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历史事件的尝试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史哲不分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道理。讲好历史,就得像易中天那样用文学家的语言、哲学家的思维解剖历史事件,分析其发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造成的结果,研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作为我们引以借鉴的典型经验或反面教训。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的思维形式,广泛直用于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之中,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与方法对于内化历史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金钥匙”般的功效。纵观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尽管没有发现教材用具体的哲学术语去描述某一件历史事件,但是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如果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武器对每一个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就会达到茅塞顿开、大彻大悟的效果。笔者想以《商鞅变法》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求教各位同仁。
  
  一、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理论来分析
  
  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根据这一原理。笔者对商鞅变法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如下图),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1)这幅图所示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何时?
  (2)这些工具的出现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面对这种情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接受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这一哲学观点,很快写出了题目的答案。即图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量荒田得到开垦,私田不断涌现。原有的井田制土崩瓦解,生长出新的封建经济和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奴隶主贵族开始没落,新型的地主阶级开始兴起。随着新的封建土地占有制的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强烈要求推翻奴隶主统治,建立封建制地主阶级统治,于是各国相继进行了变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原因便跃然纸上。
  
  二、分析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重农抑商政策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
  
  唯物辯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觉抵制具有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重农抑商政策最早是商鞅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基本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而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但是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绝不会停留在一个原来的水平上。因此重农抑商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完善。事实上这一政策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晚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锘,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遏制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只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重农抑商政策,才能正确认识它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三、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来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分为二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做到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坚持重点论,做到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笔者自觉地根据这一哲学原理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注重史料的研究与分析)。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四组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写出自己对商鞅变法的科学评价。
  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材料一: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鼹,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材料二:西汉时,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请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概括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评价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2)你将如何吸收、融合他们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科学评价?
  在老师的策划、引导和参与下,经过学生的合作、讨论以及探究甚至辩论之后,学生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确的观点。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变法褒贬不一,但只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就会得出商鞅变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结论:一方面,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秦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是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也是其主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商鞅变法中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之后得出的这一科学结论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
  
  四、总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加以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与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自觉运用这一原理,就能正确分析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变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更替,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内因,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而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个人的才能、智慧、决心(例如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采取“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做法等)则是变法取得成功的外因。
  
  五、在讨论。商鞅虽死。秦法犹存“这个“看似矛盾”的教学难点时。可以巧妙地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哲学观点来化解之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途径。笔者自觉运用这-一原理,设计了三个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的题目:(1)商鞅为什么会死?他的死说明了什么问题?(2)商鞅既然死了,为什么他所倡导的变法还能继续推进取得成功呢?(3)你从“商鞅虽死,秦法犹存”历史现象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让学生对照这三个问题进行自学、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加上教师的层层点拨,尤其是师生平等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商鞅变法遭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甚至流血,这说明了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出现挫折。但由于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因而得以贯彻进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商鞅虽死,秦法犹存”充分说明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通过《商鞅变法》教学案例的哲学思考,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而历史学科的大量事实又进一步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两者相得益彰。在历史教学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其他文献
在围棋这类规则特别明确的事情上,我们人类输给拥有强大计算和记忆能力的计算机程序是早晚的事。人类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只要边界不清晰、定义不精确,目前的AI是完全应付不了的。  4比1。当比分最终定格时,李世石终于可以解脱了。这名33岁的韩国围棋选手在过去的将近一周时间里,成为面对AI(人工智能)的“人类智慧”化身,与谷歌的电脑程序AlphaGo展开了五回合的大战。人机大战不仅成为全球网友津津乐道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那么如何抓好教学的管理,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的主抓业务的领导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一直主抓学校的教学工作,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在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了“2、3、1教学管理模式”,即“完善两种体系,建立三个系统,强化一种意识”。   一、完善两种体系   1.完善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人本体系。 抓
摘 要:生命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要务之一,但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面临着多项难题。从教学系统设计角度看,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致性,在授课目标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授课内容方面拥有相通性。在探讨和分析了如何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提供了相关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生命化;生命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
摘 要: 殷健灵的心灵成长小说《纸人》深受读者青睐,她笔下的少女形象丰满生动,秋子这一充满成长疼痛的少女形象便是典型代表。殷健灵在作品中细致展现了秋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身心的疼痛以及疼痛中的蜕变成长,为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年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丰富的成长经验。  关键词:殷健灵 成长疼痛 少女形象  加斯东·巴拉什说过:“童年深藏在我们的心中,仍在我心中,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它是一种心灵状态。”a殷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實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无时不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阐释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梳理了阐释学思想的历时演变并对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思想进行了评论。本文认为,对文本的阐释应该区分文本类型,注意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需要思考跨文化语境中的阐释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阐释学 伽达默尔 文本类型 意识形态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阐释学是关于人类的理解行为的探索。《哲学小词典》对阐释学的定义:“诠释学(即阐释学,笔者加)是一种历史的理
看起来很严肃的东西,未必经得起推敲。   有个地方整治办理群众投诉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搞了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说法,带有特事特办的意思,态度上就不同于寻常,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寻常的做法,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专班。   正常的社会治理机制,原本是无须“工作专班”的。经常要用工作专班来做事,可见正常的治理机制不敷使用。工作专班作为一种不寻常的措施,渐渐而成为一种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些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信息应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所迫,在教育领域中,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
摘 要: 作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中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审美观念,“病态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分析“病态美”在塑造人物内在精神、表现人物至真至情和揭示全书悲剧主旨三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病态美 《庄子》 悲剧  “病态美”作为一种审美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病西施”就是这种审美观念的典型代表。到了唐宋时期,“病态美”的人
摘 要:萧红和林海音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作家,虽然二人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就《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两部作品来说,皆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印象,并以儿童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具有自传色彩。文章试图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解读,更加深入地了解萧红和林海音作品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呼兰河传》 《城南旧事》 故乡 记忆 自传色彩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