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卫视主持人吴昕吃完午饭,接连拿出五粒胶囊,一口气吞下。深夜12点多,临睡前,她又挨个服下了综合维生素、阿胶、鱼油、葡萄籽、胶原蛋白等九种保健品颗粒和口服液。两个月前,《我家那闺女》综艺节目热播,吴昕作为女嘉宾之一,展现了她在北京家中的日常生活。
“每天要吃二三十粒,啥事想不起来的时候,都能记得吃保健品。”吴昕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从30岁开始服用保健品,已经持续吃了六年,
和吴昕一样热衷于保健品的明星不在少数。戚薇做客《真相吧,花花万物》综艺时,分享了自己的保健品购物车和随身携带的药盒。她每天的剂量一只手都捧不过来。《偶像练习生》里的王子异出行时,保健品的药瓶塞满了半个行李箱。
沉迷保健品早已不是老年人特有的标签,也不仅仅是演艺圈风靡的现象。2018年天猫双11购物节,超过800个品牌的保健品合力拿到进口品类销售第一。据天猫国际统计,80后和90后年轻人占进口保健品消费者的60%,其中80后约占36%,90后约占24%。
当千禧一代逐渐成为社会的消费主力,越来越多年轻人将保健品纳入自己的健康方案。
拥有395万微博粉丝的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咨询保健品服用的人。据他观察,2013年左右,随着代购和海淘等购物模式盛行,国外保健产品涌入国内,年轻人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兴起,无论是出于跟风,还是对健康的关注和管理,吃保健品已经成为一件自然又时尚的事情。
保健品不是灵丹妙药,为何会成为年轻人的执念或养生法宝?这还是个难解的谜。
我们采访了多位40岁以下的人,请他们谈谈选择服用保健品的经历。他们多数生活在一线城市,有国企员工、健身教练、媒体从业者、互联网公关和代购。对保健品,他们信赖又困惑,他们试图摆脱迷信,又陷于“科学”的泥潭中,或许他们的故事是线索,亦是某种答案。
清晨7点半,27岁的文迪从冰箱中拿出一颗鸡蛋和黑芝麻谷粒多饮品,开始准备早餐。煮鸡蛋的五分钟空闲里,他从橱柜中分别取出红、银、棕、蓝、白、草绿共六种颜色的产自美、日、澳、中四地的保健品瓶装,从里面倒出灰、红、黄三色的胶囊和薄片,随机放在某个瓶盖里。
鸡蛋煮好关火,他三两口啃完,喝两口饮品,再将瓶盖中七八颗指甲盖大小的胶囊一次性倒在嘴里,随饮品一并吞咽,这是他每天的“营养”早餐。
到了下午四五点,文迪还会再重复吃一轮。如果出门,他一定选择性带两三瓶保健品在双肩包里,抽空用保温杯里的热水冲服。
这些瓶瓶罐罐里装着护肝片、卵磷脂胶囊、番茄红素、男士复合维生素、葡萄籽胶囊、血橙胶原蛋白口服液等,服用剂量标准为每种保健品每次一至三颗,一天推荐服用两到三次。文迪计算了一下,按照保健品包装上的服用指导意见,自己每天要吃下至少17颗大小、形状不同的保健品。
“我掂量着这么吃也有点吓人,时常四五颗轮换着吃一批,隔天再吃另一半,”即使用量时多时少,不算规律,但从开始服用坚持至今,文迪已经吃了四年多。
吃保健品的习惯是在香港修学时期养成的。在香港读传媒专业后,文迪加入了晚睡早起的行列。同学们读书、准备功课常常熬夜至两三点,第二天又要早起上课,他很快担心自己的精力跟不上,有时照镜子,感觉脸上蒙着一层灰暗,“影响整天的心情”。
