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创意性写生的教学手段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当前的绘画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联想能力,在创作过程中迸发出更多有趣的想法,創造出更多富有个性的作品。根据权威统计数据,许多学生的绘画练习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没有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如果老师能够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中,就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提升其创作能力,让学生创造出更多丰富多彩并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一、创意性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来自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精神。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充满着好奇,探求的欲望强烈。老师只需稍加引导,就能将这份好奇心转移到对创作对象的观察和思考中,使之很好地利用其进行美术创造。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独立思考,提升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运用创意性写生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表达,将自己心里所感所想,通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在纸上。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是利用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例子和要求进行模仿创作,这样的创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是有所限制的。创意性的写生教学就不一样,是学生亲自接触绘画对象,可触、可见、可感,然后再转化成艺术语言,以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二、创意性教学方式的运用
(一)根据观察对象进行绘画创作
创作差异性的根本来源于学生的思想差异性,思想来源于对写生对象的观察。就像阅读一样,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会产生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同样的,在绘画过程中,同样是一株植物或一朵鲜花,在不同的人看来就是不一样的风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观察写生对象,并且用自己的画笔将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比如,在苏少版教材中有一个《鱼的纹样》课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一下鱼,然后再进行创作。在上课开始前,老师先布置一个课前任务,让学生在家观察一下鱼,然后在课前互动的环节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交流一下观察结果。上课时,老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海底世界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其进行进一步观察。接着,学生就可以开始创作了。在此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画出自己观察到的鱼的样子。
(二)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意性写生除了用在风景和具体的物件上面,还能用在食物的绘画中,而且在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观察的是同一对象,而这一对象又是现成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慢慢消退。但如果加入实践的部分,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比如,苏少版有《雕萝卜》这一课,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适当融入实践的成分。本课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的美食艺术,以此来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美食作为载体,了解文化,学习绘画,可以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最近国家也正在提倡小学生学做菜,其实这也是一种培养其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一课可以当成是一次课外作业,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完成。首先,学生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以及相关美术软件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雕花艺术学习,然后制作一个自己的作品,最后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拍一些视频或者照片,然后在课堂交流讨论环节,和同学一起交换观看。
(三)生活化教学,从细微处着手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和美术成绩的提升,所以在技巧训练上所下的功夫比较深,而相对轻视了学生学科素养方面的熏陶。我们知道,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像数学公式或者英语单词,有着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答案。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生活的感知、对情感的表达等这些人文素养的培养。技巧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感受力、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等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老师应坚持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从细微处着手开展每一次教学。
比如,在苏少版教材中有《画情绪》一课,老师如何展开教学更好呢?在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然后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曾经观察到的某个人的情绪,然后就开始让其进行绘画练习了。但是,记忆有时是不准确的,会随着时间的过去淡化或改变。老师不妨将这一课作为一次课外活动课来展开教学。只需找一个空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学校的操场或者校园的其他地方,让学生自由活动,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在自由活动和游戏结束之后开始创作。由于每个人的动态不一样,所以大家的“情绪”就会有不同的样子。绘画完成,大家可以相互看看对方的作品,在彼此交流中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旧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了,它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老师应转变观念,创新和改革美术教学方式,让创意性写生教学逐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其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兼顾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创意性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来自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精神。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充满着好奇,探求的欲望强烈。老师只需稍加引导,就能将这份好奇心转移到对创作对象的观察和思考中,使之很好地利用其进行美术创造。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独立思考,提升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运用创意性写生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表达,将自己心里所感所想,通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在纸上。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是利用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例子和要求进行模仿创作,这样的创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是有所限制的。创意性的写生教学就不一样,是学生亲自接触绘画对象,可触、可见、可感,然后再转化成艺术语言,以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二、创意性教学方式的运用
(一)根据观察对象进行绘画创作
创作差异性的根本来源于学生的思想差异性,思想来源于对写生对象的观察。就像阅读一样,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会产生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同样的,在绘画过程中,同样是一株植物或一朵鲜花,在不同的人看来就是不一样的风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观察写生对象,并且用自己的画笔将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比如,在苏少版教材中有一个《鱼的纹样》课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一下鱼,然后再进行创作。在上课开始前,老师先布置一个课前任务,让学生在家观察一下鱼,然后在课前互动的环节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交流一下观察结果。上课时,老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海底世界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其进行进一步观察。接着,学生就可以开始创作了。在此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画出自己观察到的鱼的样子。
(二)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意性写生除了用在风景和具体的物件上面,还能用在食物的绘画中,而且在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观察的是同一对象,而这一对象又是现成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慢慢消退。但如果加入实践的部分,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比如,苏少版有《雕萝卜》这一课,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适当融入实践的成分。本课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的美食艺术,以此来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美食作为载体,了解文化,学习绘画,可以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最近国家也正在提倡小学生学做菜,其实这也是一种培养其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一课可以当成是一次课外作业,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完成。首先,学生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以及相关美术软件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雕花艺术学习,然后制作一个自己的作品,最后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拍一些视频或者照片,然后在课堂交流讨论环节,和同学一起交换观看。
(三)生活化教学,从细微处着手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和美术成绩的提升,所以在技巧训练上所下的功夫比较深,而相对轻视了学生学科素养方面的熏陶。我们知道,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像数学公式或者英语单词,有着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答案。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生活的感知、对情感的表达等这些人文素养的培养。技巧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感受力、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等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老师应坚持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从细微处着手开展每一次教学。
比如,在苏少版教材中有《画情绪》一课,老师如何展开教学更好呢?在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然后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曾经观察到的某个人的情绪,然后就开始让其进行绘画练习了。但是,记忆有时是不准确的,会随着时间的过去淡化或改变。老师不妨将这一课作为一次课外活动课来展开教学。只需找一个空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学校的操场或者校园的其他地方,让学生自由活动,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在自由活动和游戏结束之后开始创作。由于每个人的动态不一样,所以大家的“情绪”就会有不同的样子。绘画完成,大家可以相互看看对方的作品,在彼此交流中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旧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了,它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老师应转变观念,创新和改革美术教学方式,让创意性写生教学逐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其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兼顾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