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语境作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概念,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方向,对言语交际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试图通过明确语境环境下心理语境的定义和内容,同时运用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对文学作品《围城》的语言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心理语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心理语境对艺术表现力的推动作用。此外,本文透过对《围城》心理语境营造的探析,建立心理语境与文学的关系,以期为心理语境概念的理解提供新的角度,为《围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围城》 语境与心理语境 文学与心理学 矛盾修饰法
文学作为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其特点之一就是不断构建某一特定的共知信息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表达,这一背景即为语境。因此,近几十年来,语境常被划分为语言和文学方面的概念,语境问题也一直是语言学家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心理语境作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概念,也仅在语境研究领域有所涉及,如我国学者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把语境划分为“四个世界”,即“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提出联想心理和潜意识,对心理语境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但王先生仍强调说对心理语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语言学家应该与心理学家一起把心理语境深入研究下去。
此外,不仅心理语境概念本身相对于语境研究的其他内容来说较为鲜为人知,学术界对《围城》一书中心理语境方面的研究更是鲜少提及。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是他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对于《围城》的评论赏析,前人大家多集中于其讽刺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的内涵,而对钱锺书独到敏锐的心理洞察和精心营造的心理语境的剖析则较为少见。
笔者在论述心理语境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围城》中方、唐二人的爱情心理为例,对其心理刻画进行探析,以期让读者体会到心理语境对文学作品艺术表达效果的推动作用,从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金宏达对《围城》的概括——烛幽索隐,直透心术。
一、语境与心理语境
(一)文化语篇中的语境定义
语境,一般意义上被定义为是语言环境的简称,而英国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家弗斯立足于其师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情景语境”概念,把语境定义为“语义分析平面上一套彼此相关的、抽象的概念类别”。笔者认为,弗斯的定义更符合文学作品背景下对语境的研究,其不仅点明了语境与语义的关系,而且通过“平面”展现了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模板与基础性作用。更可贵的是,弗斯提出语境需要进行语义的分析,这种分析离不开对社会性与心理性的掌控,而这两者恰好构成了语境系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语境与心理的关系。但这种定义主要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探讨文化中的语篇和语境的关系,要理解各个语篇之间的差异,还必须从心理语境来把握。
(二)交际环境下的心理语境
心理语境指个体在某个场合或情景中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现象。因为心理语境可以认为是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认知主体中内在的一种心理表征,因此也可称之为心理背景。
心理语境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客观的交际者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也有主观的性格、认知、情感、意图、文化教养等。Verschueren曾归纳为“语言使用中激活的心理世界包括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也有学者将其分为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变项。
从范围上分,心理语境可以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两大类。
1.广义的心理语境。广义的心理语境包含社会文化心理和个人主观心理两大部分。心理语境作为心理的上下文,主要具有同一性和多样性两个特点。同一性体现在社会心理因素,即社会政治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较为宏观。其中,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涉及民族文化心理、地域文化心理和时代文化心理,在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化心理常作为社会背景出现,影响甚至决定着不同人物在性格、阶层、职业、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多样性则主要体现在个人心理因素,包括个人文化心理、个人知识积累、艺术修养以及审美经验和情趣等微观因素。这些微观因素通常会塑造出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从而产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即个人主观心理。但个人主观心理也会受到场景的转换和语言内语境变化的影响,形成心理语境的交替或转换,如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人身边活动时会感到放松,而在陌生人较集中的地方会感到局促和紧张。所以心理语境是最为复杂的语境,它和文化语境、场景语境以及语言内语境相互交错着,同时又对其他语境存在深层制约和影响作用。
2.狭义的心理语境。狭义上的心理语境仅指个人主观心理语境,研究者多把它置于交际语境或言语交际过程当中。如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全面而清晰地阐述了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的语言顺应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诠释语言的使用,将语境置于更宽泛的框架下进行分析。顺应论中的语境关系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双方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说话者的语言选择正是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常和语言描写紧密相关。
(三)文学作品环境中的心理语境
心理语境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侧重内容,为了更加具体地分析心理语境在文学作品语言环境下释放出的艺术效果,笔者在这里选取心理语境中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进行探究分析,以期达到最形象生动的探析效果。
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就是通过说话者和受话者在心理语境上达成的某种默契来领会其中特殊的深刻含义和对立的美感,是心理语境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表现。钱锺书先生曾将矛盾修饰法翻译为“冤亲词”,旨在用最对立的立场强调最亲密的关系。
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中的“矛盾”主要由说话者发出,表现为语句字面达意上的矛盾和说话内容与内心感受的矛盾,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常规的语言习惯和自然的思维逻辑。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说话者就会有意地先营造一种模糊的语言环境,即进行心理语境的预设。语言具有预设性,预设的信息可以存在于任何语言中,换句话说,预设就是一种选择,说话者可以选择将某些信息设定为双方共享的已知信息,也可以选择对某些信息不进行表述或进行部分表述。在这个言语交际过程中,受话者需要通过说话人在明示行为中所展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其预设的心理语境进行推理,寻找其中的关联。这个过程是对几个连续的矛盾修饰法的语境假设进行不断的选择、调整和顺应的过程,其结果是矛盾心理语境在推理过程中获得了协调。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协调不一定都由交际的双方获得,更常见的是在作者充分展现矛盾的推理过程后,由读者获得心理语境的协调,从而大大加强了其艺术效果的表达。
