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学习数学之乐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916720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学习数学之乐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11-0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生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要获取知识的方式,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缺乏探究精神,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我以《直線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为例,简谈如何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课堂摘录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半径为[30 km]的圆形区域.已知小岛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 km]处,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40 km]处.如果轮船沿直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危险?
  师: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轮船是否会有触礁危险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1:看暗礁所在的圆与轮船航线所在直线是否相交.
  师:对,非常好,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呢?
  生2:以小岛的中心为原点[O],东西方向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以[10 km]为单位,得到圆的方程为[x2 y2=9],直线方程为[4x 7y-28=0].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86565>3],直线与圆相离,所以轮船没有触礁危险.
  师:生2回答得非常好,利用前面学到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进行比较,判断直线和圆相离.
  2.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师:在初中,我们学习了直线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是哪几种呢?
  生众:三种,分别是直线与圆相交、相切和相离.
  师:在初中,我们是怎样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生3:如果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则直线与圆相交;如果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则直线与圆相切;如果直线与圆没有交点,则直线与圆相离.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好!这就是利用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和步骤.如果还要求算出交点的坐标,则最好选择第二种方法.
  二、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讨、交流,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和相互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平等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评价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发展,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 黄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标(下),2007(3).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多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忽视知识点间的有效关联,使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得到一个个孤立、单列的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网络的建构。结合实际课例进行研究,探索多知识点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求知,从解答问题中发现知识关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知识关联;课例研究;学习欲望[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
[摘 要]高考复习想要“巧”就要弄清楚“考什么”和“怎样备考”这两个问题.对概率统计的试题进行分类整理,对探寻高考数学备考策略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考备考; 概率统计;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01-03  以上是对高考数学中概率统计内容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析总结,接下来是高考数学的解答题部分.高考数
[摘 要]要让学生掌握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解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路径问题,教师要题目分析到位,将问题转化明确,从而让学生把握住重点,明确好方向.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引领学生总结结论.  [关键词]有效教学;最短路径;轴对称;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19-0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一上册
[摘 要]作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一题多解,即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物理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以中考“王冠题”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并优化不同解题方法,让学生感受科学思维的力量。[关键词]初中物理;一题多解;解题方法[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54-01
[摘 要]物理实验离不开填表、作图,利用Excel图表功能可以快速处理实验数据和作图。文章通过用Excel中图表功能,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功率与电阻的线性关系:R=kP R0,进而联系到电阻与温度的关系:R=R0 R0βt=R0(1 βt)。[关键词]Excel图表;电阻;功率;温度[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56-02物理
[摘 要]教学设计的重心由教案设计转向学案设计,是“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迫切要求;优化学习环境,促进知识建构,是学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苏教版化学2《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为例,阐述课堂学习环境设计需要关注的四个方面:学情、适切性课题、平等对话和异常现象。[关键词]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
[摘 要]结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教学设计,对“学教练121”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具体阐述。[关键词]“学教练121”教学模式;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85-02“学教练121”教学模式指的是将传统课堂劃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1”指的是在课堂开始之后的十
[摘 要]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一节为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设计、加工,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关键词]重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87-02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内容是将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
[摘 要]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为例,从实验探究、设置问题情境及构建思维导图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关键词]科学思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90-02《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
[摘 要]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生长点,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有效教学策略,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有效教学手段,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有效学习活动,能达成有效教学.[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作用[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08-02教育的對象是学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