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单位的教学,由于受教具、学具的限制,教师又嫌麻烦,所以教学时往往会忽略质量单位的充分感知,而加强进率的换算,于是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往往瞎猜。总之,笔者感觉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总是那么模糊,几乎完全处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状态之中。另外,对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物体的质量观念相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怎样才能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学生对物体质量单位的认识与体验呢?
下面是“认识千克”中1千克概念建立的过程。
1)掂一掂1千克物品。1千克究竟有多重呢?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1千克物品掂一掂。
2)称一称1千克花生。介绍弹簧秤,示范称1千克花生。
3)称一称1千克大米。明确要求:一个负责倒,一个负责称,一个负责看刻度,一个负责装口袋。
【小组活动】
交流:你们组正好称的是1千克大米吗?为什么称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看来在称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估计,而且大家分工合作,不要你争我抢,这样才能称得又快又好。
问:亲手拎过1千克大米了吗?感觉怎么样?再请小朋友轮流拎一拎,感受一下1千克。 你感觉1千克怎么样?
4)装苹果比赛。明确要求:小组成员估计1千克苹果会有几个?拎一拎。
【小组活动】
称一称。小结:像苹果这样有时不能正好称到1千克,我们就说大约1千克。
汇报:几个苹果大约1千克?为什么个数不同?
小结:苹果有大有小,四五个苹果大约1千克。(板书:四五个苹果)
5)猜1千克鸡蛋的个数。
问:四五个苹果大约1千克,鸡蛋呢?猜一猜,几个鸡蛋大约1千克?谁估计得比较合理?为什么?
小结:猜测要有根据,不能胡乱猜测。
教师称一称。
小结:18个鸡蛋大约1千克。(板书)
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1千克,用弹簧秤称出正好1千克花生、1千克大米,通过称,知道四五个苹果大约1千克,还知道18个鸡蛋大约1千克。
反思:学生真正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对1千克的质量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可以说体验1千克的活动准备充分,过程有序,体验具体、扎实、有效。
1)准备充分。这样的概念课,教师之所以不愿尝试,主要原因是需要深刻的体验,而体验是建立在大量的准备工作上的。从这个片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准备了1千克的物品、花生、大米、苹果、鸡蛋、弹簧秤等众多物品,可谓准备相当充分。
2)活动有序。虽然有这么多的操作活动,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当有序。教师通过给合作小组加星和扣星的方式来对每个小组的活动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三年级的学生在巨大的物质鼓励下(每一小组准备的苹果等课后奖励给有星的学生)和加星的荣誉下,显得有序,精力相当集中。
3)体验具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全面而深入的。
体验活动是充分了,但都有效吗?细细想来,还有一些疑惑。
1)让学生体验这么多1千克物品有必要吗?平时,要让教师准备这么多物品上一节课,显然是不现实的,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上投入这么多上一堂课,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就是大家都觉得很好,也是很不愿意复制的。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又不至于准备那么多物品,那到底让学生体验哪些1千克的物品才合适?
2)教师的指导过于细化,在这里有必要吗?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总是在经历所谓的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却很少体验和经历失败,所以也谈不上探索经验的积累和探索技能的形成。在小组学习时,教师也帮助学生作了细致的分工,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具体的事情可操作,但总使人想到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只完成其中的一个动作,没有很好地整体感受。
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不进行细致辅导和分工,学生手忙脚乱,又会导致小组学习、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学生在进行操作活动或小组学习时,教师的辅导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如何把握?
3)速度快就说明体验深刻吗?在教学中,教师用加☆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在活动中最快完成教师的操作要求。有的小组迅速把1千克大米在每人手中转了一圈,学生是操作了过程,但没有切实感悟到1千克有多重,这样的体验是浅层次的、无效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不妥的。另外,有些小组很快称出1千克大米的质量并轮流掂一掂,教师问:为什么称这么快?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其实,为什么不问问那些慢的学生,为什么这么慢呢?对于1千克的感觉,有些快的学生是与生俱来的感觉,而有些学生是经历复杂的活动感知的。相比较而言,慢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慢的学生的体验也更深刻。
在小学数学阶段,类似这样注重体验、需要操作的课还是挺多的。平时这样的操作活动,如何才更有效呢?
1)科学选择操作活动的内容。操作活动的实效性首先建立在对内容选择的基础之上。教材上安排很多操作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构成操作活动的主体。操作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意3点。一是注重趣味性。二是把握适度性。适度一方面指适量,一节课中操作并不是越多越好;另一方面指适度,操作难度不能超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太容易又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体现取舍性。教材上安排的操作活动内容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选择,对学生有自身需求的操作活动要精心组织。
2)准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是操作活动高效率的基础,但仅仅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就以为可以开始操作活动了,那这样的观念显然是有问题的。不仅要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直接开展操作活动,适当的时机是指认知的生长处,应用的发展处,思维的偏差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行操作的示范、讲解,让学生进行模仿,如此操作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提供充足的操作活动的时空。在很多课堂不难发现,学生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教学时间来判断是否要停止操作,而不是了解学生是否经历了有效的操作过程。实际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具体时间长短要根据操作目标和内容难度而定)。动手操作是“数学化”的操作,而非程序操作,操作的目的是进行数学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因此,不能让动手操作过程完全代替数学思维过程,而应该把操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数学思考才是数学活动的本质。
4)教师在学生操作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教师是操作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生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有关组织工作,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活动,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是操作活动的引导者。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如其分的点拨,注意到位而不越位。尤其要抓住分歧和错误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还是操作活动的参与者。
5)重视操作后的交流与内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表象等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经过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整自己的思维。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学生通过互相倾听,发现他人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相互借鉴。
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对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操作活动有效,就要关注活动内容和时机的选择、操作活动时空的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操作后的交流与内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下面是“认识千克”中1千克概念建立的过程。
1)掂一掂1千克物品。1千克究竟有多重呢?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1千克物品掂一掂。
2)称一称1千克花生。介绍弹簧秤,示范称1千克花生。
3)称一称1千克大米。明确要求:一个负责倒,一个负责称,一个负责看刻度,一个负责装口袋。
【小组活动】
交流:你们组正好称的是1千克大米吗?为什么称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看来在称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估计,而且大家分工合作,不要你争我抢,这样才能称得又快又好。
问:亲手拎过1千克大米了吗?感觉怎么样?再请小朋友轮流拎一拎,感受一下1千克。 你感觉1千克怎么样?