关键词:《围城》 语境与心理语境 文学与心理学 矛盾修饰法
文学作为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其特点之一就是不断构建某一特定的共知信息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表达,这一背景即为语境。因此,近几十年来,语境常被划分为语言和文学方面的概念,语境问题也一直是语言学家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心理语境作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概念,也仅在语境研究领域有所涉及,如我国学者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把语境划分为“四个世界”,即“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提出联想心理和潜意识,对心理语境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但王先生仍强调说对心理语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语言学家应该与心理学家一起把心理语境深入研究下去。
此外,不仅心理语境概念本身相对于语境研究的其他内容来说较为鲜为人知,学术界对《围城》一书中心理语境方面的研究更是鲜少提及。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是他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对于《围城》的评论赏析,前人大家多集中于其讽刺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的内涵,而对钱锺书独到敏锐的心理洞察和精心营造的心理语境的剖析则较为少见。
笔者在论述心理语境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围城》中方、唐二人的爱情心理为例,对其心理刻画进行探析,以期让读者体会到心理语境对文学作品艺术表达效果的推动作用,从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金宏达对《围城》的概括——烛幽索隐,直透心术。
一、语境与心理语境
(一)文化语篇中的语境定义
语境,一般意义上被定义为是语言环境的简称,而英国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家弗斯立足于其师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情景语境”概念,把语境定义为“语义分析平面上一套彼此相关的、抽象的概念类别”。笔者认为,弗斯的定义更符合文学作品背景下对语境的研究,其不仅点明了语境与语义的关系,而且通过“平面”展现了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模板与基础性作用。更可贵的是,弗斯提出语境需要进行语义的分析,这种分析离不开对社会性与心理性的掌控,而这两者恰好构成了语境系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语境与心理的关系。但这种定义主要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探讨文化中的语篇和语境的关系,要理解各个语篇之间的差异,还必须从心理语境来把握。
(二)交际环境下的心理语境
心理语境指个体在某个场合或情景中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现象。因为心理语境可以认为是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认知主体中内在的一种心理表征,因此也可称之为心理背景。
心理语境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客观的交际者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也有主观的性格、认知、情感、意图、文化教养等。Verschueren曾归纳为“语言使用中激活的心理世界包括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也有学者将其分为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变项。
从范围上分,心理语境可以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两大类。
1.广义的心理语境。广义的心理语境包含社会文化心理和个人主观心理两大部分。心理语境作为心理的上下文,主要具有同一性和多样性两个特点。同一性体现在社会心理因素,即社会政治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较为宏观。其中,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涉及民族文化心理、地域文化心理和时代文化心理,在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化心理常作为社会背景出现,影响甚至决定着不同人物在性格、阶层、职业、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多样性则主要体现在个人心理因素,包括个人文化心理、个人知识积累、艺术修养以及审美经验和情趣等微观因素。这些微观因素通常会塑造出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从而产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即个人主观心理。但个人主观心理也会受到场景的转换和语言内语境变化的影响,形成心理语境的交替或转换,如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人身边活动时会感到放松,而在陌生人较集中的地方会感到局促和紧张。所以心理语境是最为复杂的语境,它和文化语境、场景语境以及语言内语境相互交错着,同时又对其他语境存在深层制约和影响作用。
2.狭义的心理语境。狭义上的心理语境仅指个人主观心理语境,研究者多把它置于交际语境或言语交际过程当中。如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全面而清晰地阐述了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的语言顺应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诠释语言的使用,将语境置于更宽泛的框架下进行分析。顺应论中的语境关系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双方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说话者的语言选择正是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常和语言描写紧密相关。
(三)文学作品环境中的心理语境
心理语境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侧重内容,为了更加具体地分析心理语境在文学作品语言环境下释放出的艺术效果,笔者在这里选取心理语境中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进行探究分析,以期达到最形象生动的探析效果。
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就是通过说话者和受话者在心理语境上达成的某种默契来领会其中特殊的深刻含义和对立的美感,是心理语境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表现。钱锺书先生曾将矛盾修饰法翻译为“冤亲词”,旨在用最对立的立场强调最亲密的关系。
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中的“矛盾”主要由说话者发出,表现为语句字面达意上的矛盾和说话内容与内心感受的矛盾,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常规的语言习惯和自然的思维逻辑。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说话者就会有意地先营造一种模糊的语言环境,即进行心理语境的预设。语言具有预设性,预设的信息可以存在于任何语言中,换句话说,预设就是一种选择,说话者可以选择将某些信息设定为双方共享的已知信息,也可以选择对某些信息不进行表述或进行部分表述。在这个言语交际过程中,受话者需要通过说话人在明示行为中所展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其预设的心理语境进行推理,寻找其中的关联。这个过程是对几个连续的矛盾修饰法的语境假设进行不断的选择、调整和顺应的过程,其结果是矛盾心理语境在推理过程中获得了协调。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协调不一定都由交际的双方获得,更常见的是在作者充分展现矛盾的推理过程后,由读者获得心理语境的协调,从而大大加强了其艺术效果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