第一次在香港逛万宁、屈臣氏时,他就被货架上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的保健品包装吸引,“护肝片帮助排毒”、“葡萄籽讓皮肤清透白皙”、“大麦若叶清理肠道”等推荐语从导购员口中成串、连贯地输出,文迪心动了。
他联想到香港高压、焦虑的生活状态与他们年轻、朝气的面貌之间的反差,“是不是大家都吃了保健品,所以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健康”,他的判断被脑海中“没听说有人吃出问题,那么吃了不会变坏,只会向好”的推论进一步肯定,继而产生了“那我也要吃,不能不吃”的决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后,文迪一心想做记者,换过几家北京的媒体,没改变的是采访写稿的日常。随时待命出差和通宵写稿改稿的节奏叠加,扰乱了他的作息安排。白天,他一睁眼就用手机翻看各类APP找选题,出差时到处奔走,连着五六天只睡不到五六个小时,交稿后躺在床上,他又忍不住翻看同行的文章,陷入怎么写出好作品的焦虑,与朋友讨论到凌晨一两点。
疲惫和焦虑成了情绪的主旋律,文迪担心这种亚健康的生活随时压垮身体。现实是每个月三千多的房租,四千多的存款用于买房和商业保险投资,还有衣食行和包括医美、护肤、保健品等各类身体管理的花销,金钱的压力不允许他的健康出现任何问题。
去年秋天的某个深夜,他如厕后发现尿液颜色有异,以为自己得病,吓得差点哭出来,整夜辗转反侧,在床上叹气,又祈求保佑。第二天一早,他就打车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是误食有色食物造就的乌龙,紧绷的神经才一下松懈。
“那一刻起你就忽然更关注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生病’是职场人士的大敌,所以,熬夜伤肝,不利于代谢,要吃护肝片,作息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要吃番茄红素,饮食不均衡导致微量元素不足,要补充复合维生素……”对应着不同器官的“焦虑”,文迪购买的保健品种类和数量呈上升趋势,12个塑料瓶慢慢塞满了橱柜一个的隔间。
“吃了比不吃好”的理论,让许多年轻人认为保健品能防患于未然。28岁的互联网公司公关宇风也是忠实的保健品爱好者,他的办公桌上摆了14种瓶瓶罐罐的保健品,还因此被同事们吐槽为“保健风”。负责集团法务和政务关系的他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形容为“忙和非常忙”,晚上9、10点下班回家是常态。他从不健身,只喜欢有规律的忙碌。为了更好地工作,宇风有针对性地服用美国某品牌的鱼油、锯棕榈提取物、辅酶Q10、叶黄素等,对应的问题是血管硬化、前列腺问题、心梗和眼疾…… 宇風和文迪都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二三十岁正是拼搏的阶段,你工作很辛苦后,要想办法犒劳自己吧?相比起抽烟、喝酒、去夜场潇洒,吃保健品不仅能满足、愉悦自己,还能让你更有信心高效工作,是一个良性循环。”宇风将之比喻成一场心理按摩,每次吞完保健品,他瘫在座位上,全身骨架放松,当下的焦虑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两三成。
