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代文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这里说的现代文,包括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当前的现代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用過多的讲解分析去代替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现代文教学的本质。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必须深入文本,采用多种方法,使现代文阅读取得实效。下面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对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做一探讨。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浅析
  1.试题的内容浅析
  以选文类型来说,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的选文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了论述类文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这样的选文有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测评,也有助于引领中学阅读教学对除文学作品外其它文章的重视。
  以材料来源上说,文学类试题中小说与散文并重,而诗歌和戏剧较少出现。实用类文本试题材料则具有多样性,新闻、传记、访谈、社科论文均匀出现。增加了材料的容量,使更多体裁和题材的作品在试卷中出现成为可能,为学生个性特长的施展搭建了平台。
  2.试题的形式浅析
  为了更好的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随着考试内容的变化,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型、题量、题序、赋分也在发生变化。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走过了单纯注重选择题的误区,恢复了主观题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地位。
  3.试题的积极导向浅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阅读测试带来新的阅读理念首先体现在它恢复了阅读本身的独立地位,完成了阅读教学目标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养”本位的转变。同时,把语境、语感等引进阅读测试,注重对词语、语句在不同语境下的特定含义的检测也是当代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从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浅析可以看出,在设题中不外乎考查了四种能力。第一对文中信息辨析、选择、提取进而筛选出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概括的能力。第三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信息的能力。第四根据文本想象、联想的能力。在以后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这四种具体能力。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1.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自我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在现实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到位,课堂教学中又要按照既定的课程目标去生成所要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内涵的过程,使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研究能力长期得不到锻炼和培养。
  2.忽略阅读心理的培养
  现代高考,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分析,最后以书面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很多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学生阅读心理这一非智力因素,结果就使学生在高考中无法准确阅读理解文章和题目要求,从而导致考不出好的成绩。
  3.阅读视野受限
  现在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阅读没兴趣,不愿意去深挖文章内涵。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增加课外阅读,但因学生课业负担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到了极大限制。
  三、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阅读能力。
  2.注重能力培养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阅读能力大体可分为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是基础,是指学生对文章中的词、句、段、篇含义的理解。只有在理解局部的基础上,结合整篇文章,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想。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触。而对于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文章的中心句为切入点,结合整篇文章的探究来培养。如在《边城》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来进行引领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训练阅读意识
  阅读意识的训练非常重要。阅读意识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全局意识。即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全局有整体的了解,对整篇文章反映的全局思想有整体的把握。二是题材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不同文体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营造氛围,利用意境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理解。而在社科类文章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等。三是关键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语言,通过关键段落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才能开辟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就培养学生能力而言,无外吸收和释放两个方面。吸收就是通过听和读的环节,获取语言基础知识、积累表达素材。释放就是通过说和写的环节,将自己的所想、所感,用口语和书面表达的方式传达给别人,从而实现交流的目的。  一、高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间的关系  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但又有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而表达是
因特网自产生以来,以其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如飓风般席卷全球.谁无视他的存在都不行,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会影响你的生活.
期刊
20年前,邓小平在指导创办深圳等中国经济特区的时候,曾经郑重地嘱托广东省委负责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我们长时间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导致许多学生总是一味地听讲,师生之间难以交往互动。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改变原有的依赖性学习鼓励学生在独立兼合作的思考过程中积极参与敢于质疑,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一、现
1例63岁白种男子6个月前因短暂的视觉障碍转而来医院寻求治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脑组织正常。
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就是要从健全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借助有效的思想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且在生命教育的影响下,也可以让学生明确生命对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研究与分析工作,突出语文教育的价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语文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学习好这一知识。  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原则  1.坚持对话性原则  可以说生命教育是从尊重生命中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建立
高三语文复习课堂,试卷讲评比重较大,不少高三语文老师的讲评课堂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讲评目标不明,重点难点不清,多逐题讲评等等。导致了学生语文成绩徘徊不前,难有突破。要想抓住复习讲评课的本质,就必须理清相关要素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试卷讲评课中的的六组“不等式”。  一、复习≠重复  平时是“打好一个结”,复习就是“织好一张网”。  我们必须对“复习”的概念有清醒的认识,“复习”绝不是是简单的重复学习。
对文字浮光掠影,对文本只抓一鳞半爪,对内容解读粗枝大叶,表层浏览、浅层思维,这些常见的误区存于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走出这些误区,进行深阅读呢?笔者以为除了对学生阅读时圈点勾画习惯的培养,在解读文本时,和学生一起“微”中品鉴,品“微”言懂大义,洞察玄机,于细微处见宏远,于简约处见繁复;于平实处见智慧。一路“慢”步,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一、“微”字联想起漩涡  所谓“微”字,在诗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