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人文因素对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制定、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趋向的影响作用,提出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人文视角。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人文因素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4-0036-02
大环境下来讲,小城镇不可能脱离其所在区域而独自发展,必须综合分析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特殊条件,在大区域背景下,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具体来说,小城镇建设包含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其人文内涵不但体现在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生态环境、文化品格等宏观方面,还体现在建筑的设计创意、造型风格、民族特色等具体的艺术形式上。
(一)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及建筑风格
小城镇建设目标、发展趋势,要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乡土传统建筑和文化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这是经过20年的现代化建设后的自然回归。在建设中,人们尤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小城镇文化,铸造小城镇精神,优化小城镇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尤其要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起来。
小城镇特色最直观形象的体现就是建筑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我国的建筑物是很富有地方特色的,如江南小巧玲珑的民居与北方厚实的四合院就是两种风格迥异的特色建筑。北方厚重的单体平房和四合院,华中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西南山区的杆栏式木楼和竹楼,西藏粗犷的平顶碉房,云南“一棵印”,福建“土楼”和西北窑洞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都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遵循自然规律营造的安居环境,它们贴近自然,利于生态平衡,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现今,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我国的传统民居正在逐渐消失。
建筑风格也是乡土文脉的物质表现,是真正属于小城镇的内在的本质特色。保护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脉,这不仅关系民族文化的兴衰,更与小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利于提高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并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文化传统成为丰富的“财源”。小城镇的建设应从建筑风格特色及文化与传统特色等方面着力培养。文化与传统特色的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挖掘历史文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二是依托传统文化背景,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提倡文化传统特色是在新时代对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绝不是一味地复古。要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思想和手法,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设计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依傍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体味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发展和创新出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民居建筑,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延续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二)人文因素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群集本身意味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由此导致了人口的聚集和城镇的形成。产业群集是实现经济活动在局部空间聚集的基础,也是诱导人口聚集的关键。而产业群集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过程。从经济角度看,较高的就业密度,资本和技术的集中,以及人、物、资金、信息的充分流动,是小城镇可靠的经济增长动力源。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在产业群的形成过程中,经济活动的聚集,乃至人口的聚集,都以产业群集为起点和基础。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的产业集群,才有生命力,才能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并利用产业的带动,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小城镇。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农户有能力也有需求,必然会向小城镇过渡。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都存在着人文因素的模式与联系,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人口的集中居住使许多服务以集约方式提供,为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提供条件,从而节约材料、能源及劳力。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集聚作用。从小城镇内部的生存环境、就业状况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看,小城镇内部例如住房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诸多人文因素,促进了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集聚效应。
(三)人文因素决定小城镇的最终发展
文化对经济以及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方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对影响方式的线性思维要求阻碍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人类个体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历史对于个人来说,是无法经由学术的方法由学者个人全部认知的。即使生活在同一文化历史传统的现实中,每个人头脑中的“传统”形象也都各不相同,但个体的差异并不否认整体一致性。
我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教文化,中心就是家族主义,主张通过教育和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结则相对松散。在千百年来儒教思想的熏陶下,国人的家庭结构较之其他民族更为坚实,凝聚力更强。西方对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在“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展开的。但如果认为经济活动的动力,完全来自个人物质利益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人是“社会的人”,他的利益要比单纯的物质利益广泛得多,在任何一级收入水平上,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利益以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物质利益对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所减退,个人会较多地从利益以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他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大部分也可能由此而来。这里的非利益因素,主要就是人文因素如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准则、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对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在个人利益与公共目标之间不需要做出二者只能择一的情况下,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公共目标的实现是可以相容的。
衡量小城镇能不能价值最大化,要看其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要看其否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要看其能不能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人已经无可争论地作为第一性而存在,人的价值也就成为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的归宿。以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思维,使我们在思考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有着一种最终的底线。从人文视角来考虑小城镇建设,不能不注入更多的文化观念。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民素质的原因,造成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区域之间差距,致使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硬件的投资过高,软件的投资过低,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慢。小城镇能否真正形成,实质上,完全是市场力量作用下的空间聚集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素质问题,最终也即是人文因素是小城镇能否真正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人文因素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4-0036-02