服用保健品成为文迪和宇风对付焦虑的良方。但当文迪早起时面对镜子中浮肿的双眼和发青的眼袋,沮丧又一次袭击了他的面容。
阳光照进窗台,离镜子越近,文迪越能看清眼角处隐约可见的细纹,“一笑便暴露年纪了”,还有因为缺水而干巴巴的皮肤,给人皱成一团的错觉。今年元旦,文迪入手了两瓶血橙胶原蛋白口服液肽和胶原蛋白冲剂,职场如战场,他急速地往枪膛里装上“抗衰老”的子弹。
当文迪刚刚开启补充胶原蛋白之路,29岁的国企员工晴晴已经在抗糖和美白的道路上探索了三年。
晴晴是单位公认最白的人,有一张看起来20岁出头的脸蛋,大眼睛,讨人喜欢。与其说是基因好,晴晴更愿意将之归功于全套的精心呵护。
2016年初,单位在杭州的分部刚刚组建,晴晴被分派到新成立的十人小组,她负责接待领导检查,收集整理项目材料,与各分部对接琐事,一人干三人的活,每天从上午8点忙到夜里12点。一年下来,她最大的感慨是,黑眼圈严重,皮肤没有以前润滑,得补救。
她先找在澳洲留学的表妹帮忙代购某品牌的胶原蛋白饮品,服用几个月没察觉效果,她又经日本留学的朋友推荐,购买了某品牌的美白冲剂和抗糖口服液。口服液一盒30支是一个月的剂量,售价1500元上下,同分量的美白冲剂代购价680元,“贵的自然更好”,晴晴从没犹豫。
“不能变老”和“脸比命重要”是她生活的宣言和意义,工作逐渐稳定后,她又热情地开展护肤大业。睡前护肤一小时是她每天最期待的时光,先涂一层来自日本美容院的肌底液,再按顺序眼霜,面霜,顺带擦擦脖子,最后是饮用保健品,面膜则隔天敷一次。“保养要由内而外,女生过了25岁,衰老就加快了,”她这么告诫自己。
精细算来,晴晴每个月对脸的投资都不少于3000元,她时常在办公室哭穷又要月光了,转眼笑嘻嘻地拿信用卡激情购物。
晴晴仍然是12点多睡觉,她格外珍惜夜晚的时光,她习惯打开电视看剧,同时刷手机或护肤,“舍不得早睡,想要拉长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两年她对自己皮肤的质感还算满意,紧致,亮白,依旧如20岁姑娘般有弹性。有时她猛然看向自己的手臂,“怎么这么白呢”,心中又是一阵欢喜。
她不能百分百确定是保健品发挥了作用,可“尝到甜头”的滋味让她有了安全感。“好看是一种天生的优势,它能让你获得更好的待遇,”求助男性从未被拒绝过的晴晴切身体会到这种优势的好处,“听说明星每个月砸在脸上的钱都有五六位数,作为普通人,我花几千保护这个优势也不过分。”
1986年出生的Anne已经是两个宝宝的妈妈,身处互联网管理层,她多会议,多外食,7×24小时为客户在线。加班到很晚的工作日,Anne饿到发晕又不敢乱吃,保持身材的紧箍咒悬在头顶,代替食物的是日本某品牌袋装30岁女性专用复合维生素和台湾小众品牌的胶原蛋白冲剂,她吞下六粒胶囊,仿佛刚吃了一顿好的。
健身之余,健身房的男女也难逃用保健品对抗衰老的希望捆绑。健身教练王哲总会被新来的学员缠着咨询抗氧化的秘诀。他不做推荐,只分享个人经历,进行有氧运动之后,他间断性服用番茄红素抗氧化,喝胶原蛋白促进皮肤白嫩光滑。王哲不否认,健身的人比一般人更在意塑形,保健品能辅助减脂增肌的健身愿景,让人“保持青春与活力”,谁会拒绝呢?
