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朗读中提高自主感悟、在识记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在写作中强化实践应用、在思考中增强语言感受。
关键词:语感;朗读;积累;写作;思考
G633.3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感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
一、在朗读感悟
良好的语感是经过长期的正规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其最直接来源于朗读的训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即使是多角度地进行动态分析也是难以体会。而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只有多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角色读……让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认真抓好每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及评价,做到每课必读,读后必评,将朗读训练及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如《荷花》一课时,教师对课文的感情朗读是这样设计的:在指导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抓住课文形象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感,想象荷花的优美姿态。“百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帐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盛开时的各种姿态,在读的时候,要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其中的“冒”、“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声读,体现荷花姿态的多变和荷花的动态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主人公,好像自己也到了公园看荷花,亲眼看到了荷花的美丽姿态。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了主人公的甜美心境,读起来就自然充满感情。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葉圣陶)只有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和品格,并将学得的读书方法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二、在识记积累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近年来,诵读“唐诗宋词”便如传唱流行歌曲般在大江南北迅速蔓延。“读诗——解诗——诵诗”也成了古诗教学的模式,引领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积累。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管是观摩课还是教学杂志上刊登的课例,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家对“积累”都非常重视,似乎“积累”才是终极目标。例如特级教师柴冬青一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课,使我茅塞顿开,颇有拨云见日之感。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情境,抓住训练的着力点,一一将诗句融会贯通地运用在描写荷花、赞叹西湖盛景上。教师的循循善诱使得学生才思如泉涌。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基于此,我们人为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没有量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三、在思考感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这种敏锐的感觉,在思维形式上是直觉思维,语感的产生是一种非完全逻辑性的思维过程。一下子顿悟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包括意境和情境,有时只需抓几个词几个句就能理解全文的意思,就能通过联想进入文章的意境。
如《心愿》一文中有一句:“这小姑娘天真活泼的心灵不正像一含苞欲放的花蕾吗?”从字面上讲,这句话是不难理解的,但其中的情味在哪里?为什么拿“心灵”与“花蕾”作比?为什么花蕾又只是含苞欲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这句话中原来隐含了作者对中法友谊的无尽的赞美之情。这样对“花蕾”和“含苞欲放”的理解将推进一个层次。这些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也就是语感点。因此,在进行语感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语感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捕捉语言文字中闪光的语感火花。
四、在写作运用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叶圣陶)语感是一种语言感受经验,是在言语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言语学习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义感、语法感、语韵感和语势感。而运用语言的主要方式是写。写是一种规范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对促进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写的训练不能为文而文、孤立而行,而要贯穿于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个生活中。
教学中,要重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为我所用,真正把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运用能力。在多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笔头练习。如写日记、仿写、扩写、续写或随感体验。让读作为写的基础,为写提供材料或话题背景,使写成为读的延伸和发展,成为感悟的升华。其次通过拓展语文教学时空,比如口语交际,习作或课外语文活动来进行,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和提高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焕发出悟性和灵性。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语感就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语感;朗读;积累;写作;思考
G633.3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感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
一、在朗读感悟
良好的语感是经过长期的正规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其最直接来源于朗读的训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即使是多角度地进行动态分析也是难以体会。而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只有多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角色读……让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认真抓好每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及评价,做到每课必读,读后必评,将朗读训练及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如《荷花》一课时,教师对课文的感情朗读是这样设计的:在指导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抓住课文形象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感,想象荷花的优美姿态。“百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帐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盛开时的各种姿态,在读的时候,要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其中的“冒”、“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声读,体现荷花姿态的多变和荷花的动态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主人公,好像自己也到了公园看荷花,亲眼看到了荷花的美丽姿态。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了主人公的甜美心境,读起来就自然充满感情。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葉圣陶)只有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和品格,并将学得的读书方法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二、在识记积累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近年来,诵读“唐诗宋词”便如传唱流行歌曲般在大江南北迅速蔓延。“读诗——解诗——诵诗”也成了古诗教学的模式,引领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积累。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管是观摩课还是教学杂志上刊登的课例,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家对“积累”都非常重视,似乎“积累”才是终极目标。例如特级教师柴冬青一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课,使我茅塞顿开,颇有拨云见日之感。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情境,抓住训练的着力点,一一将诗句融会贯通地运用在描写荷花、赞叹西湖盛景上。教师的循循善诱使得学生才思如泉涌。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基于此,我们人为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没有量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三、在思考感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这种敏锐的感觉,在思维形式上是直觉思维,语感的产生是一种非完全逻辑性的思维过程。一下子顿悟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包括意境和情境,有时只需抓几个词几个句就能理解全文的意思,就能通过联想进入文章的意境。
如《心愿》一文中有一句:“这小姑娘天真活泼的心灵不正像一含苞欲放的花蕾吗?”从字面上讲,这句话是不难理解的,但其中的情味在哪里?为什么拿“心灵”与“花蕾”作比?为什么花蕾又只是含苞欲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这句话中原来隐含了作者对中法友谊的无尽的赞美之情。这样对“花蕾”和“含苞欲放”的理解将推进一个层次。这些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也就是语感点。因此,在进行语感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语感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捕捉语言文字中闪光的语感火花。
四、在写作运用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叶圣陶)语感是一种语言感受经验,是在言语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言语学习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义感、语法感、语韵感和语势感。而运用语言的主要方式是写。写是一种规范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对促进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写的训练不能为文而文、孤立而行,而要贯穿于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个生活中。
教学中,要重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为我所用,真正把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运用能力。在多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笔头练习。如写日记、仿写、扩写、续写或随感体验。让读作为写的基础,为写提供材料或话题背景,使写成为读的延伸和发展,成为感悟的升华。其次通过拓展语文教学时空,比如口语交际,习作或课外语文活动来进行,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和提高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焕发出悟性和灵性。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语感就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