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第二条明确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教学中,尽管教师都格外珍视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然而,不少学生面对习作时,仍然无话可写,或者形成了定式的写作模式,如父母的爱=生病上医院,做好事=捡到钱包拾金不昧,小伙伴=好学上进,童年趣事=恶作剧,“雪中送炭”之恩=及时借给文具,等等,材料大同小异。写作材料单一已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最大瓶颈。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引导不得法。或要求得过细,或太过放任自流,或指導环节出现“副作用”。
纵观学生的习作过程,每一次写作都要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改变学生选材单一的现状,重在“取材”与“构思”。但是,有“材”才能“取材”,“取好材”才能“构思”,“构思新”才能在类似的材料中脱颖而出。通过三年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从“积累”“梳理”“选择”三个环节中寻找到了一些改变选材单一现状的“招”。
一、材“源”——在积累中派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我们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能写的都写了。”细细品味此话,真的如此吗?有些题材的确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确实无话可写;但有些题材学生并不缺乏感受,只是他们缺乏发现的眼睛,导致无话可写。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两个层面的积累:
1.实践式积累——“巧设情境”创素材
新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有些时候,学生觉得没有材料可写,主要原因是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面对这样的习作题材,我们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积累丰富的材料。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四”中的《战争》看图写话,“园地一”中的习作《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园地二”中的习作《写观察日记》,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稿等题材,如果教师不创设情境,尤其是寄宿制的学生是难以完成习作的。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所体验后,再来写文章。这样的策略,可能不少教师都在采用,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教师如何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习作素材呢?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巧设情境为学生创造习作的环境。
(1)创设载体,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写作贴近学生生活。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一”的作文《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在完成这篇习作之前我们年级组先安排学生去嵊州城隍庙春游,再撰写游记。此举和春游活动有机结合,先参观后写体验,使大家对嵊州越剧、“三雕”等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习作也有内容了。
(2)细化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与习作紧密相连。
好好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能为此单元的主题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书”的主题材料,有辩论赛、成长历程、访谈爱书的人等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以“书”为主题,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为撰写各种文体积累素材。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以“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围绕此主题阅读了大量爱国的文章,认识了大量除教科书以外的爱国人士,了解了许多爱国事件,为“我的祖国”演讲稿的材料充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可见,不同的习作要求,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加以创设。若一个主题多个角度则以体验形式为重,若一个主题多个实例则应以相关内容的积累为重。
2.主题式积累——“火眼金睛”积素材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有些习作题材,学生并不缺乏生活体验的空间,然而,学生还是没有题材可写,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不善于捕捉。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我们寻找策略的“根”。如五年级的一次习作——生活的启示。生活处处皆学问,但是,我们的学生面对生活,熟视无睹,也无法获得启示。如果没有教师刻意的创设情境,学生对身边的启示就如过眼云烟。如何让学生积累身边的这些启示呢?我们通过每天积累一个感悟张贴于单元导语扉页上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经过几个星期的积累,再用一节课进行梳理。评价标准是事例是否与启示一致,启示是否明确,事例是否具有代表性。通过这样一次主题式的积累,学生的头脑中便积累了许许多多身边的启示。习作时,只需从中选择即可。
有了这次研究的成功,我们开展了许多次主题式作文。其中最成功的一次习作是六年级上学期的“写写我的小伙伴”。
第一步,寻找习作的单一点
在第一次习作尝试中,我们发现,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写某一个同学,而且选择的该生的特点也是雷同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都写了同一件事来描写他的特点。比如某一个学生,他英语领读不太认真,42个学生中就有9人写了这件事。
第二步,寻找改进策略
第一招:文字攻擂。为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学习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故事》中的一招——向同学开炮,写写同学的糗事。第二天,教师范读优秀习作,不满的同学可以接招向这位作者开炮。旁观者也可以抱不平。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我们写了一篇研究日记,记录了一些学生的变化。
第二招:梳理汇总。看着学生的习作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后,我们安排了一节研究课,把大家的习作进行归类梳理。基本思路是——
1.说说特点的含义——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方面。
2.小组归类。
爱好:爱唱歌、爱画画、爱跳舞、爱踢球……
特长:会画画、书法好、作文好、数学好、球打得好…… 品德: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残疾人、孝敬父母……
脾气:胆大、爱哭、火爆脾气、牛脾气……
将这几天来的观察做一个梳理归类。然后小组讨论,将认同的内容写到自己的表格里。
3.概括特点。
出示《水浒传》中108将人物像,说说他们的绰号是怎么来的?这些绰号有什么绝妙的地方?
