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文化与舞蹈教育的相融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教育,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和经验,以此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舞蹈文化和舞蹈教育機制应该相互作用、相互交织,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妙的作品,才能使观众进入玄妙的、美的舞蹈世界。
  【关键词】舞蹈文化;舞蹈教育;融合;肢体语言;舞蹈艺术
  在历史发展的悠悠岁月里,各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按照各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按照民族认同的“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流传至今的世界的舞蹈艺术。而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发展和积淀所形成的舞蹈文化的结晶。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也是许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点”,直到今天,许多民族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鲜明的舞蹈文化传统,甚至有的舞蹈文化还作为国家象征而得到推崇。因此可以说,不了解舞蹈文化,就不能说完全了解舞蹈的世界。
  一、从舞蹈的形式美到舞蹈教育
  1. 舞蹈的形式美
  舞蹈的形式美,技术性极强。但这种形式美和技艺性,都是发自人体自身的、外部的形态美和技艺,都不可避免地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相通,受其支配并表现情感,不是这样,就不能称之为活的人体了,这样的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真谛。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的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
  2. 舞蹈的审美
  舞蹈的审美,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
  3. 舞蹈教育活动的客观因素
  人们进行舞蹈教育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教育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地进行。所以,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
  二、从舞蹈文化到舞蹈教育
  历史如波涛翻滚向前,人们今天所言的历史是经过考证、经过修辞的文字的历史。舞蹈文化是一条奔腾的历史长河,是舞蹈教育的观照物,而舞蹈教育则是一簇燃烧的求索之火,透射着舞蹈文化的真谛。
  1. 表现在强烈的抒情性
  舞蹈善于用肢体动作抒发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人的精神面貌。强烈的抒情性是舞蹈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舞蹈表达强烈情感的直接形式。舞蹈艺术是情感表达的极致。这种动态艺术所显示的生命之美,比静态的造型艺术和抽象的语言艺术及空灵的音乐艺术更有力度。任何一种情感的存在必然有其社会根源,情感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互相交汇的产物,也是个人社会交际在个人意识空间的映射,人们很容易通过情感产生共鸣。舞蹈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通过肢体语言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来深刻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2. 表现在肢体语言美
  舞蹈是身体艺术的极致,舞蹈通过肢体动作将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意境创造表达出来。肢体动作是舞蹈的“语言”。身体语言在自然表达中逐步丰富,身体因之获得了强大的表现力。一般来说,作为舞蹈艺术之物质媒介的舞蹈演员,都有着漂亮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也就是说,构成舞蹈的美的物质媒体——人,本身就是美的。舞蹈动作作为人体的艺术表现,更有着特殊的、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表现功能,有着一种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3. 表现在舞蹈艺术编排的独创性
  舞蹈的独创性是舞蹈的生命源泉。创新意识对于舞蹈艺术而言,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生命。舞蹈文化包括舞蹈教育的发展,是以创新意识为根本动力的。创新是形成舞蹈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几乎都具有创新的艺术风格。今天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加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精品工程实施的五年里,相继涌现出了大批彰显国家艺术水准的舞蹈作品,如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舞剧《大梦敦煌》、《妈勒访天边》、《红河谷》、《一把酸枣》、《风中少林》;歌舞《云南映像》;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二泉映月》等。这些具有创造性的造型、舞姿、技艺、艺术结构、场面调度、舞蹈语言、人物编排等大型舞蹈剧目,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审美享受,而舞蹈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到了舞蹈创造和审美中去了。
  三、舞蹈文化与舞蹈教育的关联
  从舞蹈本身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来看,舞蹈教育相对较独立、自由。实际上,原始舞蹈一样蕴涵审美意识,只不过不如现代舞蹈那么鲜明,而且对于我们来说,它显得遥远而神秘罢了。因此,大部分研究者面对这种神秘的审美意识时,总会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慨叹。但实际上,早在图腾时代,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在脑海流动,只是这种意识被深深地淹没在图腾意识所体现的无所不包的宇宙观中。因此,就舞蹈而言,“从舞蹈文化到舞蹈教育”只是从舞蹈与人类物质生产关系的密疏而说的;此外,在远古时代,“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舞蹈与其他艺术一样,它也是从文化的舞蹈转换为具有鲜明神性特征的审美舞蹈的。
  四、舞蹈教育的意境
  舞蹈不单纯是一种娱乐,它是表现人的诸多复杂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的艺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就是舞蹈教育的意境。舞蹈教育的意境有许多种。
  1. 舞蹈教育的意境有心态意境
  心态意境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的表露形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复杂多变,在一定的范围里,标志着社会某一个民族或个人的精神斗志。
  2. 舞蹈教育的意境有生态意境
  生态意境,舞蹈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原始状态起,就有各种物体打击出各种节奏相伴随,而打击出来的各种节奏也正是音乐的原始状态。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与音乐难舍难分。好的舞蹈构思创作出好的舞蹈音乐,好的音乐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舞蹈音乐属于音乐的一个品种,但它通过音乐塑造的时空和舞蹈的形体动作珠联璧合,使观众同时从听觉和视觉两条审美通道去欣赏同一作品。
  3. 舞蹈教育的意境有情态意境
