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争辩 感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穷人》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主要讲了渔夫与妻子桑娜在邻届西蒙死后,不顾自己的生活困难,主动收养西蒙两个孩子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纯朴善良、富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全文情节曲折动人,语言极具表现力,尤其是对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心理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真实传神,一个纯朴善良的穷人形象跃然纸上,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设计理念
  
  教学《穷人》这篇课文,关键就在于引导学生深切体会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复杂的心理。要使涉世未深的小学生真正对桑娜内心的矛盾、痛苦感同身受,又恰恰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那种僵化呆板、按部就班地读讲分析,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桑娜是否应该收养西蒙的两个遗孤”这个存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引领学生在激烈的论辩过程中,真实地体验、深刻地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深刻地感悟、深切体会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和伟大。
  
  教学流程
  
  一、略读课文,把握大意
  教师引言:我们曾经读过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跳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另外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穷人》。(板书课题)
  课文篇幅很长,请大家快速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渔夫与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不顾自己的生活困难,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
  
  二、提出辩题,表明立场
  教师直奔教学重点,提出辩论题目:通过刚才的略读,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你认为桑娜应不应该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呢?认为应该的举手。认为不应该的举手。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意见产生了分歧,这节课我们就围绕“桑娜是否应该收养西蒙的两个遗孤”这个问题展开辩论。认为应该收养的是辩论的正方,到老师左手侧坐,认为不应该收养的是辩论的反方,到老师的右手侧坐。
  学生按辩论立场分组落座。
  
  三、小组交流,研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就近组成小组,讨论交流,研读课文,为辩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说来,辩论双方为了论证本方观点,必须首先熟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精心筛选出课文中最能支持本方观点的事例,作为论据辅证自己的观点。
  
  
  四、针锋相对,激烈辩论
  教师进一步明确辩论要求:辩论双方每次发言必须先申明本方观点,而后从课文中找到有力论据进行论辩,动情处还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感染对方、说服对方。双方辩论应努力做到针锋相对,在反驳对方观点的同时论证本方观点。如果辩论过程中你确实被对方说服,允许改变立场。好,辩论正式开始!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激烈论辩,预测学生辩论的大致思路如下:
  正方:桑娜应该收养两个遗孤,因为她家境还可以。收养两个孩子也能“熬过去”。课文中的论据为:“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不过,感谢上帝……没什么可抱怨的。”“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学生根据具体词句谈理解,论证本方观点)
  反方:桑娜不该收养两个遗孤,因为桑娜家境虽比西蒙好些,却也是勉强度日,非常穷苦,根本没有能力收养两个孩子。课文中论据为:“丈夫不顾惜身体……菜只有鱼。”(学生根据具体词句谈理解,论证本方观点)
  正方:桑娜应该收养两个遗孤,因为两个孩子太可怜了,善良的桑娜出于对孩子的同情必然收养两个孩子。课文中论据为:“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她死得好惨哪!……另一个刚会爬……”“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学生根据具体词句谈理解,论证本方观点)
  反方:桑娜不该收养两个遗孤,因为丈夫冒着生命危险维持一家人生计,善良的桑娜出于对丈夫的体谅也不该收养两个孩子。课文中的论据为:“屋外寒风呼啸…--外面又黑又冷。”“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糟糕,真糟糕!……总算活着回来啦……”(学生根据具体词句谈理解,论证本方观点)
  学生围绕“桑娜是否应该收养西蒙的两个遗孤”这一辩题进行争辩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对话互动、创造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课文内容及其蕴含情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体验、创造性的感悟和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问题的对流、应答的交错,使阅读真正成为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五、品味矛盾,动情朗读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得都非常有道理。这样看来,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那矛盾、痛苦的心理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请同学们迅速找到描写桑娜矛盾心理的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学生配乐有感情齐读。
  
  
  六、自由对话,赞美善良
  
  老师提出问题:尽管桑娜内心如此矛盾、痛苦,可她从一开始就义无反顾地收养了两个孩子,而渔夫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桑娜和渔夫说些什么?
  学生跨越时空,与桑娜、渔夫自由对话,赞美穷人善良的本性,纯朴、美好的心灵。
  
  七、真情关注,续编故事
  
  布置作业:收养了两个孩子之后,桑娜一家人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续编故事,方式丰富多样,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1、续写故事。2、续编连环画。3、续演故事剧等。
  
  总评
  
  以“矛盾一争辩一感悟”为主线进行探究性阅读是我对《穷人》一课教学的基本构想。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出教师对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又切实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较好地体现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新课程理念。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促进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为论证本方观点潜心读书,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切实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创见,切实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1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2.进一步认识引号的特殊意义,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应用。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比试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
设计意图    诗人说,鸟儿是天堂撒下的草籽,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活泼可爱的身影,优美动听的歌声常常令我们陶醉。教材选取了《燕子》、《鸟语》、《珍珠鸟》这几篇课文引领学生透过文字领略鸟的风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鸟还有许多有趣的成语、动人的诗篇、优美的散文,鸟与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之缘,对人类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生活、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鸟文
汉语言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它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博大而丰富的精神元素,每个字词都充盈着生命的呼吸。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又要注重滋养学生的心灵。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学生在阅读时领会句意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学生们乐于想象则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拓宽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借助形象的语言、具体的文字,使缥渺无边的想象有了依托,也正是因为想象,才让语文教学这个领域焕发出美妙的光彩。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于补白文本。    背景补白    背景补白一般在授课伊始,对课题质疑之后出现最好。如《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可以说这两首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蕴含着民族精神、美学思想与人文素养。在数字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书法艺术肩负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强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正确认知其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而在全社会营造推广普及书法艺术的良好氛围,是当前书法艺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一书,立足书法学科本体,重点建立“评判是什么”“评估有什么”“ 评
【活动一】探究:优秀作品中的“想象”具备哪些特点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通过《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这两篇课文,学习了快速阅读的方法;我们阅读了《寓言四则》,对两则文言故事作了理解;今天早读课,同学们还朗读了《天上的街市》。这节课我们继续根据教材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一起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我们先一起来朗读本单元导语第一段。  (生齐读)  师:大家知道想象和联想的区别吗?  生:联想是
教学中会出现许多与我们教师教学设计不同步的“插曲”,这就是课堂生成超过了课前预设。在学生生成的各种状况中,教师只要能把握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能够与生成共舞。  在执教《灰雀》一课中就产生了有趣的一幕,让我感慨颇多。  师:同学们,这只灰雀的确漂亮,列宁先生也非常喜欢它。它到底哪里去了呢?  (抛给学生一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找到学生认识的“闪光点”,以便引入下一
[习作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的自述》、《小溪流的自述》,了解它们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的。  2.了解自述的特点,能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并能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介绍。  3.按照习作要求,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有条理地完成××的自述。  [课堂简录]  一、激趣导入。引发关注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客人。我
【设计理念】    “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中国首个涉茶驰名商标,堪称中国茶叶王国最高桂冠。抓住这一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设计“铁观音广告语创作”习作训练,旨在让学生回归生活,在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中张扬个性,倾情表达。    【训练目标】    1.走进生活,了解铁观音,增强铁观音的品牌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借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之口,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赢得生存条件,由一只老天鹅自觉带头、群体跟上。用自己的身体舍生撞击冰层的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无畏、团结拼搏的感人精神,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老人目睹了天鹅为了生存,齐心协力,團结一致,用身体和生命为代价,英勇破冰的战斗场面。他从心底里敬爱这些生灵:鸟儿这么有灵性,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怎么能忍心开枪打它们呢?所以,天鹅近在咫尺。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