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美国1500多家生命科技公司合成一个企业,35年来从未赚过钱,但是每年仍然有数亿美元注入到这个领域。生命科技到底是“金矿”还是“魔洞”?
王健——现为美国博乐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他在生命科技领域拥有16年的经验,担任过多个职位,涵盖了创业投资、融资、创业和科研等领域。在加入博乐之前,曾任职于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和华登国际合伙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健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Kandel博士,获得分子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是BayHelix的共同创始人, 曾任其主席。并任硅谷著名的华人组织华源科技协会创业投资分会主席。
对于时下众多的投资家来说,最火的投资领域可能就要算生命科技了。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中,生命科学同信息技术一样是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高技术领域,它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它是未来的主导技术和投资热点。据统计,目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获得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支持。根据发展情况预测,未来投入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将达到5000亿美元。而按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来看,至少应该获得4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投入,但实际上,投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还不到预期额度的10%。中国的医药市场预测显示年增幅将高达17%。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VC(风险投资)如何看待中国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生命科技领域的热点会在哪里出现?在这个领域中VC的估值如何确认?
为此记者专访了美国博乐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健,请他谈谈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热点问题。
CRO将成热点
记者:作为国际上知名的投资生命科学领域的VC,以你专业的眼光来看,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走势如何?
王健:生命科学这个领域非常广,包括医药、生物技术、诊断试剂、医疗保健、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等等。比如说医药这一块,在全球每年大概有6000亿美元的市场,以我个人的观察,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要如何融入全球生命科学的产业链。国际化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利用国际上最高效率的资源,来完成生命科技的产业。比如生命科学医药的研发,在中国临床前研发的费用,平均只有欧美的20%左右,在西方研制一个药,从概念到上市平均费用将会达到17亿美元,如此高的费用已经可以压断这个新药所产生的价值链。所以,西方的公司就会把新药研发分成不同的阶段,分配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和国家进行合作。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就有机会把其中的一部分拿来完成,这样既节省费用还可以给中国带来机会。
记者:目前很多投资人都在预测2007年的投资热点将会在医疗外包这个领域,你是否持同样观点?
王健: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医疗外包可能比较复杂。实际上医疗外包就是利用最有效的资源来做生命科技领域的各种项目,包括药的研发、生产等等。比如说,海外公司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可以把一部分临床试验拿到中国来做,然后把相关试验结果和海外企业来分享。这就是所谓的CRO(全球合同研发外包),即通过合同的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的服务。在四年前我就提出了一个“连接两边”的理念,就是把西方的技术带到中国,然后利用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来研发新的药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CRO对中国制药企业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研发新药,还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
记者:在整个生命科技领域里,你最看好怎样的商业模式?
王健:商业模式这个词汇应用很广泛,每个公司各不相同,西方大的医药企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把不同时期研发的新药嫁接出去,避免风险和降低成本。比如说医药外包,全球最大的外包企业昆泰制药,就和很多国家的企业有外包合作,它也是我们博乐基金的一个LP(LimitedPartnership,译为“有限性伙伴公司”)。这个商业模式就像IT行业的戴尔电脑一样,自己不生产,只控制品牌和设计,制造放到全球各地来完成。这也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使得企业在经营上更加灵活和有效。作为企业只需要控制核心就可以了,核心就是药的权利。
记者:如果中国的医药企业都去给国外做外包服务,是否意味着要放弃中国自主研发的领域?那么中国的医药将如何打开世界市场?
王健:目前中国生命科技行业相对还比较滞后,所以我认为在现阶段中国企业没有太多别的选择,首先是利用中国低廉的研发能力,与海外大的企业合作外包,和对方做交易,提供低廉的服务,取得研发中间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会如何做,然后我们再要求更多的权力,甚至研发自己的新药。首先是要学习,然后才能独立工作。
钟情三大领域
记者:美国博乐投资集团主要投资哪些领域,以及投资哪个阶段的企业?
王健:博乐在西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创业投资公司,管理着一批数额超过7.5亿美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全球大概投资了61家生命科学类的创业企业,其中已先后有11家公司在美国NASDAQ和欧洲的股票市场上市,另有11家公司通过被兼并收购的形式退出。在博乐集团现持有的投资公司内,有十家左右的公司正筹划在美国的NASDAQ上市或正在跟其他公司商讨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与相同时期开始运作的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博乐生物工程基金和博乐全球生命科技基金(Ⅱ)均名列前茅,其年回报率比最好的25%的基金的平均回报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我们会对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的项目进行投资。
我们平均每个案子,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规模大概是2000万美元左右。我这里指的2000万不是一次投资的结果,而是在一家公司投资几轮可能共计会达到的数目。我们基金中的LP都是来自全球大企业,其中有昆泰、拜尔、奥林巴斯、三菱、宝洁、联合利华等等。
记者: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广泛了,博乐投资在中国会关注哪些领域?