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保健品的宣传为年轻人描绘了对抗衰老的满怀希望的想象。只要从镜子中看到更好的自己,多数受访者的恐惧就会被希望之箭一瞬击碎。希望充满魔力。
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植物萃取物等在内的人体所需元素,在医学和营养学上的正规名称叫“膳食补充剂”,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林庆顺说,“膳食补充剂”区别于药品,不需要临床实验证明有效,也无需证明其安全性。
在中国,这些食品统称为保健品。2016年,中国食药监局将其定义为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说起与保健品的渊源,文迪回忆起第一次喝口服液,是小学六年级的升学考试,父母告诉他口服液有健脑的功效,有助于他取得好成绩,他高兴地喝完了一盒。
类似的经历在宇风、王哲等人的身上得到复制,家里亲戚轮流送各种保健品,把对孩子们长高、变聪明的期望寄托在上百元的保健品中。宇风回想起小时候没少被逼着服用这些饮品,“倒也说不清这算不算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至今怀疑里面没有益智的成分,不过是个心理安慰剂。”
时隔多年,文迪养成了去香港买保健品的习惯,他发现,不管是想找减肥还是提高免疫力的产品,所有的需求都能在保健品货架上得到满足。Anne固定在天猫国际的旗舰店里消费,宇风只认北美保健品牌的官网……
当代购和海淘变得便捷,年轻人在保健品市场中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去年4月刚起步做澳洲代购的闫红已经积累了超50人的回头客。她估算,在她这里购买保健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70%,且年龄均小于40岁,90%以上为女性。 根据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统计,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达2376亿元,按销售额计算,当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占据全球保健品市场16%的份额,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市场。
2017年速途研究院发表的《90后养生报告》显示,国内长时间使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21.9%,有接近一半的90后偶尔会使用保健品,而排斥保健品的90后群体只占3.9%。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在人类饮食中如果缺乏某些神秘的成分,将导致诸如脚气病、佝偻症、坏血病之类的疾病,但如果饮食稍作调整,便可不治而愈。1921年,维生素A、B、C被陆续发现,神秘成分的面纱揭开,它们很快获得广泛应用。这是保健品的雏形。
从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到制成维生素药丸,再将之打造成每天所需的膳食补充剂,维生素补充剂的神话流传了一个世纪之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最先提出维生素C疗法,1970年,他为此撰书《维生素C与感冒》,推崇用维C预防和治疗感冒,并建议普通人大量补充维C确保身体健康。尽管这一言论引起医学界的批评和反驳,这场争议犹如催化剂,使得维C补充剂畅销几十年,到1994年,维生素在美国的销售额突破40亿美元。
如今,“维生素C消炎,提高免疫力,治疗感冒”的說法仍在普通人中口耳相传,而医学上,很多实验已经证明维生素C预防和治愈感冒的言论错误。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解释,2013年循证医学数据库的专家团得出的最新结论称,日常少量地服用维生素C只能少量缩短感冒病程,而服用超过一克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
关于保健品的研究陷入模棱两可的境地,好与坏都宣称自己站在科学的一边,选择相信哪一方,是对消费者的一场考验。
顾中一理解这场争议的旷日持久。维生素C与感冒的关联性不过是数以万计的保健食品问题中的一个。
但任何保健品与其功效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性均需要大样本的人群在比较固定的条件之下,唯一改变某个补充剂的变量,再去观察它的短期或长期效果,成本非常高昂。
正如《健康的骗局,维生素的另类历史》一书中所言,“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诸多限制,以及科学可能被企业和专业人员操控以实现其目的,且科学无法脱离商业,我们的身体可能会成为商业牟利的战场。”
标榜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成分党”的宇风更乐意作自行诊断,他坚信自己服用的保健品都遵循了科学论证的过程。他比较每个品牌营养素的成分含量,上国际医学网站和论坛看相关期刊、论文的分析报告,再判断是否适用于自己。他不相信胶原蛋白口服液的功效,因为它进入到肠胃,被随机分解成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重新合成各式各样的蛋白质,不能以胶原蛋白的形式补充到皮肤中。这一结论得到顾中一和林庆顺教授的确认。
但当权威医学期刊《JAMA》和《JACC》分别发布研究结果称,吃鱼油没有降低各种心血管症状发生的概率、不能减少心律失常患者的房颤复发风险,宇风坚称鱼油已经得到了许多权威论证,能够降血脂、软化血管等。
林庆顺教授在自己创立的网站上撰写了大量给读者的营养学问题的回复,大多数人都在重复向他咨询保健品的功效,无人问其危害。他总结说,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掌控,自我医治”的平台。大多数人本來就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从医40年的林庆顺看来,我们身体这部机器,无法接受外来的大剂量微营养素。每个人的肾脏就像污水处理厂,它把血液中有用的东西回收,沒用的东西排出。没用的东西(成分不明)里有些是有毒的,所以会伤害肾脏。而被小肠吸收的东西,不论好坏,全都要送到肝脏,一旦处理的东西超过肝的负荷量,也会造成肝损伤。两者病理机制虽不同,起因却都在于摄取过量微营养素。
与我交谈的所有采访对象都有这样的担心和困惑,什么剂量是超量,吃多了又会多大程度损害身体,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科学研究暂未给出完善解答,对美好状态的极致追求,对衰老、疾病的恐惧,以及种种身心的焦虑,让寄希望于保健品的年轻人依旧步履不停地尝试着。采访那晚我问晴晴,除了疑虑,你害怕么?
