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生长需要符合自然规律,据此,襄州区四中打造了“自然、自觉、自律”的生态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塑造生态环境,静待花开
优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花一木、一草一石、一溪一水都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襄州四中通过“生态校园”的建设,让学生近距离体验自然的美好,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校门口栽种的红花继木、爪子黄杨,组合成校训“修身砺志、合作共进”的字样,与周围的香樟错落映衬;“日进有功”的校训石周围花草环合;“相依共生、合作共进”和浮雕文化墙掩映在香樟树旁,红绿相间,意蕴深长;学生公寓楼前后的“百草园”生机盎然,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四季常绿,三季花香。学生亲密接触自然,细心呵护花草,近距离地体验到自然的美好。
襄州四中的办学理念“相依共生、合作共进”暗示全校师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以及自我内心的和谐,在和谐的氛围中拼搏进取。
学校不仅注重花草树木等外在环境,更注重内部各主体、因素的和谐发展,以此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生命的活力,追求教育自然、和谐、美好的内在生态。
为促进教师的和谐,学校组建了学科管理团队、班级管理团队、年级管理团队,通过目标引领,对各团队进行激励,增强教师团队意识。教师是工作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大家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和谐相处,共同将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小组合作学习是襄州四中“生态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建六人合作小组,坚持开展“展示—质疑—补充”合作学习研究,拒绝教师“一言堂”,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唤醒发展自觉,向阳而生
种子的生长不仅需要土壤、雨露、空气、阳光、养料等外部要素,还需要种子自身萌发的成长基因。人和植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人的成长离不开外部教育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协同发展。襄州四中大力推进体育和阅读活动,两者动静相宜,唤醒了学生的生命自觉,让他们在积蓄能量的过程中破土而出,始终向阳生长。
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健康第一”的体育观,以阳光体育为载体,引领师生全员健身:30分钟的大课间里,师生除了做常规的广播体操外,还可以做功夫扇操、足球操,跳校园集体舞。
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是学校靓丽的名片。襄州四中紧紧围绕“1234”做好足球特色这篇文章。“1”就是秉承一个理念,即“让足球走得更远”。“2”就是明确两个观点,即“把足球当作课程来落实,而不仅仅是为了踢几场比赛、拿几个名次”,“把队员当作人才来培养,而不仅仅把他们看作竞技的对象”。“3”就是实施三个步骤,即“动起来(每周一节足球课)”“赛起来(举办班级、年级足球联赛)”“活起来(随机抽取师生组队参与比赛)”。“4”就是采取四个举措,即自编足球运动教材,备好、上好并考核每周一节的足球课;引进武汉体育学院足球科研项目,提高学生足球运动的技能;举办校园足球联赛,营造足球文化氛围;通过同做足球操、同做足球游戏来培育学生的球感。
运动强健体魄,读书涵养精神,运动和读书犹如鸟之双翼。襄州四中为了使阅读深入人心,让阅读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首先,学校将阅读活动常态化。为了配合语文阅读教学,图书馆管理员特意安排各班到馆阅读时间。每班每月至少上两次阅读課,阅读课的开设引领学生从课堂阅读的小天地走向了课外阅读的大天地。
其次,学校引导师生创办了《启航》杂志,每学期出版一期,主要收录学生的优秀作文、读书心得,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编辑。《心灵菩提》《自然之韵》《青春风铃》《生活浪花》《同题作文》等栏目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另外,学校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最美阅读班级”评选活动。学校以网络平台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按学年统计各班的图书借阅率,按年段评选出4个“最美阅读班级”,并张榜表扬。评比结果与学校文明班级评选挂钩,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
三、德育领域成长,尽情绽放
德育如种树,要培根、固本、润土,也需要日照、雨淋、风吹。襄州四中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育人环境,犹如种树前的施肥润土;重视生活体验,让学生经风历雨;构建德育网络,让德育的阳光温暖每一名学生。学校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的核心,认真研究规律,探索操作方法,注重德育实效;落实德育“四化”工作,即德育目标系列化、教育活动常规化、重点难题主题化、发展个性特色化。这些举措为学生的人生打好了底色,也丰富了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涵。
学生德育是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可以完成。学校结合“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各学段所要达成的德育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德育基本内容和要求,将其横向分解到各学段(年级),纵向分解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以德育日历的方式呈现,再通过每周国旗下师生讲话、主题团队会、节庆活动、特色活动等方式落实,努力促进学生德育“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把“日进有功”的校训落到实处。
结合德育规律,学校将教育目标设计成各种活动,制订学年、学期、月、周、日德育常规,并使之常态化。比如:周常规中“六人合作小组总结会”是落实集体教育、团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日常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活动以年级为单位总结一周各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表现,会上表彰年级最优班级、各班优胜小组。而“卧薪尝胆”班级和每班“卧薪尝胆”小组也要写反思,确定改进方案和下周要达到的目标,在会上表态。这种捆绑评价、同奖同惩的方式促使学生合作互助,既是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中“相依共生、合作共进”理念的具体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树立了班级管理的自治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实行“日清”管理,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明得失、习规范。“日清办”从对学生行为习惯、卫生、“三操”、午休情况的督导出发,保证日清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以评选“十好修身标兵”为抓手,教育学生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把思想道德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言行中,让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地感知到、触摸到。
“守望教育,静待花开。寻找发自内心的力量,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自然成长、自觉学习、自律生活,成就一个大写的人!”这些尊重生命、关爱成长的语句不仅张贴在校园主干道上的橱窗中,更扎根于全体师生的心中。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