王健: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里我们主要看好的有三类。
第一类,是和中国的低成本有关的一类,比如说医药研发外包。我们认为,在最近的3到5年内,低成本的优势仍然会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而且它相对来说比较短、平、快,能够比较直接见效。
第二类,是把西方的产品和技术引进到中国来。目前中国在医药方面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平均年增长达到了28%,这个速度是全球平均的4倍多。在这样一个迅速成长的市场需求下,本土创造的产品和技术,相对来说是不足的。这是我们最看好的领域之一,这个领域里面又可以分很多细类,比如说制药、医疗器材等等。
第三类,是和中国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的。目前这个领域的政策有一系列的改变,总体是良性的变化,比如中国企业的GMP、GEP、GCP的推行认证。我们还看好中国医疗系统中私有化的部分,比如私有化的医院和诊所会出现一系列商机。当然在食品、生物农业行业和非传统药物领域(例如保健品、减肥药物、美容手术和戒烟等)中都会存在很多机会。
记者:博乐除了带给创业者资金以外,还会提供哪些服务?
王健:第一,因为我们在全球各地都有投资,所以创业企业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络实现国际化。第二,博乐集团除了有创投之外,还有资源整合集团。资源整合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25亿美元的兼并收购以及技术重组,这是相当大的网络和资源。第三,通过我们的媒体集团,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宣传和咨询等。这些都是我们带给创业者的附加服务。
记者:作为生命科学专业投资基金,你认为医药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哪里?
王健:医药的生产制造会有很多的机会,中国国内生产制造的药品至少90%都是仿制药,这样就使得国内企业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人的制造力是很强的,在IT方面已经得到体现,那在医药领域里为什么没能得到体现呢?就是因为中国生产的药品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外,这样以仿制为主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的。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契机,就是利用中国庞大的医药生产能力为全球生产药品。
记者:时下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在没有任何现金流的情况下,就能得到VC上千万美元的投资,那么在生命科学领域是如何对项目估值的?
王健:生命科技领域的估值和其他领域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这个领域大概有35年左右的历史,目前一共有1500多家生命科技公司,如果你把这些公司全部合为一个企业来讲,35年来从来没赚过钱,但是仅2004年就有340亿美元注入到这个领域。这是因为投资人在这个领域衡量一个项目的价值不是绝对看现金流。比如研发一个治疗癌症的新药,当到临床二期能证明在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它对癌症是有治疗作用的,那么这个新药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可以继续投入资金做三期临床,然后生产、进入销售等等。也可以把这个新药卖给更大的医药企业,又或者可以和大企业合作继续开发,共享市场等等。这些都是体现价值的方式。所以说在这个领域,VC看中的是未来价值,是因为该项目具有“杀手级”的技术和市场,只要研发出来就能震惊世界,所以在估值方面和其他行业是有区别的。
王健——现为美国博乐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他在生命科技领域拥有16年的经验,担任过多个职位,涵盖了创业投资、融资、创业和科研等领域。在加入博乐之前,曾任职于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和华登国际合伙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健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Kandel博士,获得分子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是BayHelix的共同创始人, 曾任其主席。并任硅谷著名的华人组织华源科技协会创业投资分会主席。
对于时下众多的投资家来说,最火的投资领域可能就要算生命科技了。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中,生命科学同信息技术一样是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高技术领域,它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它是未来的主导技术和投资热点。据统计,目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获得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支持。根据发展情况预测,未来投入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将达到5000亿美元。而按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来看,至少应该获得4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投入,但实际上,投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还不到预期额度的10%。中国的医药市场预测显示年增幅将高达17%。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VC(风险投资)如何看待中国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生命科技领域的热点会在哪里出现?在这个领域中VC的估值如何确认?
为此记者专访了美国博乐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健,请他谈谈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热点问题。
CRO将成热点
记者:作为国际上知名的投资生命科学领域的VC,以你专业的眼光来看,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走势如何?
王健:生命科学这个领域非常广,包括医药、生物技术、诊断试剂、医疗保健、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等等。比如说医药这一块,在全球每年大概有6000亿美元的市场,以我个人的观察,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要如何融入全球生命科学的产业链。国际化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利用国际上最高效率的资源,来完成生命科技的产业。比如生命科学医药的研发,在中国临床前研发的费用,平均只有欧美的20%左右,在西方研制一个药,从概念到上市平均费用将会达到17亿美元,如此高的费用已经可以压断这个新药所产生的价值链。所以,西方的公司就会把新药研发分成不同的阶段,分配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和国家进行合作。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就有机会把其中的一部分拿来完成,这样既节省费用还可以给中国带来机会。
记者:目前很多投资人都在预测2007年的投资热点将会在医疗外包这个领域,你是否持同样观点?
王健: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医疗外包可能比较复杂。实际上医疗外包就是利用最有效的资源来做生命科技领域的各种项目,包括药的研发、生产等等。比如说,海外公司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可以把一部分临床试验拿到中国来做,然后把相关试验结果和海外企业来分享。这就是所谓的CRO(全球合同研发外包),即通过合同的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的服务。在四年前我就提出了一个“连接两边”的理念,就是把西方的技术带到中国,然后利用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来研发新的药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CRO对中国制药企业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研发新药,还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
记者:在整个生命科技领域里,你最看好怎样的商业模式?