“没关系,为了美,我自愿当小白鼠,我拼了。”晴晴笃定地说。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文迪、宇风、晴晴、王哲、闫红为化名)
“每天要吃二三十粒,啥事想不起来的时候,都能记得吃保健品。”吴昕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从30岁开始服用保健品,已经持续吃了六年,
和吴昕一样热衷于保健品的明星不在少数。戚薇做客《真相吧,花花万物》综艺时,分享了自己的保健品购物车和随身携带的药盒。她每天的剂量一只手都捧不过来。《偶像练习生》里的王子异出行时,保健品的药瓶塞满了半个行李箱。
沉迷保健品早已不是老年人特有的标签,也不仅仅是演艺圈风靡的现象。2018年天猫双11购物节,超过800个品牌的保健品合力拿到进口品类销售第一。据天猫国际统计,80后和90后年轻人占进口保健品消费者的60%,其中80后约占36%,90后约占24%。
当千禧一代逐渐成为社会的消费主力,越来越多年轻人将保健品纳入自己的健康方案。
拥有395万微博粉丝的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咨询保健品服用的人。据他观察,2013年左右,随着代购和海淘等购物模式盛行,国外保健产品涌入国内,年轻人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兴起,无论是出于跟风,还是对健康的关注和管理,吃保健品已经成为一件自然又时尚的事情。
保健品不是灵丹妙药,为何会成为年轻人的执念或养生法宝?这还是个难解的谜。
我们采访了多位40岁以下的人,请他们谈谈选择服用保健品的经历。他们多数生活在一线城市,有国企员工、健身教练、媒体从业者、互联网公关和代购。对保健品,他们信赖又困惑,他们试图摆脱迷信,又陷于“科学”的泥潭中,或许他们的故事是线索,亦是某种答案。
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诸多限制,以及科学可能被企业和专业人员操控以实现其目的,且科学无法脱离商业,我们的身体可能会成为商业牟利的战场
“没听说有人吃出问题”“不能不吃”
清晨7点半,27岁的文迪从冰箱中拿出一颗鸡蛋和黑芝麻谷粒多饮品,开始准备早餐。煮鸡蛋的五分钟空闲里,他从橱柜中分别取出红、银、棕、蓝、白、草绿共六种颜色的产自美、日、澳、中四地的保健品瓶装,从里面倒出灰、红、黄三色的胶囊和薄片,随机放在某个瓶盖里。
鸡蛋煮好关火,他三两口啃完,喝两口饮品,再将瓶盖中七八颗指甲盖大小的胶囊一次性倒在嘴里,随饮品一并吞咽,这是他每天的“营养”早餐。
到了下午四五点,文迪还会再重复吃一轮。如果出门,他一定选择性带两三瓶保健品在双肩包里,抽空用保温杯里的热水冲服。
这些瓶瓶罐罐里装着护肝片、卵磷脂胶囊、番茄红素、男士复合维生素、葡萄籽胶囊、血橙胶原蛋白口服液等,服用剂量标准为每种保健品每次一至三颗,一天推荐服用两到三次。文迪计算了一下,按照保健品包装上的服用指导意见,自己每天要吃下至少17颗大小、形状不同的保健品。
“我掂量着这么吃也有点吓人,时常四五颗轮换着吃一批,隔天再吃另一半,”即使用量时多时少,不算规律,但从开始服用坚持至今,文迪已经吃了四年多。