  情态,顾名思义是指“情”和“景”的交融,“情”是人所为,“景”是客观存在,两者统一形成动态情势。当人与景观产生联系融为一体时,情态便在情景交融中自然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人说:“人类是舞蹈活动的‘迟到者’。在出现人类活动以前,就有极具‘舞蹈天赋’的动物,比如,蜜蜂的觅食路线舞蹈,群居动物的类社会行为的固化形式,如示威、示爱、占有和讨好等行为规范,在人与人的语言文字产生之前,身体就是众多生命体的唯一表达媒介。”还有人说:“在比人类进化理论较低的情况下,如类人猿,它的一系列的基本舞蹈动作已得到发展。就形式而论,有环绕圆心的环形,有前进与后退的步伐;就运动而言,有单脚跳跃,有节奏性的踏步及旋转,甚至有装饰性的舞蹈运动。”更有人说:“舞蹈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没有了人类,也就不会有舞蹈。”
  总的来说,舞蹈是包罗万象的艺术。鉴于舞蹈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其传承中也一定给舞蹈艺术带来综合性的审美特征。舞蹈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同时,舞蹈又与其他各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但是,舞蹈的综合性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在多位一体的交融中,如果出现配合不当,也很容易使整个作品受损,成为各种门类艺术的拼盘。只有避免这些问题,循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其他艺术门类中碰触灵感、汲取营养,但又不让其他因素在作品表现中喧宾夺主,让舞蹈和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姊妹艺术结合得丝丝入扣,才能将舞蹈艺术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综上,舞蹈文化和舞蹈教育机制应该相互作用、相互交织,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妙的作品,才能使观众闯入玄妙的、美的舞蹈世界。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通过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阐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明确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
【摘 要】在“双体现,共发展”思想指导下,我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力图打造“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相长、相约成功”的共为课堂。“共为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智力开发和后续学力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从构建、教师的角色、评价方式、成效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关键词】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评价  学校就“小组合作学习”模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积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凝聚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让经典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绚烂绽放,是当下经典诵读文化教育价值的最好体现。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课堂;
【摘 要】儿童文学阅读课是一个能为学生增加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提供阅读交流渠道的重要平台。教师应通过说、读、写、展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丰富的书籍中深入学习,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感悟道理,分享心得,收获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是推进儿童文学阅读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学生主动阅读的个体阅读行为的形成,学校、教师应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有效的阅读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有利于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活动也有所提高。品德学科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其涉及面广,教学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因此,小学品德学科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在品德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微课的定义、在小学品德学科开发微课的意义以及微课的优点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初步探究微课在小学
为什么社会需要“好教师”?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不但因为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还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谈“教育”肯定离不开“教师”,国家、社会、家庭尤其需要“名师”、“好师”。可以说,“名师”、“好教师”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古有万世之师表——孔子;现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能破坏教师职
圣贤书,是华夏先祖穷尽毕生的才气为我们后代子孙所治的一笔家业,用刘勰的话“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来赞美这笔家业是恰当的。它那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文采,正如林皋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厚重的文化让异国邻邦为之倾倒,我们没有理由弃之如敝屣。  人总有懈怠的时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足以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心总有疲倦的时候,“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自会解除我
【摘 要】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核心素养”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培养民族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支柱”:学会求知(l
【摘 要】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用到,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合作;形式多样;有效运用  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四人小组、秧田式等形式进行。它可以充分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德育活动课程”应运而生。本文以赤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论述了赤岗小学在“立仁”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对于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实践。  【关键词】立仁;德育活动;课程开发  “活动课程”最早是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杜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活动课程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