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交际课堂上,不少学生“金口难开”“惜字如金”,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怕而不说;有的学生能说,因缺乏兴趣而不愿说;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而无话可说。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紧扣“活”字,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实践,对现实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口语交际的含义
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在特定的环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音手段,面对面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和书面交际一样,它撑起言语交际的半壁江山。口语使用频率高,表意灵活简捷,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着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和独特优势。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也是锻造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要把口语交际课上好,就必须明晰口语交际的内涵及其与“听话、说话”的关系,并以此为起点,探寻教学规律,实现教学方略的转变。
二、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的小学语文从教经验使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低年级小学口语交际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侧重于从文学色彩角度来取舍,不可否认,语文课文选取一些优美的文章作为范文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味地选取富有文学色彩的文章,对学生言语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词)教学和朗诵教学两大板块,除此之外加上对文章大意的了解,小学高年级会要求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尽管如此,也很少是对语言的赏析。不容置疑,现代汉语确实存在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书面语是一种比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更艺术化、更文学化的语言。而语文课教的基本是书面语,很少有口语,这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目前也开设了“说话”教学,许多人认为,口语交际课就是说话课。确实,说话课与口语交际课比较接近,但要说二者完全相同则不对,说话课里的说话,缺少了说话的语境,也就很难真实地表现出说话者的内心情感。说话课往往是在语文课上穿插进行,许多学校并没有为说话课专门安排时间,说话课由语文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内容也由教师自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对说话课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实际让说话课流于语文课的一种调剂,因为没有要求、没有评价标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无法得到落实。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初探
(一)情境创设——让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所谓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笔者认为,“活”的口语交际课的金钥匙就是交际的情境或氛围。生动、真实的交际情境和教师的亲切言语,能够触动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使人萌动表达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
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教学口语交际课《小兔运南瓜》时,笔者一改常态,以小姐姐自称,学生都欢呼起来,一下子跟笔者亲近了许多,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天性好奇,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因此,笔者在进入教学之前巧设谜语,激发他们乐于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胡子翘,走起路来蹦又跳。”话音刚落,学生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此时学生想说的热情已在无形中被激发了。笔者趁热打铁,戴上小兔子的头饰,角色换成小兔妹妹,一蹦一跳地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兔儿跑……”悠扬的歌声加上播放的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晴空万里悠闲轻松的生活情境。突然,笔者表情为难地娓娓道出:“妈妈想喝南瓜粥,让我来地里摘南瓜。可是,南瓜太大了,我怎么运回家呀?小朋友们帮我想想办法吧。”此时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笔者设置的“陷阱”,纷纷举手要帮小兔妹妹解决烦心事。逼真的情境使课堂内的学生如同在生活中一样,激起了他们不仅想听,而且想说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交际情境。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激活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以上这种案例,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即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会生活,引发交际的需要和动机,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活动,同时就是学生亲历的真实生活,生活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
(二)方法引导——让学生能说
正确的引导方法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语言表达力差等各种原因造成了不少学生上课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下面是笔者在讲授《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的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
生:蝙蝠、苍蝇、蚊子、壁虎……(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回答对了,谜底是壁虎。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壁虎是在墙上爬的、壁虎是灰色的、壁虎是吃蚊子的、壁虎有长长的尾巴……
師:大家看看壁虎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出示PPT)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
师:它为什么会叫壁虎呢?
生:因为它在墙壁上爬行。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壁虎的长相吧。首先,它身体扁平,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其次,它有一条细长的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最后,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子。除此之外,壁虎尾巴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生齐读:小壁虎借尾巴。
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2:它向谁借尾巴?
生3:怎样借?
生4:小壁虎最后借到了尾巴没有?