吃保健品的习惯是在香港修学时期养成的。在香港读传媒专业后,文迪加入了晚睡早起的行列。同学们读书、准备功课常常熬夜至两三点,第二天又要早起上课,他很快担心自己的精力跟不上,有时照镜子,感觉脸上蒙着一层灰暗,“影响整天的心情”。
第一次在香港逛万宁、屈臣氏时,他就被货架上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的保健品包装吸引,“护肝片帮助排毒”、“葡萄籽讓皮肤清透白皙”、“大麦若叶清理肠道”等推荐语从导购员口中成串、连贯地输出,文迪心动了。
他联想到香港高压、焦虑的生活状态与他们年轻、朝气的面貌之间的反差,“是不是大家都吃了保健品,所以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健康”,他的判断被脑海中“没听说有人吃出问题,那么吃了不会变坏,只会向好”的推论进一步肯定,继而产生了“那我也要吃,不能不吃”的决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后,文迪一心想做记者,换过几家北京的媒体,没改变的是采访写稿的日常。随时待命出差和通宵写稿改稿的节奏叠加,扰乱了他的作息安排。白天,他一睁眼就用手机翻看各类APP找选题,出差时到处奔走,连着五六天只睡不到五六个小时,交稿后躺在床上,他又忍不住翻看同行的文章,陷入怎么写出好作品的焦虑,与朋友讨论到凌晨一两点。
疲惫和焦虑成了情绪的主旋律,文迪担心这种亚健康的生活随时压垮身体。现实是每个月三千多的房租,四千多的存款用于买房和商业保险投资,还有衣食行和包括医美、护肤、保健品等各类身体管理的花销,金钱的压力不允许他的健康出现任何问题。
去年秋天的某个深夜,他如厕后发现尿液颜色有异,以为自己得病,吓得差点哭出来,整夜辗转反侧,在床上叹气,又祈求保佑。第二天一早,他就打车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是误食有色食物造就的乌龙,紧绷的神经才一下松懈。
“那一刻起你就忽然更关注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生病’是职场人士的大敌,所以,熬夜伤肝,不利于代谢,要吃护肝片,作息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要吃番茄红素,饮食不均衡导致微量元素不足,要补充复合维生素……”对应着不同器官的“焦虑”,文迪购买的保健品种类和数量呈上升趋势,12个塑料瓶慢慢塞满了橱柜一个的隔间。
“吃了比不吃好”的理论,让许多年轻人认为保健品能防患于未然。28岁的互联网公司公关宇风也是忠实的保健品爱好者,他的办公桌上摆了14种瓶瓶罐罐的保健品,还因此被同事们吐槽为“保健风”。负责集团法务和政务关系的他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形容为“忙和非常忙”,晚上9、10点下班回家是常态。他从不健身,只喜欢有规律的忙碌。为了更好地工作,宇风有针对性地服用美国某品牌的鱼油、锯棕榈提取物、辅酶Q10、叶黄素等,对应的问题是血管硬化、前列腺问题、心梗和眼疾…… 宇風和文迪都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二三十岁正是拼搏的阶段,你工作很辛苦后,要想办法犒劳自己吧?相比起抽烟、喝酒、去夜场潇洒,吃保健品不仅能满足、愉悦自己,还能让你更有信心高效工作,是一个良性循环。”宇风将之比喻成一场心理按摩,每次吞完保健品,他瘫在座位上,全身骨架放松,当下的焦虑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两三成。