一、塑造生态环境,静待花开
优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花一木、一草一石、一溪一水都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襄州四中通过“生态校园”的建设,让学生近距离体验自然的美好,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校门口栽种的红花继木、爪子黄杨,组合成校训“修身砺志、合作共进”的字样,与周围的香樟错落映衬;“日进有功”的校训石周围花草环合;“相依共生、合作共进”和浮雕文化墙掩映在香樟树旁,红绿相间,意蕴深长;学生公寓楼前后的“百草园”生机盎然,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四季常绿,三季花香。学生亲密接触自然,细心呵护花草,近距离地体验到自然的美好。
襄州四中的办学理念“相依共生、合作共进”暗示全校师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以及自我内心的和谐,在和谐的氛围中拼搏进取。
学校不仅注重花草树木等外在环境,更注重内部各主体、因素的和谐发展,以此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生命的活力,追求教育自然、和谐、美好的内在生态。
为促进教师的和谐,学校组建了学科管理团队、班级管理团队、年级管理团队,通过目标引领,对各团队进行激励,增强教师团队意识。教师是工作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大家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和谐相处,共同将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小组合作学习是襄州四中“生态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建六人合作小组,坚持开展“展示—质疑—补充”合作学习研究,拒绝教师“一言堂”,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唤醒发展自觉,向阳而生
种子的生长不仅需要土壤、雨露、空气、阳光、养料等外部要素,还需要种子自身萌发的成长基因。人和植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人的成长离不开外部教育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协同发展。襄州四中大力推进体育和阅读活动,两者动静相宜,唤醒了学生的生命自觉,让他们在积蓄能量的过程中破土而出,始终向阳生长。
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健康第一”的体育观,以阳光体育为载体,引领师生全员健身:30分钟的大课间里,师生除了做常规的广播体操外,还可以做功夫扇操、足球操,跳校园集体舞。
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是学校靓丽的名片。襄州四中紧紧围绕“1234”做好足球特色这篇文章。“1”就是秉承一个理念,即“让足球走得更远”。“2”就是明确两个观点,即“把足球当作课程来落实,而不仅仅是为了踢几场比赛、拿几个名次”,“把队员当作人才来培养,而不仅仅把他们看作竞技的对象”。“3”就是实施三个步骤,即“动起来(每周一节足球课)”“赛起来(举办班级、年级足球联赛)”“活起来(随机抽取师生组队参与比赛)”。“4”就是采取四个举措,即自编足球运动教材,备好、上好并考核每周一节的足球课;引进武汉体育学院足球科研项目,提高学生足球运动的技能;举办校园足球联赛,营造足球文化氛围;通过同做足球操、同做足球游戏来培育学生的球感。
运动强健体魄,读书涵养精神,运动和读书犹如鸟之双翼。襄州四中为了使阅读深入人心,让阅读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首先,学校将阅读活动常态化。为了配合语文阅读教学,图书馆管理员特意安排各班到馆阅读时间。每班每月至少上两次阅读課,阅读课的开设引领学生从课堂阅读的小天地走向了课外阅读的大天地。
其次,学校引导师生创办了《启航》杂志,每学期出版一期,主要收录学生的优秀作文、读书心得,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编辑。《心灵菩提》《自然之韵》《青春风铃》《生活浪花》《同题作文》等栏目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另外,学校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最美阅读班级”评选活动。学校以网络平台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按学年统计各班的图书借阅率,按年段评选出4个“最美阅读班级”,并张榜表扬。评比结果与学校文明班级评选挂钩,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
三、德育领域成长,尽情绽放
德育如种树,要培根、固本、润土,也需要日照、雨淋、风吹。襄州四中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育人环境,犹如种树前的施肥润土;重视生活体验,让学生经风历雨;构建德育网络,让德育的阳光温暖每一名学生。学校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的核心,认真研究规律,探索操作方法,注重德育实效;落实德育“四化”工作,即德育目标系列化、教育活动常规化、重点难题主题化、发展个性特色化。这些举措为学生的人生打好了底色,也丰富了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涵。
学生德育是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可以完成。学校结合“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各学段所要达成的德育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德育基本内容和要求,将其横向分解到各学段(年级),纵向分解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以德育日历的方式呈现,再通过每周国旗下师生讲话、主题团队会、节庆活动、特色活动等方式落实,努力促进学生德育“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把“日进有功”的校训落到实处。
结合德育规律,学校将教育目标设计成各种活动,制订学年、学期、月、周、日德育常规,并使之常态化。比如:周常规中“六人合作小组总结会”是落实集体教育、团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日常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活动以年级为单位总结一周各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表现,会上表彰年级最优班级、各班优胜小组。而“卧薪尝胆”班级和每班“卧薪尝胆”小组也要写反思,确定改进方案和下周要达到的目标,在会上表态。这种捆绑评价、同奖同惩的方式促使学生合作互助,既是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中“相依共生、合作共进”理念的具体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树立了班级管理的自治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实行“日清”管理,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明得失、习规范。“日清办”从对学生行为习惯、卫生、“三操”、午休情况的督导出发,保证日清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以评选“十好修身标兵”为抓手,教育学生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把思想道德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言行中,让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地感知到、触摸到。
“守望教育,静待花开。寻找发自内心的力量,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自然成长、自觉学习、自律生活,成就一个大写的人!”这些尊重生命、关爱成长的语句不仅张贴在校园主干道上的橱窗中,更扎根于全体师生的心中。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