4)装苹果比赛。明确要求:小组成员估计1千克苹果会有几个?拎一拎。
【小组活动】
称一称。小结:像苹果这样有时不能正好称到1千克,我们就说大约1千克。
汇报:几个苹果大约1千克?为什么个数不同?
小结:苹果有大有小,四五个苹果大约1千克。(板书:四五个苹果)
5)猜1千克鸡蛋的个数。
问:四五个苹果大约1千克,鸡蛋呢?猜一猜,几个鸡蛋大约1千克?谁估计得比较合理?为什么?
小结:猜测要有根据,不能胡乱猜测。
教师称一称。
小结:18个鸡蛋大约1千克。(板书)
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1千克,用弹簧秤称出正好1千克花生、1千克大米,通过称,知道四五个苹果大约1千克,还知道18个鸡蛋大约1千克。
反思:学生真正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对1千克的质量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可以说体验1千克的活动准备充分,过程有序,体验具体、扎实、有效。
1)准备充分。这样的概念课,教师之所以不愿尝试,主要原因是需要深刻的体验,而体验是建立在大量的准备工作上的。从这个片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准备了1千克的物品、花生、大米、苹果、鸡蛋、弹簧秤等众多物品,可谓准备相当充分。
2)活动有序。虽然有这么多的操作活动,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当有序。教师通过给合作小组加星和扣星的方式来对每个小组的活动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三年级的学生在巨大的物质鼓励下(每一小组准备的苹果等课后奖励给有星的学生)和加星的荣誉下,显得有序,精力相当集中。
3)体验具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全面而深入的。
体验活动是充分了,但都有效吗?细细想来,还有一些疑惑。
1)让学生体验这么多1千克物品有必要吗?平时,要让教师准备这么多物品上一节课,显然是不现实的,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上投入这么多上一堂课,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就是大家都觉得很好,也是很不愿意复制的。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又不至于准备那么多物品,那到底让学生体验哪些1千克的物品才合适?
2)教师的指导过于细化,在这里有必要吗?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总是在经历所谓的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却很少体验和经历失败,所以也谈不上探索经验的积累和探索技能的形成。在小组学习时,教师也帮助学生作了细致的分工,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具体的事情可操作,但总使人想到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只完成其中的一个动作,没有很好地整体感受。
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不进行细致辅导和分工,学生手忙脚乱,又会导致小组学习、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学生在进行操作活动或小组学习时,教师的辅导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如何把握?
3)速度快就说明体验深刻吗?在教学中,教师用加☆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在活动中最快完成教师的操作要求。有的小组迅速把1千克大米在每人手中转了一圈,学生是操作了过程,但没有切实感悟到1千克有多重,这样的体验是浅层次的、无效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不妥的。另外,有些小组很快称出1千克大米的质量并轮流掂一掂,教师问:为什么称这么快?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其实,为什么不问问那些慢的学生,为什么这么慢呢?对于1千克的感觉,有些快的学生是与生俱来的感觉,而有些学生是经历复杂的活动感知的。相比较而言,慢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慢的学生的体验也更深刻。
在小学数学阶段,类似这样注重体验、需要操作的课还是挺多的。平时这样的操作活动,如何才更有效呢?
1)科学选择操作活动的内容。操作活动的实效性首先建立在对内容选择的基础之上。教材上安排很多操作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构成操作活动的主体。操作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意3点。一是注重趣味性。二是把握适度性。适度一方面指适量,一节课中操作并不是越多越好;另一方面指适度,操作难度不能超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太容易又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体现取舍性。教材上安排的操作活动内容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选择,对学生有自身需求的操作活动要精心组织。
2)准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是操作活动高效率的基础,但仅仅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就以为可以开始操作活动了,那这样的观念显然是有问题的。不仅要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直接开展操作活动,适当的时机是指认知的生长处,应用的发展处,思维的偏差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行操作的示范、讲解,让学生进行模仿,如此操作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提供充足的操作活动的时空。在很多课堂不难发现,学生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教学时间来判断是否要停止操作,而不是了解学生是否经历了有效的操作过程。实际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具体时间长短要根据操作目标和内容难度而定)。动手操作是“数学化”的操作,而非程序操作,操作的目的是进行数学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因此,不能让动手操作过程完全代替数学思维过程,而应该把操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数学思考才是数学活动的本质。
4)教师在学生操作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教师是操作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生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有关组织工作,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活动,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是操作活动的引导者。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如其分的点拨,注意到位而不越位。尤其要抓住分歧和错误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还是操作活动的参与者。
5)重视操作后的交流与内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表象等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经过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整自己的思维。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学生通过互相倾听,发现他人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相互借鉴。
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对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操作活动有效,就要关注活动内容和时机的选择、操作活动时空的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操作后的交流与内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