“不能变老”“脸比命重要”
服用保健品成为文迪和宇风对付焦虑的良方。但当文迪早起时面对镜子中浮肿的双眼和发青的眼袋,沮丧又一次袭击了他的面容。
阳光照进窗台,离镜子越近,文迪越能看清眼角处隐约可见的细纹,“一笑便暴露年纪了”,还有因为缺水而干巴巴的皮肤,给人皱成一团的错觉。今年元旦,文迪入手了两瓶血橙胶原蛋白口服液肽和胶原蛋白冲剂,职场如战场,他急速地往枪膛里装上“抗衰老”的子弹。
当文迪刚刚开启补充胶原蛋白之路,29岁的国企员工晴晴已经在抗糖和美白的道路上探索了三年。
晴晴是单位公认最白的人,有一张看起来20岁出头的脸蛋,大眼睛,讨人喜欢。与其说是基因好,晴晴更愿意将之归功于全套的精心呵护。
2016年初,单位在杭州的分部刚刚组建,晴晴被分派到新成立的十人小组,她负责接待领导检查,收集整理项目材料,与各分部对接琐事,一人干三人的活,每天从上午8点忙到夜里12点。一年下来,她最大的感慨是,黑眼圈严重,皮肤没有以前润滑,得补救。
她先找在澳洲留学的表妹帮忙代购某品牌的胶原蛋白饮品,服用几个月没察觉效果,她又经日本留学的朋友推荐,购买了某品牌的美白冲剂和抗糖口服液。口服液一盒30支是一个月的剂量,售价1500元上下,同分量的美白冲剂代购价680元,“贵的自然更好”,晴晴从没犹豫。
“不能变老”和“脸比命重要”是她生活的宣言和意义,工作逐渐稳定后,她又热情地开展护肤大业。睡前护肤一小时是她每天最期待的时光,先涂一层来自日本美容院的肌底液,再按顺序眼霜,面霜,顺带擦擦脖子,最后是饮用保健品,面膜则隔天敷一次。“保养要由内而外,女生过了25岁,衰老就加快了,”她这么告诫自己。
精细算来,晴晴每个月对脸的投资都不少于3000元,她时常在办公室哭穷又要月光了,转眼笑嘻嘻地拿信用卡激情购物。
晴晴仍然是12点多睡觉,她格外珍惜夜晚的时光,她习惯打开电视看剧,同时刷手机或护肤,“舍不得早睡,想要拉长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两年她对自己皮肤的质感还算满意,紧致,亮白,依旧如20岁姑娘般有弹性。有时她猛然看向自己的手臂,“怎么这么白呢”,心中又是一阵欢喜。
她不能百分百确定是保健品发挥了作用,可“尝到甜头”的滋味让她有了安全感。“好看是一种天生的优势,它能让你获得更好的待遇,”求助男性从未被拒绝过的晴晴切身体会到这种优势的好处,“听说明星每个月砸在脸上的钱都有五六位数,作为普通人,我花几千保护这个优势也不过分。”
1986年出生的Anne已经是两个宝宝的妈妈,身处互联网管理层,她多会议,多外食,7×24小时为客户在线。加班到很晚的工作日,Anne饿到发晕又不敢乱吃,保持身材的紧箍咒悬在头顶,代替食物的是日本某品牌袋装30岁女性专用复合维生素和台湾小众品牌的胶原蛋白冲剂,她吞下六粒胶囊,仿佛刚吃了一顿好的。
健身之余,健身房的男女也难逃用保健品对抗衰老的希望捆绑。健身教练王哲总会被新来的学员缠着咨询抗氧化的秘诀。他不做推荐,只分享个人经历,进行有氧运动之后,他间断性服用番茄红素抗氧化,喝胶原蛋白促进皮肤白嫩光滑。王哲不否认,健身的人比一般人更在意塑形,保健品能辅助减脂增肌的健身愿景,让人“保持青春与活力”,谁会拒绝呢?
