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了许多新鲜的元素,其中“主题图”就是最为突出的元素之一。主题图给小学数学教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小学数学的教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知道,主题图虽然已经在数学课堂上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忽视主题图的功能,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就好,主题图教不教不重要,又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等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这个基本理念之下,教师应当根据主题图呈现的不同方式,活用深挖其所蕴藏的内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主题图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有效载体。
一、主题图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首先,主题图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每一幅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主题图中蕴涵的数学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次,主题图有助于教师导课。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创设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主题图能够使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小学数学教材丰富的主题图的设置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自己发现信息,自己提问题,最后师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在这种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也显得更加活跃、和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主题图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首先,主题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围绕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问题意识。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九加几》这节内容中,主题图设置了“小猴数桃”的情境。这样的主题图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趣,又让学生感知到了数学问题的存在。
其次,主题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教材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另外,主题图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以及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操作体验,敏锐地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问题,感悟数学知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主题图有利于渗透学生的人文教育。主题图不单纯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这节内容中,主题图设置了“小女孩推坐着摔伤腿的小男孩的轮椅”的情境。这样的主题图既让学生比一比高矮,运用了知识,又让学生感知到了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题图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学也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主题图渗透的不只是一种数学知识,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是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活用深挖主题图的有效策略
1.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一年级的小朋友新入学的准备课中的“数一数”,出现的主题图是“美丽的公园”。我认为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第一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主题图,用所学知识编个故事
低年级儿童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要尽可能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3.利用主题图,把所学知识动态化
教材中的主题图大多是半成品,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只有结论而少了过程。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江苏】
一、主题图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首先,主题图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每一幅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主题图中蕴涵的数学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次,主题图有助于教师导课。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创设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主题图能够使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小学数学教材丰富的主题图的设置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自己发现信息,自己提问题,最后师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在这种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也显得更加活跃、和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主题图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首先,主题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围绕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问题意识。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九加几》这节内容中,主题图设置了“小猴数桃”的情境。这样的主题图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趣,又让学生感知到了数学问题的存在。
其次,主题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教材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另外,主题图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以及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操作体验,敏锐地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问题,感悟数学知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主题图有利于渗透学生的人文教育。主题图不单纯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这节内容中,主题图设置了“小女孩推坐着摔伤腿的小男孩的轮椅”的情境。这样的主题图既让学生比一比高矮,运用了知识,又让学生感知到了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题图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学也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主题图渗透的不只是一种数学知识,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是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活用深挖主题图的有效策略
1.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一年级的小朋友新入学的准备课中的“数一数”,出现的主题图是“美丽的公园”。我认为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第一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主题图,用所学知识编个故事
低年级儿童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要尽可能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3.利用主题图,把所学知识动态化
教材中的主题图大多是半成品,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只有结论而少了过程。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