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断深入的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综合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要求。将戏剧教学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戏剧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协作和会话发生在戏剧学习过程的始终,从而达到意义构建的最终目标。本文简要阐述了本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戏剧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依据,以及戏剧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应用形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戏剧教学;学科素养;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张天玮,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在目前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戏剧文本寥若晨星。现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体系尚未大力推广戏剧教学,戏剧教学多存在于幼儿园或者课外机构教学中。随着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初中英语教师将戏剧教学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戏剧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戏剧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代入式的体验感,通过与自己扮演的角色共情来体会角色的语言和情感。在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加工自己获得的信息。协作和会话则发生在戏剧学习过程的始终。剧本的改写、不同角色的演绎,学习小组的成员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来商讨完成规定的戏剧表演任务。在戏剧学习中,学生需要自己体会饰演的角色,以及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去分析、处理角色的台词、动作。戏剧表演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再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表演、对台词、对角色的认识,实现自我反馈。建构理解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机械教授,而是常常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课堂上的文化互动,就可以以戏剧为载体来实现。戏剧文本内容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戏剧教学的教材文本选择相对传统教学更为灵活。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戏剧材料,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因此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中的信息刺激,而会主动去建构意义。学生选择文本,或者将必修教材中的文本改编成剧本的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的过程。教师则退居幕后,成为课堂的“导演”,随着戏剧教学课时数的增加,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学习。
二、戏剧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应用形式
本人執教的学校为外国语学校,因此英语活动课程较多,也有诸多的英语类社团。在本人的戏剧教学探索中,教学内容主要有:教材文本改写剧本、英语经典话剧或热门电影改编剧本和话剧表演。以本人所在学校使用的苏教版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Reading课文“ 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为例,课文讲述了一场凶杀案。教师可以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然后将第二课时设置为戏剧教学课。传统教学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多为对语言点的理解和运用。以戏剧教学为内容的第二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学生改写剧本,每组学生分饰侦探、嫌犯、被害人父母、目击证人,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改写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会对原始文本有更深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感知原始文本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点。之后教师再进行第三课时的教学,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今的初中生是全方位接触网络的一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他们观看英文电影非常便捷,对英文热门电影相当熟悉,自带吸引力。经典话剧,如《威尼斯商人》,学生自己改编,学生能体会到乐趣,还能感受经典的魅力。阅读、改编英文经典作品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有利方法。
戏剧教学的应用形式,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也可以组建戏剧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进行汇报演出,让全体学生欣赏。开设有选修课程的学校,可设置话剧赏析或话剧表演课。这三种形式在本人所在学校都应用得非常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得到提升,英语话剧社屡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
综上所述,将戏剧教学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是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可行之举。戏剧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在运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加强了协作,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当然,戏剧教学不必应用于每节英语课,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毅平,叶茂林主编.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2]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关键词】初中英语;戏剧教学;学科素养;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张天玮,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在目前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戏剧文本寥若晨星。现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体系尚未大力推广戏剧教学,戏剧教学多存在于幼儿园或者课外机构教学中。随着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初中英语教师将戏剧教学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戏剧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戏剧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代入式的体验感,通过与自己扮演的角色共情来体会角色的语言和情感。在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加工自己获得的信息。协作和会话则发生在戏剧学习过程的始终。剧本的改写、不同角色的演绎,学习小组的成员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来商讨完成规定的戏剧表演任务。在戏剧学习中,学生需要自己体会饰演的角色,以及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去分析、处理角色的台词、动作。戏剧表演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再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表演、对台词、对角色的认识,实现自我反馈。建构理解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机械教授,而是常常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课堂上的文化互动,就可以以戏剧为载体来实现。戏剧文本内容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戏剧教学的教材文本选择相对传统教学更为灵活。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戏剧材料,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因此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中的信息刺激,而会主动去建构意义。学生选择文本,或者将必修教材中的文本改编成剧本的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的过程。教师则退居幕后,成为课堂的“导演”,随着戏剧教学课时数的增加,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学习。
二、戏剧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应用形式
本人執教的学校为外国语学校,因此英语活动课程较多,也有诸多的英语类社团。在本人的戏剧教学探索中,教学内容主要有:教材文本改写剧本、英语经典话剧或热门电影改编剧本和话剧表演。以本人所在学校使用的苏教版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Reading课文“ 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为例,课文讲述了一场凶杀案。教师可以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然后将第二课时设置为戏剧教学课。传统教学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多为对语言点的理解和运用。以戏剧教学为内容的第二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学生改写剧本,每组学生分饰侦探、嫌犯、被害人父母、目击证人,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改写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会对原始文本有更深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感知原始文本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点。之后教师再进行第三课时的教学,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今的初中生是全方位接触网络的一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他们观看英文电影非常便捷,对英文热门电影相当熟悉,自带吸引力。经典话剧,如《威尼斯商人》,学生自己改编,学生能体会到乐趣,还能感受经典的魅力。阅读、改编英文经典作品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有利方法。
戏剧教学的应用形式,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也可以组建戏剧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进行汇报演出,让全体学生欣赏。开设有选修课程的学校,可设置话剧赏析或话剧表演课。这三种形式在本人所在学校都应用得非常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得到提升,英语话剧社屡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
综上所述,将戏剧教学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是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可行之举。戏剧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在运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加强了协作,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当然,戏剧教学不必应用于每节英语课,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毅平,叶茂林主编.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2]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