可读某些段落,使之为完成教学目的、为学生“心领神会”服务。
语文教学运用欣赏有如下的作用:第一,利于给学生打上好课文的整体烙印,破除语文学习“支离破碎”之感;第二、利于学生“读中学写”;第三,利于培养学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的治学精神,从而提高读的能力。
就语文这一学科来讲,欣赏的性质可分以下几类:
一、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春城无处不飞花,文章处处皆有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要求学生欣赏“踱”、“摸”、“排”、“罩”、“笑”等动词,并且课下要求学生模仿,然后在课堂上说一说这些词所表达的含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要求学生模仿“吃牡蛎”的动作,《百合花》、《孔雀东南飞》中要求学生领悟新媳妇、刘兰芝这些中国妇女特有的阴柔之美,《连升三级》的滑稽喜剧美,《窦娥冤》的深沉的悲剧美。
二、对语文课文中有关名人传记、格言、英雄事迹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崇高的理想和情操。
《鲁迅自传》的欣赏,培养了学生学习刻苦,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习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妻书》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对这些名言的欣赏,培养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乐于助人,胸怀大志的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个英雄事迹——“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小孩子”、“作者和蹲防空洞的战士谈话”,既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语文课本中关于对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严密论证、发明创造、创新精神内容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哥白尼》、《祖冲之》、《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不仅要求学生弄清他们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坚持真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伟大理想。
运用欣赏,一般要求做至以下几点:
(一)采取多种手法,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之前,先讲述或讲解某种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轶事等,联系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情景,引起学生欣赏的倾向。
文章用朗诵、放录音、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教育方式来引起学生兴趣。《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先讲述背景、作者及整个作品的梗概,引起他们对古典名著的兴趣,再如《大堰河》中的母子情,《背影》中的父子情,《王贵与李香香》的夫妻情,《樱花赞》中的友谊情,这些浓厚的人情美,只要采取有益的方法,都能激起学生的欣赏兴趣。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产生共鸣
欣赏活动是认识事物价值的情感反应,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惊讶、赞叹、钦佩、景仰等情感反应,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七根火柴》对无名英雄壮举的钦佩、《愚公移山》对愚公决心的惊讶。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作者在描写南国荔乡的同时,倾注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赞颂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将诗情画意、生活哲理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产生了共鸣。鲁迅的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是被压迫、被侮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深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压迫,成为封建礼教、鬼神迷信和宗法制度的牺牲者。学生对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
(三)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当学生对欣赏的对象产生强烈情感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们从事阅读、创作、表演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如《白毛女》一课,可让学生自己扮演各个角色,效果很好,学习《挥手之前》送别场面之后同学们自己创作,很多学生写得生动感人。春天来了,老师带领一群学生至野外去挖荠菜,回家自己动手做菜,更深切地体会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四)培养学生欣赏和鉴别能力
在欣赏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热爱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一件小事》中老妇人衣衫褴褛被车把兜倒的真正原因,《孔乙己》悲愤的根源,《药》的真正含义,《聊斋志异》的人与妖鬼、狐狸之间的爱情等,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提高很快。
(五)欣赏与时令的有机结合
欣赏与时令的有机结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到清明节,我就很自然地在黑板上写上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节来临之时很自然地欣赏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秋佳节就吟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新春佳节时诵读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不失时机地进行欣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独特的教育方法,不能只凭讲解,欣赏是最有交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审美教育的渗透,学生就会发现这些珍宝中的美丽之处,认识这些瑰宝,才会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灵魂,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美的情操、高洁的品格和崇高精神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