……
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有序观察引导和有序的交际,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课改的教材有许多的口语交际课都配有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意图后,再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动脑,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按观察的顺序讲出来,加以合理的想象。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动动手。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开展多种活动,也是很好的方法。如编故事、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形式也是多样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交流、全班交流等。
(三)多样化训练——让学生敢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之前,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节关于“我打算这样过中秋节”为话题的课,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既可以采用讨论式,也可以采用介绍式、游戏式等等。这些方式的运用重在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乐于口语交际。同时,教师设计训练内容、形式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口语交际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当前进行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方式,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口语交际课,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口语交际的含义
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在特定的环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音手段,面对面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和书面交际一样,它撑起言语交际的半壁江山。口语使用频率高,表意灵活简捷,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着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和独特优势。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也是锻造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要把口语交际课上好,就必须明晰口语交际的内涵及其与“听话、说话”的关系,并以此为起点,探寻教学规律,实现教学方略的转变。
二、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的小学语文从教经验使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低年级小学口语交际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侧重于从文学色彩角度来取舍,不可否认,语文课文选取一些优美的文章作为范文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味地选取富有文学色彩的文章,对学生言语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词)教学和朗诵教学两大板块,除此之外加上对文章大意的了解,小学高年级会要求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尽管如此,也很少是对语言的赏析。不容置疑,现代汉语确实存在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书面语是一种比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更艺术化、更文学化的语言。而语文课教的基本是书面语,很少有口语,这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目前也开设了“说话”教学,许多人认为,口语交际课就是说话课。确实,说话课与口语交际课比较接近,但要说二者完全相同则不对,说话课里的说话,缺少了说话的语境,也就很难真实地表现出说话者的内心情感。说话课往往是在语文课上穿插进行,许多学校并没有为说话课专门安排时间,说话课由语文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内容也由教师自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对说话课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实际让说话课流于语文课的一种调剂,因为没有要求、没有评价标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无法得到落实。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初探
(一)情境创设——让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所谓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笔者认为,“活”的口语交际课的金钥匙就是交际的情境或氛围。生动、真实的交际情境和教师的亲切言语,能够触动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使人萌动表达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
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教学口语交际课《小兔运南瓜》时,笔者一改常态,以小姐姐自称,学生都欢呼起来,一下子跟笔者亲近了许多,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天性好奇,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因此,笔者在进入教学之前巧设谜语,激发他们乐于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胡子翘,走起路来蹦又跳。”话音刚落,学生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此时学生想说的热情已在无形中被激发了。笔者趁热打铁,戴上小兔子的头饰,角色换成小兔妹妹,一蹦一跳地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兔儿跑……”悠扬的歌声加上播放的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晴空万里悠闲轻松的生活情境。突然,笔者表情为难地娓娓道出:“妈妈想喝南瓜粥,让我来地里摘南瓜。可是,南瓜太大了,我怎么运回家呀?小朋友们帮我想想办法吧。”此时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笔者设置的“陷阱”,纷纷举手要帮小兔妹妹解决烦心事。逼真的情境使课堂内的学生如同在生活中一样,激起了他们不仅想听,而且想说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交际情境。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激活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以上这种案例,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即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会生活,引发交际的需要和动机,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活动,同时就是学生亲历的真实生活,生活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
(二)方法引导——让学生能说
正确的引导方法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语言表达力差等各种原因造成了不少学生上课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下面是笔者在讲授《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的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
生:蝙蝠、苍蝇、蚊子、壁虎……(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回答对了,谜底是壁虎。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壁虎是在墙上爬的、壁虎是灰色的、壁虎是吃蚊子的、壁虎有长长的尾巴……
師:大家看看壁虎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出示PPT)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
师:它为什么会叫壁虎呢?
生:因为它在墙壁上爬行。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壁虎的长相吧。首先,它身体扁平,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其次,它有一条细长的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最后,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子。除此之外,壁虎尾巴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生齐读:小壁虎借尾巴。
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2:它向谁借尾巴?
生3:怎样借?
生4:小壁虎最后借到了尾巴没有?
……
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有序观察引导和有序的交际,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课改的教材有许多的口语交际课都配有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意图后,再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动脑,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按观察的顺序讲出来,加以合理的想象。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动动手。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开展多种活动,也是很好的方法。如编故事、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形式也是多样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交流、全班交流等。
(三)多样化训练——让学生敢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之前,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节关于“我打算这样过中秋节”为话题的课,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既可以采用讨论式,也可以采用介绍式、游戏式等等。这些方式的运用重在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乐于口语交际。同时,教师设计训练内容、形式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口语交际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当前进行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方式,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口语交际课,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