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言的书面运用,与口头表达一样,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作为两种核心的任务与方法,贯穿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积累,主要靠阅读;运用,则靠的是练习。我们广大的同行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默契。而长期以来,读书人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信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来说,这只能作为一种态度,却不能当作一种方法,更不能当作拒绝高效、抗拒改革的借口。因为我们的教学过程最终要接受教学效果的检验。在我们高举教育改革大旗,吹响减轻学生负担的号角时,老师如何轻松快也地教学,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成了时代的要求。
还清楚地记得,读高中时,我的作文一直代表着全校甚至全市的最高水准,经常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找我“取经”,他们问我读过多少名著,而我的回答总会令他们瞠目结舌。他们列举的那些书我只是听说过,基本上都没看过,不单是兴趣的问题,繁重的功课让我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读那些东西。当他们继续问我时,我的回答便是“少量高效地积累,大量自由的思索,适当快乐地练习”。当时学校有个规定,每个学生每天要阅读一篇文章并写一篇个人日记或读书笔记。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规则制定者的初衷,可是他们没能考虑到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十几岁的学生正处青春发育期,总有着或多或少的叛逆心理,根本不会在需要批改的日记里留下发自内心的东西。于是,读书笔记便成了大众的选择,可是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重压下,同学们都疲于应对,每次都是直接跳过阅读随便从书本上抄过来一篇勉强应付。在这种情况下,积累,成了一种负担,又被形式化在了纸面上,又何谈运用呢?在一次上交作文的时候,我在本子里夹了一张字条,向老师描述了这样做的弊端,并建议老师把每天一篇的任务改成每周一篇,但同时提高了标准:不能找到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并且不定期检验大家对所读文章的体会程度。与其让抄写耗费太多的时间,还不如让大家把更少的东西消化彻底并运用自如。两鬓斑白的语文老师找我谈话,我还以为会听到他“之乎者也”的训导,没想到他表扬了我,还要在我们班做这种改革的实验。而这个实验的预期目标,就是任务数量的减少要换来完成质量的成倍跃升。如果超过三个月没有明显效果,就会一切照旧。同学们都为这种“解放”欢呼雀跃,也体会到老师面临的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压力,更担心再回到以前那种“抄写员”的生活,大家都加倍努力,到两个月的时候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他老师也纷纷效仿,最后全校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我也从一个只会写写文章的学生变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功臣”,至今还留在学校的教学日记里。
写作,离不开一定数量的有效练习。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写作,更是提高和检验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绝佳途径。因此,限定标题,体裁,篇幅,甚至中心思想的写作练习成了我们日常教学的首选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写作练习。有些东西成年人都不会想到的,在他们的笔下却得以生动地呈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倾向于选一个简单的场景,让同学们针对同一个场景写出多篇不同的文章,先是要求多篇文章之间要有明显区别并合情合理,接着对数量和质量作出评判,然后表扬数量和质量都优秀的学生,最后在全班进行自由交流。同学们好像对这种四个星期才会轮到一次的发挥机会更有兴趣,一个学期下来,班上几乎每个同学都因此受到了表扬,而在限定条件的作文中,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热情、信心和进步,甚至有的同学说是我激发了他们的“作家梦”,让他们体会到了创作的成就感。
轻松地阅读,快乐地作文,不但没有因为强度的降低而影响教学成果,反而激发出了同学们巨大的潜能。我想,这样的思想和方法,不只对于作文,甚至对同学们的一生都会大有裨益。既然可以轻松地应对,我们又何必那么沉重呢?
还清楚地记得,读高中时,我的作文一直代表着全校甚至全市的最高水准,经常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找我“取经”,他们问我读过多少名著,而我的回答总会令他们瞠目结舌。他们列举的那些书我只是听说过,基本上都没看过,不单是兴趣的问题,繁重的功课让我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读那些东西。当他们继续问我时,我的回答便是“少量高效地积累,大量自由的思索,适当快乐地练习”。当时学校有个规定,每个学生每天要阅读一篇文章并写一篇个人日记或读书笔记。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规则制定者的初衷,可是他们没能考虑到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十几岁的学生正处青春发育期,总有着或多或少的叛逆心理,根本不会在需要批改的日记里留下发自内心的东西。于是,读书笔记便成了大众的选择,可是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重压下,同学们都疲于应对,每次都是直接跳过阅读随便从书本上抄过来一篇勉强应付。在这种情况下,积累,成了一种负担,又被形式化在了纸面上,又何谈运用呢?在一次上交作文的时候,我在本子里夹了一张字条,向老师描述了这样做的弊端,并建议老师把每天一篇的任务改成每周一篇,但同时提高了标准:不能找到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并且不定期检验大家对所读文章的体会程度。与其让抄写耗费太多的时间,还不如让大家把更少的东西消化彻底并运用自如。两鬓斑白的语文老师找我谈话,我还以为会听到他“之乎者也”的训导,没想到他表扬了我,还要在我们班做这种改革的实验。而这个实验的预期目标,就是任务数量的减少要换来完成质量的成倍跃升。如果超过三个月没有明显效果,就会一切照旧。同学们都为这种“解放”欢呼雀跃,也体会到老师面临的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压力,更担心再回到以前那种“抄写员”的生活,大家都加倍努力,到两个月的时候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他老师也纷纷效仿,最后全校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我也从一个只会写写文章的学生变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功臣”,至今还留在学校的教学日记里。
写作,离不开一定数量的有效练习。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写作,更是提高和检验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绝佳途径。因此,限定标题,体裁,篇幅,甚至中心思想的写作练习成了我们日常教学的首选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写作练习。有些东西成年人都不会想到的,在他们的笔下却得以生动地呈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倾向于选一个简单的场景,让同学们针对同一个场景写出多篇不同的文章,先是要求多篇文章之间要有明显区别并合情合理,接着对数量和质量作出评判,然后表扬数量和质量都优秀的学生,最后在全班进行自由交流。同学们好像对这种四个星期才会轮到一次的发挥机会更有兴趣,一个学期下来,班上几乎每个同学都因此受到了表扬,而在限定条件的作文中,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热情、信心和进步,甚至有的同学说是我激发了他们的“作家梦”,让他们体会到了创作的成就感。
轻松地阅读,快乐地作文,不但没有因为强度的降低而影响教学成果,反而激发出了同学们巨大的潜能。我想,这样的思想和方法,不只对于作文,甚至对同学们的一生都会大有裨益。既然可以轻松地应对,我们又何必那么沉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