自由概括自己喜欢的人物特点。小组交流。
4.找事例。
寻找自己所写人物的特点,看看哪些事情可以显示她(他)的特点。小组交流。
第三招:班级叙事。看到很多学生对这件事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能力后,我们安排了 “咱同学那些事儿”的记录册。一周一记,一周一评,并结合文化墙进行定期展览。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今天还在继续。我们还结合六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编辑了一本班级纪念册,内容就以“咱同学那些事儿”为主材料充实。因为当我们若干年后,最难忘的就是同学间的琐事。
如此三招,经历了将近两个学期,学生对班级的事情不再熟视无睹,对同学的特点也能信手拈来。选材多样,写作自然水到渠成。这次主题式积累,学生不再纠缠于立意上的多样,而是达到了最高的层次——个体化的选材多样,
二、材“料”——在梳理中引爆
通过实践与主题两种方式的积累,学生头脑中已经积聚了一定量的素材。然而,引爆学生头脑中积累的材料也是一个关键。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梳理,即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1.以点带面,在图示联想中“引爆”
通过一个主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在联想中延伸开去。比如:写一件与艺术有关的事情。用图示联想法,清晰而有效。
音乐——欣赏、表演……
书法——欣赏、展示……
舞蹈——欣赏
艺术 画画——……
戏曲——……
工艺—— ……
(学艺)——艰辛、成功、愉悦、领悟、成长经历……
2.创设话题,在畅所欲言中“引爆”
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聊习作话题,激发习作的热情。学生们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比如《童年趣事》,以一些有意思的论坛留言引路,引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并通过学生间的畅所欲言,挖掘出各自积累的素材。《回忆小学生活》则用学生们在小学校园生活的画面引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充分自由的回忆中引发思维风暴。
3.创设情境,在竞争中“引爆”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们就能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竞争氛围,引发学生的“脑力激荡”。
比如写动物的特点,我们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写下自己认识的一种动物的特点,越多越好。再根据特点写出标题,展示在黑板上,看哪个同学最能慧眼识珠。在竞争中,学生的观察角度就打开了。
这个梳理的过程,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畅谈,积极评价,禁止批评压制,从而激发学生挖掘更多的材料。
三、材“质”——在选择中提升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在充斥了大量题材的情况下,学生有时候也未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材料。如何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是“选”材的最后一步,是提高写作材料质量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策略入手:
1.辨析中提升自己的材料质量
往往我们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后,就着手让学生写作了。殊不知学生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不少学生面对众多的素材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二是在梳理时,往往是集体层面的激发,而忽略了个别困难生的写作素材是否已经形成。
例如,在《童年趣事》习作指导时,我们安排了“择趣”这一环节——
第一步,询问:“黑板上那么多的趣事,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事情?”
借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是他们感兴趣的。
第二步,统计:“大家笑完了,是不是也有想法了?现在觉得有几件趣事可写的同学举手?请有多件事情可写的同学说说自己有哪几件事情可写?这些事情中你会选择哪件事情来写?是否存在还没有找到趣事可写的人?”
头脑风暴后的多样仅仅是集体表象上的多样,就个体而言,有的可能勾起了很多材料,要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有的还不知道写什么,唯一知道的是黑板上呈现的内容自己不能选择了,不然就跟别人雷同了,这时教师的个别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环节的“选”,帮助学生掌握了“選”材的本领,以此达到每个人选材的多样。
2.样例品读中提升自己的材料质量
有时候范文的不恰当呈现会给学生带来材料单一的“副作用”。只有在梳理激发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真”材料后,才是样例“出场”的最佳时机。另外,样例根据主题的不同和学生习作薄弱点的不同,呈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整篇品读。比如《我的祖国》演讲稿,结构样式较固定。我们可以全文展现,品读一份样例,感受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从而填充自己积累的素材。
(2)多个片段品读。比如《我的理想》,学生的材料单一点在于实现理想的部分都是千篇一律的口号。这时候,教师可以提供几个片段,让学生明白,结合自身的弱点和优势再来组织符合自己实际的材料才是关键。有了这样多个样例的呈现,学生反而走向了真实,实现了材料的多样。
叶圣陶曾提到:“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所说的 “路”即是写作思路。只有思路被打开了,学生的文笔才能如朱熹所说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积累”“梳理”“选择”这三个环节中,加入一些我们探求到的这些小招数,最大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本次期末模考,习作为《爱的故事》,生病后看医生不再唱“主角”了,换来的是“百花齐放”的爱。
总之,习作指导,教无定法,只有适合的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且行且思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探求科学的指导方法,才能真正为学生换得“材”源滚滚。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引导不得法。或要求得过细,或太过放任自流,或指導环节出现“副作用”。
