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写字训练进行到底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写字训练是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需要
  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文化程度,一手字是衡量文学修养高低的外在标准之一。写字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加强写字教学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需要。写字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写”的基本能力的一个方面,用郭沫若的话来说,就是“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要求“做到等项正确,书写端正,字形美观”,于己,提高了自身书写素质,于人,给他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作业量的增加,學生的书写出现了倒退现象,因此,要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首先必须抓好写字训练,将写字训练进行到底。
  二、加强写字训练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需要
  写字教学可让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对学生“静心”习惯的培养。写字是一件“细活”,是艰苦细致、循序渐进的工作,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往往会戒除浮躁、好动的心理,静心于“点、横、竖、撇、捺”之中去,这就是“书法能使人致静”的效果。而浮躁、好动又是当今青少年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写字训练,学生会逐步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2.对学生“认真”习惯的培养。“认真”在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可表现为自觉性强和自制力强。学生为了把字练好,为了使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就必须要求自己自觉地勤学苦练,不可有丝毫松懈,掌握字的结构特点。这种保持页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把字写美观的意识,自然会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力求完美的好习惯。
  3.对学生“刻苦”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刻苦往往是其意志品质坚韧性强的表现。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总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而练字过程可以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从而为一个具体的目标(如某位书家字帖上的字体)更加努力地练下去,自然培养起韧性,培养起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加强写字训练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需要
  为了学好汉字,练好汉字,我们千方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文字的优美神韵,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魂宝,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其内容博大精深,造型优美生动,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陶冶着人们的艺术情操,唤起人们追求美的欲望,陶醉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远万里来中国学习。当然学生的书写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那样的境界,但通过对汉字神韵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华灿烂的古代文化,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油然而生,激发起学生练好汉字的决心。在这样的感情支配下,学生练字不再是教师逼着练,而是“我要练字”。教师指导得法,引导得当,必定能把学生从不知美丑胡写乱画中引渡出来,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写字的基本要领起步,沿着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结构匀称、字体端正,行款正确,布局合理,整洁美观这样的台阶一级级上升,不断地获得进步,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加强写字训练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首先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这些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强调得较多,比如“头正、肩平、足安”,“一寸、一拳、一尺”,这些曾经了然于心的写字要求,到了中学早就已经抛之脑后,再加上作业量的增加、学业的紧张,学生的写字姿势真是五花八门,而正确的寥寥无几。有歪着脑袋、趴着写的;有竖直了笔干写的;有紧抓着笔尖写的;还有将食指压着大拇指写的;更有将本子斜着、身子侧着写的……看着他们的样子,真是心急如焚,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骨骼、身体肌肉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间,如果经常姿势不正确、过度紧张,那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造成视力下降、脊椎变形、驼背等不良后果。因此规范写字姿势,督促写字习惯,是写字训练中必须常抓不懈的大事,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写字,端端正正写字。
  “字如其人”,在字里行间,往往可发现一个人的品性。古代的书法家之所以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有着美的心灵。学生要学习颜真卿书法,就要了解他为官清廉,忠正刚直的品行,没有他端正的人品,就没有他磅礴气势的书品。学习柳公权的书法,就要知道柳公权有“心正则笔正”的美谈,而柳公权风骨铮铮的风格正如他其人。蔡京的书法,书风豪健,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合称为“宋四大家”,但因为他人品低劣,为世人所不为,被后人开除出四大家,这就是因为他的人品不好。所以,要教学生学好书法,必须先学会做人,先修养品德。
其他文献
作文“绿色”评价,就是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学生发展,弘扬学生个性,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绿色评价——淡化文本,关注学生   学生社会阅历少,观察事物较片面,布局谋篇往往也不尽人意。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必须进入学生的世界,体会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情感,用学生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学生的语言表现生活,用学生
期刊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我认为这几句质朴的歌词是语文课堂的生动写照,语文课既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根本规律。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文以载道”,语文以其学科的特殊性,更加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育人这一使命。
期刊
在苏教版必修一的课文《我的四季》中,作者在描写冬季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备课时候也并未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直到听学生朗读时候,才发现学生对其中“数点”的读法存在两种分歧,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将其理解为动词,读成“shǔ diǎn”,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量词,需要
期刊
所谓作文形体美,是指文章以完美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框架,使审美对象在文章的自然和谐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就应试作文来说,形体包括题目、正文、结尾以及文章的结构、过渡、照应等。考生只有在这些方面将作文形体打造好了,才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因此,安排好文章的结构,绣好文章的形体,对于一篇决定人生命运的考场作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高考中,如何打造文章的形体呢?  精拟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要求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课改以来教材虽然几经更换,但许多经典篇目并没变。如何把这些旧课文上出新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呢?以《锦瑟》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以前我教《锦瑟》往往会先确定一个主题,比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生的“作文”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写作文称为“写作”,写出的文章称为“作文”。并着重强调指出:写作从写话、习作入手,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写作呢?所谓写作是对学生进行表述训练的“动态过程”,是高中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期刊
我们认为语文课外活动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获取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发挥特长,发展才能。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课内语文教学的延伸,它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无法为课堂教学所替代的作用。  显然,语文课外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针对现在中学生视
期刊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如何在高考中让自己的作文一枝独秀,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是许多面临高考的学子关心的问题。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其目的自然是希望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可是从高考作文的实际得分来看,学生的作文成绩并没有因此而有太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作文,如同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单调平淡,乏善可陈。深层次的原因自然是学
期刊
如何适应新课改,如何在新课改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高中语文学子,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要面临和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具有两个“素养”和一个“精神”,即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人文思想与情感素养、时代合作与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体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坚强后盾和稳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建起高楼大厦。从字词到修辞,从阅读到写作
期刊
中学课文反思性教学的优势具体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其系统的合理性为它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以教学的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给师生的对话与交往提供了平台  课文教学是平等的对话和交往,不管是教师主体论还是学生主体论,都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无论是教师主体论还是学生主体论,教师和学生结成主客体关系,都不能达到平等;教师主体论忽视了学生的学,唯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学生才能掌握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