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为课堂添彩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很大程度只停留在口头上。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日益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怎样有效地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长?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浅显地谈谈如何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演绎出生动活泼的课堂。
  1.整合目标 师生同乐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三个版块,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产生于知识的发生与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不能机械地分开,也不能分步实现,而是要有机结合、综合考虑。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首先要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目的,科学合理地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在课堂上认真落实每一个活动设计,目标的制定要定位在具体的活动和对象上,要容易操作,要能解决可能碰到的具体问题,切记泛泛而谈,无法评价和落到实处。
  2.预设生成 相得益彰
  教学是一项用心的活,也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如果所有的教学活动及其活动程序的每个环节都是预设的,这就漠视了学生生命体的主动性、丰富性、整体性和个体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主动发展。如果一些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被开发成预设外的“生成性目标”,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威尼斯商人》一课以剧本的形式呈现,这对中学生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通读十遍课文,他们也不会对课文产生兴趣,也不会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考虑到这一点,我决定在课堂上充分放飞孩子们的想象,把他们融入到剧情中来,让孩子们过把演戏看戏的瘾。
  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便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究,他们都能根据对书本的理解,作出快速反应,回答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这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走进了人物的角色里。表演更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灵自由。起初,男孩子的表演还离不开书本,有点照本宣科,但也能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到位。到了女孩子表演时,她们出色的演艺才能着实让我赞叹不已,她们完完全全脱离了书本,完完全全把自己融进了角色,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那么中肯。表演结束,台下的戏迷们在没得到老师任何暗示的情况下,自发地鼓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位同学还兴奋地说:“课本剧太有意思了!不需要老师讲解,我们就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人物的心理,真过瘾!”放飞的课堂,放飞了想象,唤起了孩子们渴望雨露般的激情。
  3.转变方式 共同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作文课的教学,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变得有话可说。
  4.重视引导 促进发展
  中华古诗文积淀了五千年文化精华,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生活学习在浓浓的诗文氛围中,这样能充实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升华学生的精神。我们班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得轰轰烈烈,每天的课前预备就是同学们徜徉在古诗文中的最佳时机。
  集体诵读,群情振奋。虽然每天只花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日积月累,学生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短短的一学期,学生背诗的数量大增,少的五、六十首,多的已经有上百首。古诗文的背诵会给老师的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杜甫的诗时,学生马上在自己的大脑诗库里搜索到《春望》等诗篇,略作比较,学生便明白了杜甫这生平第一首快诗有别于他一贯“沉郁顿挫”的风格,不再“强半言愁”,而是以“喜”贯穿全文,体会到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不已“喜欲狂”,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悲苦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朗诵诗歌,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培养、涵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办手抄报、出黑板报也是我们班学生的拿手好戏,“教师节”那天,我们班教室的墙上被五颜六色的手抄报装饰一新,有诗歌,有散文,有绘画,各具特色的内容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浓浓的爱献给尊敬的老师。滴水穿石,聚沙成塔,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得到了渗透。
  不言而喻,鲜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大舞台,他们在参与中充分享受着语文教育的乐趣。当然,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远不止这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充分明确这种学习活动的指导原则,掌握它的指导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滚滚的课改大潮中,让我们用执著和追求去彰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幽雅睿智和卓越风姿!
其他文献
我参加教学工作有十多年了,随着经验的积累, 我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提升自己。现把这些年的想法总结如下。  一、“班风正”是 “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优良的班风学风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作风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一个人在前进过程中往往需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自身的进取精神,即内部动力;一种是周围的鼓励、支持、或竞争,即外部推力。优良的班风除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马卡连柯也说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教学语言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载体,语文教学语言的优劣,不仅决定了教学效果,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教学语言的锤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体现精炼性。教学语言要准确
期刊
前两年,语文教学受到了批评乃至否定,使不少同仁(包括我在内)很有些不平感:毕竟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误尽苍生”吧!然而,不平之后再看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又似乎无话可说了:语文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语文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使语文教学真正走出低谷,我认为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动些脑子,下些工夫。  一、语文教师应有很强的综合素质,要做杂家  我一向认为:语文教师好做,合格(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已经开始推行,经过假期培训和几个月以来的实战演习,我对语文新课改也有了自己的认识,我认为新课改后,不能只重视教师教法的转变。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首先,作为教师,教学理念要有所改变。  1.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最令为师者头疼的是什么?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迟钝,是学生对文章作品理解肤浅,是学生作文中的套话连篇呆气沉沉。何以使其然耶?是其语文素养不足所
期刊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都重要”,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他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的时候宜乎双方兼顾,听、说、读、写四个字中不可偏废任何一个字,才能收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成效。”(《说话训练决不能疏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读写”明显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听说”却是大受冷落,四项能力的培养总是得不
期刊
作文创新包括教师的作文创新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创新。写作创新包括文章的内容及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创新。  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谈起作文创新,便以为那是一个不易超越的难关——哪有那么多的“新”等在那儿让我们去创呢?而其实,对于把握了创新内涵及其意义的人来说,实在平常。  指导学生在实际作文中创新,并不难。  那么怎样使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写出新意来呢?  只要求他们在原有作文的基础上动脑筋改动改动即可。  搞技
期刊
作文,是语言的书面运用,与口头表达一样,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作为两种核心的任务与方法,贯穿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积累,主要靠阅读;运用,则靠的是练习。我们广大的同行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默契。而长期以来,读书人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信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来说,这只能作为一种态度,却不能当作一种方法,更不能当作拒绝高效、抗拒改革的借口。因
期刊
很荣幸作为“国培计划湖北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的一员,我于2010年12月5日赶赴武汉,在武汉市六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多位专家讲座和名师及跟岗学员的课堂教学,被专家、名师那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独有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这一切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我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和
期刊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有创新”的要义之一。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象出别人想不到的,或是想不透的,这便是你的独到之处。  1.由此及彼,积极展开发散思维  作文的本质在于创新,它为同学们的推理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围绕题旨积极展开发散性思维,思维的触角既可从宏观上伸向大千世界、古今中外,也可在微观上挖掘出题旨内涵的不同侧面与不同层面。或揽月九天,
期刊
校园文学是当今主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学的主要写作者是在校学生,这些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校园文学的高度。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阅历浅,写作内容相对简单。光有一对想象的翅膀,写出来的东西会缺乏推敲;一味的借鉴又有斧凿痕。时常可以听到没有东西可写、不知从何动笔的抱怨。学生手上很少没有作文书的,有的可能还有好几本。可是占有优秀作文书之多与写出优秀作文之少之间已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