纵观学生的习作过程,每一次写作都要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改变学生选材单一的现状,重在“取材”与“构思”。但是,有“材”才能“取材”,“取好材”才能“构思”,“构思新”才能在类似的材料中脱颖而出。通过三年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从“积累”“梳理”“选择”三个环节中寻找到了一些改变选材单一现状的“招”。
一、材“源”——在积累中派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我们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能写的都写了。”细细品味此话,真的如此吗?有些题材的确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确实无话可写;但有些题材学生并不缺乏感受,只是他们缺乏发现的眼睛,导致无话可写。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两个层面的积累:
1.实践式积累——“巧设情境”创素材
新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有些时候,学生觉得没有材料可写,主要原因是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面对这样的习作题材,我们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积累丰富的材料。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四”中的《战争》看图写话,“园地一”中的习作《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园地二”中的习作《写观察日记》,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稿等题材,如果教师不创设情境,尤其是寄宿制的学生是难以完成习作的。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所体验后,再来写文章。这样的策略,可能不少教师都在采用,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教师如何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习作素材呢?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巧设情境为学生创造习作的环境。
(1)创设载体,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写作贴近学生生活。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一”的作文《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在完成这篇习作之前我们年级组先安排学生去嵊州城隍庙春游,再撰写游记。此举和春游活动有机结合,先参观后写体验,使大家对嵊州越剧、“三雕”等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习作也有内容了。
(2)细化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与习作紧密相连。
好好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能为此单元的主题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书”的主题材料,有辩论赛、成长历程、访谈爱书的人等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以“书”为主题,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为撰写各种文体积累素材。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以“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围绕此主题阅读了大量爱国的文章,认识了大量除教科书以外的爱国人士,了解了许多爱国事件,为“我的祖国”演讲稿的材料充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可见,不同的习作要求,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加以创设。若一个主题多个角度则以体验形式为重,若一个主题多个实例则应以相关内容的积累为重。
2.主题式积累——“火眼金睛”积素材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有些习作题材,学生并不缺乏生活体验的空间,然而,学生还是没有题材可写,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不善于捕捉。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我们寻找策略的“根”。如五年级的一次习作——生活的启示。生活处处皆学问,但是,我们的学生面对生活,熟视无睹,也无法获得启示。如果没有教师刻意的创设情境,学生对身边的启示就如过眼云烟。如何让学生积累身边的这些启示呢?我们通过每天积累一个感悟张贴于单元导语扉页上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经过几个星期的积累,再用一节课进行梳理。评价标准是事例是否与启示一致,启示是否明确,事例是否具有代表性。通过这样一次主题式的积累,学生的头脑中便积累了许许多多身边的启示。习作时,只需从中选择即可。
有了这次研究的成功,我们开展了许多次主题式作文。其中最成功的一次习作是六年级上学期的“写写我的小伙伴”。
第一步,寻找习作的单一点
在第一次习作尝试中,我们发现,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写某一个同学,而且选择的该生的特点也是雷同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都写了同一件事来描写他的特点。比如某一个学生,他英语领读不太认真,42个学生中就有9人写了这件事。
第二步,寻找改进策略
第一招:文字攻擂。为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学习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故事》中的一招——向同学开炮,写写同学的糗事。第二天,教师范读优秀习作,不满的同学可以接招向这位作者开炮。旁观者也可以抱不平。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我们写了一篇研究日记,记录了一些学生的变化。
第二招:梳理汇总。看着学生的习作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后,我们安排了一节研究课,把大家的习作进行归类梳理。基本思路是——
1.说说特点的含义——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方面。
2.小组归类。
爱好:爱唱歌、爱画画、爱跳舞、爱踢球……
特长:会画画、书法好、作文好、数学好、球打得好…… 品德: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残疾人、孝敬父母……
脾气:胆大、爱哭、火爆脾气、牛脾气……
将这几天来的观察做一个梳理归类。然后小组讨论,将认同的内容写到自己的表格里。
3.概括特点。
出示《水浒传》中108将人物像,说说他们的绰号是怎么来的?这些绰号有什么绝妙的地方?