王健:商业模式这个词汇应用很广泛,每个公司各不相同,西方大的医药企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把不同时期研发的新药嫁接出去,避免风险和降低成本。比如说医药外包,全球最大的外包企业昆泰制药,就和很多国家的企业有外包合作,它也是我们博乐基金的一个LP(LimitedPartnership,译为“有限性伙伴公司”)。这个商业模式就像IT行业的戴尔电脑一样,自己不生产,只控制品牌和设计,制造放到全球各地来完成。这也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使得企业在经营上更加灵活和有效。作为企业只需要控制核心就可以了,核心就是药的权利。
记者:如果中国的医药企业都去给国外做外包服务,是否意味着要放弃中国自主研发的领域?那么中国的医药将如何打开世界市场?
王健:目前中国生命科技行业相对还比较滞后,所以我认为在现阶段中国企业没有太多别的选择,首先是利用中国低廉的研发能力,与海外大的企业合作外包,和对方做交易,提供低廉的服务,取得研发中间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会如何做,然后我们再要求更多的权力,甚至研发自己的新药。首先是要学习,然后才能独立工作。
钟情三大领域
记者:美国博乐投资集团主要投资哪些领域,以及投资哪个阶段的企业?
王健:博乐在西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创业投资公司,管理着一批数额超过7.5亿美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全球大概投资了61家生命科学类的创业企业,其中已先后有11家公司在美国NASDAQ和欧洲的股票市场上市,另有11家公司通过被兼并收购的形式退出。在博乐集团现持有的投资公司内,有十家左右的公司正筹划在美国的NASDAQ上市或正在跟其他公司商讨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与相同时期开始运作的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博乐生物工程基金和博乐全球生命科技基金(Ⅱ)均名列前茅,其年回报率比最好的25%的基金的平均回报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我们会对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的项目进行投资。
我们平均每个案子,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规模大概是2000万美元左右。我这里指的2000万不是一次投资的结果,而是在一家公司投资几轮可能共计会达到的数目。我们基金中的LP都是来自全球大企业,其中有昆泰、拜尔、奥林巴斯、三菱、宝洁、联合利华等等。
记者: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广泛了,博乐投资在中国会关注哪些领域?
王健: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里我们主要看好的有三类。
第一类,是和中国的低成本有关的一类,比如说医药研发外包。我们认为,在最近的3到5年内,低成本的优势仍然会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而且它相对来说比较短、平、快,能够比较直接见效。
第二类,是把西方的产品和技术引进到中国来。目前中国在医药方面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平均年增长达到了28%,这个速度是全球平均的4倍多。在这样一个迅速成长的市场需求下,本土创造的产品和技术,相对来说是不足的。这是我们最看好的领域之一,这个领域里面又可以分很多细类,比如说制药、医疗器材等等。
第三类,是和中国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的。目前这个领域的政策有一系列的改变,总体是良性的变化,比如中国企业的GMP、GEP、GCP的推行认证。我们还看好中国医疗系统中私有化的部分,比如私有化的医院和诊所会出现一系列商机。当然在食品、生物农业行业和非传统药物领域(例如保健品、减肥药物、美容手术和戒烟等)中都会存在很多机会。
记者:博乐除了带给创业者资金以外,还会提供哪些服务?
王健:第一,因为我们在全球各地都有投资,所以创业企业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络实现国际化。第二,博乐集团除了有创投之外,还有资源整合集团。资源整合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25亿美元的兼并收购以及技术重组,这是相当大的网络和资源。第三,通过我们的媒体集团,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宣传和咨询等。这些都是我们带给创业者的附加服务。
记者:作为生命科学专业投资基金,你认为医药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哪里?
王健:医药的生产制造会有很多的机会,中国国内生产制造的药品至少90%都是仿制药,这样就使得国内企业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人的制造力是很强的,在IT方面已经得到体现,那在医药领域里为什么没能得到体现呢?就是因为中国生产的药品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外,这样以仿制为主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的。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契机,就是利用中国庞大的医药生产能力为全球生产药品。
记者:时下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在没有任何现金流的情况下,就能得到VC上千万美元的投资,那么在生命科学领域是如何对项目估值的?
王健:生命科技领域的估值和其他领域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这个领域大概有35年左右的历史,目前一共有1500多家生命科技公司,如果你把这些公司全部合为一个企业来讲,35年来从来没赚过钱,但是仅2004年就有340亿美元注入到这个领域。这是因为投资人在这个领域衡量一个项目的价值不是绝对看现金流。比如研发一个治疗癌症的新药,当到临床二期能证明在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它对癌症是有治疗作用的,那么这个新药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可以继续投入资金做三期临床,然后生产、进入销售等等。也可以把这个新药卖给更大的医药企业,又或者可以和大企业合作继续开发,共享市场等等。这些都是体现价值的方式。所以说在这个领域,VC看中的是未来价值,是因为该项目具有“杀手级”的技术和市场,只要研发出来就能震惊世界,所以在估值方面和其他行业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