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坚持性,才会养成较强的求知的欲望,才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课堂的教学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利用情境创设数学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时代,学生的爱美之心尤为突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有意识地通过数学的美或贴近生活的情境,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变成形象生动、简单和谐、具有美感的数学,让我们的学生有一种好奇的意识,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启迪学生美的心灵,培养他们正确的鉴赏美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 感染学生热爱数学,增强学习的欲望,培养其创造的才能.
  如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图形》,外观很美,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素材. 课下让学生们采集生活中各种美丽图案、仿画或实物图,以及常见的数学几何图形,在课堂上展示图形的特点,让每名同学欣赏图案的美,谈谈自己收集图案的意图和认识. 这一情境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敢于动手,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就地取材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副图形,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悟出“什么样的图是轴对称图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轴对称图形是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找出它的对称轴.
  下列右侧四幅图中,平行移动到位置M后能与N成轴对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利用与日常生活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和学生一起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形成了“问题情境”,出现了新的需求与原有的心理水平产生了“冲突”,给学生造成了种种质疑,口欲言而不能说的情势,然后学习新的知识、新技能,最易调动学生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复习轴对称图形时,在前面学过几种特殊的轴对称图形后,接着提出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性质,完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的复习题第15题,小明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的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 烙好一面后把饼翻身,这块饼仍能正好落在“锅”中,这是为什么?
  如果用来烙饼的铁皮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烙好一面后,怎样将烙饼翻身,才能使烙饼仍能正好落在“锅”中?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39页第15题)小丽用如图5的直角三角形铁皮,也烙一块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 如果烙好一面后就把饼翻身,那么这块饼不能正好落在“锅”中.
  如图6,小丽将饼切了一刀,然后将两小块饼都翻身,结果就能正好落在“锅”中,这就奇怪了, 为什么呢?接着质疑,如果用来烙饼的铁皮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烙好一面后,怎样将烙饼翻身,才能使烙饼仍能正好落在“锅”中?教师提出这个问题,这时学生急欲弄个水落石出,思维积极. 本题与广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亲切自然,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的事物中普遍存在着数学,关键是让学生如何用数学的眼光把它抽象出来,加以提炼,这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这样处理,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并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现原课堂上难以实现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辅助媒体已经大面积地走进了课堂. 多媒体、投影仪、幕布的现代化组合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组合方式. 多媒体计算机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影视、动画等教学信息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图形的展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优化教学和完善过程.
  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发挥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趣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上课时、课后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爱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老师,信任老师.
  以往的教学,教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一的传授过程,并要求学生坐姿应该怎样等. 现在有了自由空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放开思想,“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担当了导演,通过教师的“导”让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团体”,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会和观念,共同创建了一个“合作型的课堂”,使师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总之,新教材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处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标准下的数学教师,就需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寻找数学和兴趣的结合点,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使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观察、分析能力. 我相信在以后的努力摸索下,新课程标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让数学这门学科更加有吸引力.
其他文献
【摘要】 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教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生逢君主昏庸无道、臣子尸位素餐、宦官擅权、藩镇为祸、科举取录不公的唐末.罗隐希冀能于现实中实现自己匡政治世的理想。然而满目的疮痍,他不得不以悲剧的角色对自我命运进行
提供担保人是申请人在发卡行取得信用卡的主要方式。发卡行、申请人与第三方签订一个“领用信用卡协议”明确担保人的责任和义务。当申请人违约或无力偿还发卡行垫付资金本息
层次思维方法是科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人们去关注和研究.该方法内涵的层次概念与我们平时所谈的结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不能混同.该方法有着简化和分化、级化和强化、
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只有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次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会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
期刊
为了让数学教育的质量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通过多年在数学教育工作中不断地观察,总结和摸索,自己也总结了一些见解。    一、让学生爱上数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我们就要在数学教育工作中让“乏味”变得“有味”,让学生的这种腻烦心理从根本上消除,让学生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接受数学,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1、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
【摘要】本文对椭圆化为圆的变换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不变性质,在此基础上,利用圆的性质解决了椭圆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变换;不变性;椭圆  圆是特殊的椭圆,具有比椭圆更多的优美性质,并且我们对圆有更多的了解,通过适当的变换能把椭圆化为圆.本文对椭圆化为圆的变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圆的性质解决椭圆有关的问题.  1.定理及证明  定理1 若直线l1∥l2,其方程为l1:m1x+n1y+t1
采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提高论文水平的途径为;1.加强对学生科研方法的教育;2.制定毕业论文评分标准;3.课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展开,新课程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符合青少年的未知欲望,也符合儿童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体认知水平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需要.   一、培养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