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27-0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好的办法是大概莫过于选准突破口,或巧设导语,创设与课文相一致的氛围;或精心设计疑点,让学生平静的思维激起层层波澜,激活语文课堂,让老师主讲变主导,让学生被动接受变主动参与,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一、更新观念,作教改的有心人
过去,在课堂上,我们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滔滔不绝以至于满头大汗,口干舌燥也不甘休息。实际上造成了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课文的心得体会。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所以尽管我们费尽了心血,效果并不是很好。可以说,新教材的出现正是为了打破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课文,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对语法的看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我在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先放了录音,又看了关于北国风光的山水画面,当自由讨论时,同学们热情踊跃,积极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最后举行了朗诵比赛,群情激昂,热情澎湃。
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读书,多一点时间思考,多一点时间发言,例如讲《在山的那边》,一开始我让同学朗诵这首诗。之后,问大家,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一时间,同学们兴致盎然。有问小时候常伏在窗口“痴想”什么?有问“隐秘的‘想望’是什么意思?”有问“山的那边为什么还是山”?有问妈妈为什么说山的那边是“海”呢?有问“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有什么作用?有问“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是什么意思?有问“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推望之后,你终于爬上山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二十多个问题,同学们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整个语文课堂都是学生们在思考、在学习、在发言、在提问,老师时指导点拨、激疑导趣,话不在多,关键说得恰到好处,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二、精心设问,作知识的敲门人
课堂提问,要考虑到传授知识的对象——学生,还有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点。同时还要确定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问的起点高低还要适度,起点太低学生没有兴趣,起点过高学生又会感到不知如何答起,因此,可先设计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以适应成绩一般的同学,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对那些程度较好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也能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如教《爸爸的花落了》时,我是这样问的:同学们,课文中的爸爸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对“我”有什么影响?你感觉到作者向我们倾诉了什么样的感情?文章写了爸爸的去世,那么“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都切入文章的叙事线索,由浅入深,不知不觉让学生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例如《伤仲永》一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为什么“泯然众人矣”?父亲的“不使学”起什么作用?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些悬念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索课文旨意的航道。
三、教给方法,做学生的领路人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老师能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他们适应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学好语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外复习,这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对于刚入初一的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得出明确的要求知:第一,熟悉课文题目、作者及有关的常识;第二,阅读预习提示和课下注释;第三,大声朗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第四,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第五,发现问题做标记;第六,课堂是关键,要认真听讲、大胆质疑、善于记录,不时地在课本上圈点批注;第七,课后及时复习,主要是复习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以巩固新知识,并对前一阶段的认识,进行梳理、归类,这些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搞好常规的训练,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听说读写常规训练的要求是:
听:动笔动脑,记住概要,把握重点,提出疑难,概括中心,发表看法。
说: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发言清晰,态度自然,声音洪亮,说普通话,感情充沛。
读:勤查字典、词典、钻研提要,注释、勾画、圈点、评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疑难问题,自学做好预习,练习默读,朗读,积累有用的资料,完成课后练习。
写:言之有物,说实在话,仔细观察,准备材料,编写提纲,认真修改字体清楚,符合格式。
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就是改变学习方式,一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一是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总之,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激活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好的办法是大概莫过于选准突破口,或巧设导语,创设与课文相一致的氛围;或精心设计疑点,让学生平静的思维激起层层波澜,激活语文课堂,让老师主讲变主导,让学生被动接受变主动参与,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一、更新观念,作教改的有心人
过去,在课堂上,我们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滔滔不绝以至于满头大汗,口干舌燥也不甘休息。实际上造成了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课文的心得体会。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所以尽管我们费尽了心血,效果并不是很好。可以说,新教材的出现正是为了打破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课文,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对语法的看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我在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先放了录音,又看了关于北国风光的山水画面,当自由讨论时,同学们热情踊跃,积极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最后举行了朗诵比赛,群情激昂,热情澎湃。
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读书,多一点时间思考,多一点时间发言,例如讲《在山的那边》,一开始我让同学朗诵这首诗。之后,问大家,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一时间,同学们兴致盎然。有问小时候常伏在窗口“痴想”什么?有问“隐秘的‘想望’是什么意思?”有问“山的那边为什么还是山”?有问妈妈为什么说山的那边是“海”呢?有问“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有什么作用?有问“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是什么意思?有问“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推望之后,你终于爬上山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二十多个问题,同学们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整个语文课堂都是学生们在思考、在学习、在发言、在提问,老师时指导点拨、激疑导趣,话不在多,关键说得恰到好处,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二、精心设问,作知识的敲门人
课堂提问,要考虑到传授知识的对象——学生,还有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点。同时还要确定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问的起点高低还要适度,起点太低学生没有兴趣,起点过高学生又会感到不知如何答起,因此,可先设计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以适应成绩一般的同学,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对那些程度较好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也能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如教《爸爸的花落了》时,我是这样问的:同学们,课文中的爸爸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对“我”有什么影响?你感觉到作者向我们倾诉了什么样的感情?文章写了爸爸的去世,那么“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都切入文章的叙事线索,由浅入深,不知不觉让学生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例如《伤仲永》一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为什么“泯然众人矣”?父亲的“不使学”起什么作用?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些悬念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索课文旨意的航道。
三、教给方法,做学生的领路人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老师能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他们适应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学好语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外复习,这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对于刚入初一的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得出明确的要求知:第一,熟悉课文题目、作者及有关的常识;第二,阅读预习提示和课下注释;第三,大声朗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第四,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第五,发现问题做标记;第六,课堂是关键,要认真听讲、大胆质疑、善于记录,不时地在课本上圈点批注;第七,课后及时复习,主要是复习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以巩固新知识,并对前一阶段的认识,进行梳理、归类,这些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搞好常规的训练,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听说读写常规训练的要求是:
听:动笔动脑,记住概要,把握重点,提出疑难,概括中心,发表看法。
说: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发言清晰,态度自然,声音洪亮,说普通话,感情充沛。
读:勤查字典、词典、钻研提要,注释、勾画、圈点、评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疑难问题,自学做好预习,练习默读,朗读,积累有用的资料,完成课后练习。
写:言之有物,说实在话,仔细观察,准备材料,编写提纲,认真修改字体清楚,符合格式。
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就是改变学习方式,一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一是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总之,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激活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