自由概括自己喜欢的人物特点。小组交流。
4.找事例。
寻找自己所写人物的特点,看看哪些事情可以显示她(他)的特点。小组交流。
第三招:班级叙事。看到很多学生对这件事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能力后,我们安排了 “咱同学那些事儿”的记录册。一周一记,一周一评,并结合文化墙进行定期展览。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今天还在继续。我们还结合六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编辑了一本班级纪念册,内容就以“咱同学那些事儿”为主材料充实。因为当我们若干年后,最难忘的就是同学间的琐事。
如此三招,经历了将近两个学期,学生对班级的事情不再熟视无睹,对同学的特点也能信手拈来。选材多样,写作自然水到渠成。这次主题式积累,学生不再纠缠于立意上的多样,而是达到了最高的层次——个体化的选材多样,
二、材“料”——在梳理中引爆
通过实践与主题两种方式的积累,学生头脑中已经积聚了一定量的素材。然而,引爆学生头脑中积累的材料也是一个关键。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梳理,即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1.以点带面,在图示联想中“引爆”
通过一个主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在联想中延伸开去。比如:写一件与艺术有关的事情。用图示联想法,清晰而有效。
音乐——欣赏、表演……
书法——欣赏、展示……
舞蹈——欣赏
艺术 画画——……
戏曲——……
工艺—— ……
(学艺)——艰辛、成功、愉悦、领悟、成长经历……
2.创设话题,在畅所欲言中“引爆”
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聊习作话题,激发习作的热情。学生们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比如《童年趣事》,以一些有意思的论坛留言引路,引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并通过学生间的畅所欲言,挖掘出各自积累的素材。《回忆小学生活》则用学生们在小学校园生活的画面引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充分自由的回忆中引发思维风暴。
3.创设情境,在竞争中“引爆”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们就能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竞争氛围,引发学生的“脑力激荡”。
比如写动物的特点,我们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写下自己认识的一种动物的特点,越多越好。再根据特点写出标题,展示在黑板上,看哪个同学最能慧眼识珠。在竞争中,学生的观察角度就打开了。
这个梳理的过程,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畅谈,积极评价,禁止批评压制,从而激发学生挖掘更多的材料。
三、材“质”——在选择中提升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在充斥了大量题材的情况下,学生有时候也未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材料。如何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是“选”材的最后一步,是提高写作材料质量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策略入手:
1.辨析中提升自己的材料质量
往往我们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后,就着手让学生写作了。殊不知学生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不少学生面对众多的素材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二是在梳理时,往往是集体层面的激发,而忽略了个别困难生的写作素材是否已经形成。
例如,在《童年趣事》习作指导时,我们安排了“择趣”这一环节——
第一步,询问:“黑板上那么多的趣事,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事情?”
借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是他们感兴趣的。
第二步,统计:“大家笑完了,是不是也有想法了?现在觉得有几件趣事可写的同学举手?请有多件事情可写的同学说说自己有哪几件事情可写?这些事情中你会选择哪件事情来写?是否存在还没有找到趣事可写的人?”
头脑风暴后的多样仅仅是集体表象上的多样,就个体而言,有的可能勾起了很多材料,要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有的还不知道写什么,唯一知道的是黑板上呈现的内容自己不能选择了,不然就跟别人雷同了,这时教师的个别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环节的“选”,帮助学生掌握了“選”材的本领,以此达到每个人选材的多样。
2.样例品读中提升自己的材料质量
有时候范文的不恰当呈现会给学生带来材料单一的“副作用”。只有在梳理激发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真”材料后,才是样例“出场”的最佳时机。另外,样例根据主题的不同和学生习作薄弱点的不同,呈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整篇品读。比如《我的祖国》演讲稿,结构样式较固定。我们可以全文展现,品读一份样例,感受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从而填充自己积累的素材。
(2)多个片段品读。比如《我的理想》,学生的材料单一点在于实现理想的部分都是千篇一律的口号。这时候,教师可以提供几个片段,让学生明白,结合自身的弱点和优势再来组织符合自己实际的材料才是关键。有了这样多个样例的呈现,学生反而走向了真实,实现了材料的多样。
叶圣陶曾提到:“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所说的 “路”即是写作思路。只有思路被打开了,学生的文笔才能如朱熹所说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积累”“梳理”“选择”这三个环节中,加入一些我们探求到的这些小招数,最大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本次期末模考,习作为《爱的故事》,生病后看医生不再唱“主角”了,换来的是“百花齐放”的爱。
总之,习作指导,教无定法,只有适合的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且行且思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探求科学的指导方法,才能真正为学生换得“材”源滚滚。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