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一项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口语交际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进行口语交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学生来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会全面地观察事物,也没有很强的理解力,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具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图像等优点。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省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仅凭书上提供的一幅图片是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的。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和经验都相当贫乏,生活经验的积累更是不够,仅仅依靠课本的图片,学生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春天的景象。于是,在上课前我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描写春天的语句、诗歌,并把它背下来。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调动语言信息网络积极思考,避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同时我让学生与家长在生活中寻找春天足迹,并让家长利用手机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通过微信发给我,之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整合收集的资料并配以轻快的音乐。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课件从声音、图片、动画等方面向学生展示了春天的绚丽多彩,给学生创设春天来了的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心中有素材,这样对“春天来了”这个口语交际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激发了他们强烈的交际、表达的欲望。
  二、充分运用教材插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大都配有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插图。插图不仅是一种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还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弄清插图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要交际什么,应怎么说,怎样才能说得有条理,把口语交际训练扎扎实实地渗透到每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
  如在《学会道歉》一课的说话训练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先观察图中的景象,明确每一幅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注意人物的神态、表情和动作,根据遇到的情况,明确该怎么向别人道歉,并一幅一幅练说。最后,让学生在展开想象的基础上自设情境,自选对象亲自演一演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道歉的交际活动。
  又如《雨点》一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情形。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通过看插图,学生体会到水池的平静、溪流的缓慢、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并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到“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饱含意蕴的词。学生被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所吸引,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流着。教师如善于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这一直观的教学资源,口语交际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运用师生互动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核心是“交际”两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在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只有实现这种“互动”式的交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指导口语交际时应注重双方互动的过程。
  如教学口语交际课《小烦恼热线》时,我利用教材的话题导入后,先让学生观看喜羊羊给知心姐姐打电话倾诉自己烦恼的视频,再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观看后的收获。如“小烦恼”可以先说说最近的心情怎样,再说说有什么烦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要说真话和心里话,“主持人”要静心倾听,并要不断给予鼓励和开动脑筋帮忙想办法,给他出主意。学生互动交流后,我率先示范做“小烦恼热线”的第一任主持,并创设与学生互动的情境:“老师也有一个超级大烦恼,想请同学们帮帮我。我女儿六岁了,可是她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每顿饭都会吃很长时间,长期如此,长得很瘦。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这让我很烦恼。同学们,你们能为老师出个好点子吗?”学生说出了很多有条有理的妙招。此时,在学生把心中的策略表达出来的同时也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这样的互动巧妙实现了师生角色的互换。接着是以四人小组进行小烦恼热线活动,各自诉说不愉快的事,组内成员轮流做小主持,并人人都要参与交流。最后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随时跟老师、爸爸妈妈、小伙伴交流谈心。可见,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生活必备的技能。课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
  如《学会求救》一课的交际话题是当面对生活中的意外事件时,当事人该如何自救或求救。课前,我和学生做游戏,请他们表演帮助学前班的学生找教室,目的是让他们感知课堂内外都有交际。在教学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大火中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生的火灾录像,让学生认真听明白求救人与消防员的对话;再先让学生說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意外事件,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自救或者求救的;然后让学生自己表演遇到危难的情况,该怎样自救或者求救。这样教学避免了直接说教的乏味,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和感悟。在落水求救这一环节,我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以我童年时真实的落水事件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学生纷纷想出很多办法来救落水的我。在救人的过程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交际,要真正把人救上来,是要用恰当的语言来交际的,否则自己的救人方法就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学生纷纷动脑动口,有效的交际开始了,学生的智慧和真情让我感动不已。在教学活动中我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打开了口语交际的通道,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他们的“自救”技能同时也形成了。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口语交际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教师有责任让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成为会说话、能说好的人,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为他们成为未来的交际人才打好基石。
  (作者单位:云南玉溪市华宁县宁州镇甸尾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写景抒情类文本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入中年级之后就开始大量出现,这一类文本借助对景物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情感,展现景物特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还要能够从表达视角积累写景抒情的策略。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从学生学情和文体特点入手,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的目标,导致教学效益不佳。笔者结合《荷花》一文的教学谈谈写景抒情类文本在目标制订时的常见误区及对应策略。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对教材内容产生深刻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在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从而发展其心理机能。这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设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开始接触生字学习和普通话学习时,首先就需要借助拼音这一语文工具。但是一年级学生常会在认知抽象的拼音字母时感到有难度,加上教师采取的反复读背的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针对拼音教学,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三,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跑进来慌张地说道:“王老师,你快去看看,黄小青又在教室里发疯了。”我立马来到教室,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此时的小青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双拳紧握,心中的怒火正熊熊燃烧,上课教师正忙于疏散其他脸色吓得铁青的学生。我急忙上前拉住小青,说道:“小青,有什么事出来和王老师说吧。”可是,小青竟然咆哮着喊出“滚”,我惊愕了——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竟然敢用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可以流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磨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语言行动上,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提升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依纲扣本,用教材教  编者对教材中每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
小古文是指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以其不朽的魅力流传了下来,成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小古文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视野。教材中所选的小古文浅显易懂、有情有趣。小古文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阅读较多的小古文,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语文素养。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课标的召
身处信息时代,学生的思维更易被激活,知识面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广。一些教师认为查资料总有好处,便让学生频繁地查资料,但有很多学生并不太善于查资料。我们布置学生查资料时要结合实际,既要考虑教材的实际、课堂的实际,也要顾及学生的实际,使材料真正发挥作用。我觉得应关注如下的问题:  一、查有价值的资料  “查”是为“用”服务的。有用的资料才查,用处不大的资料要少查,甚至不查。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用
“小古文”是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文言文,具有篇幅短、浅显易懂、故事趣味性强等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通过文言文形式传承下来的,而小古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内容丰富而生动。学生阅读小古文有助于提高综合素养,感悟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但在现实教学中,小古文并不特别受学生欢迎,在学生眼中,古文就像是一个老者,既严肃无趣,又晦涩难懂,且古文中的生僻字更易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应
《搭石》是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语言清新,画面优美。作者刘章是来自河北农村的乡土诗人。《搭石》一文向读者介绍了中国乡村的美好景色以及人性的纯粹。这篇文章之所以多次被选入教材,就在于文中的许多地方都能使我们感受到“美”,这种“美”有看得见的自然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  一、摆搭石——勤快自律  在《搭石》一文中,作者描写的第一幅画面是“秋凉之后摆搭石”,但作者的着墨并不多,只有两句话。但
《天火之谜》一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实验、大胆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  经过深入解读文本,笔者抓住“钥匙”这个“点”,层层突破重点段,设计上勇于打破常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秘密的艰难,体
捧起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触摸,而是机械性地去进行概括、训练,甚至还运用所谓的某种现成公式去套用,那我们的解读和教学就会与文学擦肩而过。对教师而言,在面对一篇课文时,如果想到的是用什么教、怎么教,也会与教材原本承载的教学价值以及其本应当被开掘出来的教学内容渐行渐远。那如何基于课标精神、基于学生的视角来重构与创生教学内容呢?笔者以《灰椋鸟》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