大环境下来讲,小城镇不可能脱离其所在区域而独自发展,必须综合分析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特殊条件,在大区域背景下,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具体来说,小城镇建设包含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其人文内涵不但体现在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生态环境、文化品格等宏观方面,还体现在建筑的设计创意、造型风格、民族特色等具体的艺术形式上。
(一)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及建筑风格
小城镇建设目标、发展趋势,要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乡土传统建筑和文化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这是经过20年的现代化建设后的自然回归。在建设中,人们尤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小城镇文化,铸造小城镇精神,优化小城镇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尤其要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起来。
小城镇特色最直观形象的体现就是建筑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我国的建筑物是很富有地方特色的,如江南小巧玲珑的民居与北方厚实的四合院就是两种风格迥异的特色建筑。北方厚重的单体平房和四合院,华中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西南山区的杆栏式木楼和竹楼,西藏粗犷的平顶碉房,云南“一棵印”,福建“土楼”和西北窑洞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都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遵循自然规律营造的安居环境,它们贴近自然,利于生态平衡,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现今,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我国的传统民居正在逐渐消失。
建筑风格也是乡土文脉的物质表现,是真正属于小城镇的内在的本质特色。保护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脉,这不仅关系民族文化的兴衰,更与小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利于提高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并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文化传统成为丰富的“财源”。小城镇的建设应从建筑风格特色及文化与传统特色等方面着力培养。文化与传统特色的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挖掘历史文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二是依托传统文化背景,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提倡文化传统特色是在新时代对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绝不是一味地复古。要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思想和手法,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设计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依傍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体味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发展和创新出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民居建筑,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延续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二)人文因素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群集本身意味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由此导致了人口的聚集和城镇的形成。产业群集是实现经济活动在局部空间聚集的基础,也是诱导人口聚集的关键。而产业群集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过程。从经济角度看,较高的就业密度,资本和技术的集中,以及人、物、资金、信息的充分流动,是小城镇可靠的经济增长动力源。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在产业群的形成过程中,经济活动的聚集,乃至人口的聚集,都以产业群集为起点和基础。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的产业集群,才有生命力,才能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并利用产业的带动,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小城镇。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农户有能力也有需求,必然会向小城镇过渡。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都存在着人文因素的模式与联系,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人口的集中居住使许多服务以集约方式提供,为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提供条件,从而节约材料、能源及劳力。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集聚作用。从小城镇内部的生存环境、就业状况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看,小城镇内部例如住房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诸多人文因素,促进了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集聚效应。
(三)人文因素决定小城镇的最终发展
文化对经济以及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方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对影响方式的线性思维要求阻碍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人类个体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历史对于个人来说,是无法经由学术的方法由学者个人全部认知的。即使生活在同一文化历史传统的现实中,每个人头脑中的“传统”形象也都各不相同,但个体的差异并不否认整体一致性。
我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教文化,中心就是家族主义,主张通过教育和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结则相对松散。在千百年来儒教思想的熏陶下,国人的家庭结构较之其他民族更为坚实,凝聚力更强。西方对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在“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展开的。但如果认为经济活动的动力,完全来自个人物质利益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人是“社会的人”,他的利益要比单纯的物质利益广泛得多,在任何一级收入水平上,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利益以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物质利益对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所减退,个人会较多地从利益以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他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大部分也可能由此而来。这里的非利益因素,主要就是人文因素如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准则、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对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在个人利益与公共目标之间不需要做出二者只能择一的情况下,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公共目标的实现是可以相容的。
衡量小城镇能不能价值最大化,要看其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要看其否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要看其能不能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人已经无可争论地作为第一性而存在,人的价值也就成为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的归宿。以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思维,使我们在思考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有着一种最终的底线。从人文视角来考虑小城镇建设,不能不注入更多的文化观念。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民素质的原因,造成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区域之间差距,致使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硬件的投资过高,软件的投资过低,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慢。小城镇能否真正形成,实质上,完全是市场力量作用下的空间聚集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素质问题,最终也即是人文因素是小城镇能否真正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