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保健品的宣传为年轻人描绘了对抗衰老的满怀希望的想象。只要从镜子中看到更好的自己,多数受访者的恐惧就会被希望之箭一瞬击碎。希望充满魔力。
神话与金钱
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植物萃取物等在内的人体所需元素,在医学和营养学上的正规名称叫“膳食补充剂”,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林庆顺说,“膳食补充剂”区别于药品,不需要临床实验证明有效,也无需证明其安全性。
在中国,这些食品统称为保健品。2016年,中国食药监局将其定义为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说起与保健品的渊源,文迪回忆起第一次喝口服液,是小学六年级的升学考试,父母告诉他口服液有健脑的功效,有助于他取得好成绩,他高兴地喝完了一盒。
类似的经历在宇风、王哲等人的身上得到复制,家里亲戚轮流送各种保健品,把对孩子们长高、变聪明的期望寄托在上百元的保健品中。宇风回想起小时候没少被逼着服用这些饮品,“倒也说不清这算不算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至今怀疑里面没有益智的成分,不过是个心理安慰剂。”
时隔多年,文迪养成了去香港买保健品的习惯,他发现,不管是想找减肥还是提高免疫力的产品,所有的需求都能在保健品货架上得到满足。Anne固定在天猫国际的旗舰店里消费,宇风只认北美保健品牌的官网……
当代购和海淘变得便捷,年轻人在保健品市场中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去年4月刚起步做澳洲代购的闫红已经积累了超50人的回头客。她估算,在她这里购买保健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70%,且年龄均小于40岁,90%以上为女性。 根据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统计,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达2376亿元,按销售额计算,当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占据全球保健品市场16%的份额,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市场。
2017年速途研究院发表的《90后养生报告》显示,国内长时间使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21.9%,有接近一半的90后偶尔会使用保健品,而排斥保健品的90后群体只占3.9%。
科学的局限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在人类饮食中如果缺乏某些神秘的成分,将导致诸如脚气病、佝偻症、坏血病之类的疾病,但如果饮食稍作调整,便可不治而愈。1921年,维生素A、B、C被陆续发现,神秘成分的面纱揭开,它们很快获得广泛应用。这是保健品的雏形。
从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到制成维生素药丸,再将之打造成每天所需的膳食补充剂,维生素补充剂的神话流传了一个世纪之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最先提出维生素C疗法,1970年,他为此撰书《维生素C与感冒》,推崇用维C预防和治疗感冒,并建议普通人大量补充维C确保身体健康。尽管这一言论引起医学界的批评和反驳,这场争议犹如催化剂,使得维C补充剂畅销几十年,到1994年,维生素在美国的销售额突破40亿美元。
如今,“维生素C消炎,提高免疫力,治疗感冒”的說法仍在普通人中口耳相传,而医学上,很多实验已经证明维生素C预防和治愈感冒的言论错误。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解释,2013年循证医学数据库的专家团得出的最新结论称,日常少量地服用维生素C只能少量缩短感冒病程,而服用超过一克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
关于保健品的研究陷入模棱两可的境地,好与坏都宣称自己站在科学的一边,选择相信哪一方,是对消费者的一场考验。
顾中一理解这场争议的旷日持久。维生素C与感冒的关联性不过是数以万计的保健食品问题中的一个。
但任何保健品与其功效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性均需要大样本的人群在比较固定的条件之下,唯一改变某个补充剂的变量,再去观察它的短期或长期效果,成本非常高昂。
正如《健康的骗局,维生素的另类历史》一书中所言,“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诸多限制,以及科学可能被企业和专业人员操控以实现其目的,且科学无法脱离商业,我们的身体可能会成为商业牟利的战场。”
标榜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成分党”的宇风更乐意作自行诊断,他坚信自己服用的保健品都遵循了科学论证的过程。他比较每个品牌营养素的成分含量,上国际医学网站和论坛看相关期刊、论文的分析报告,再判断是否适用于自己。他不相信胶原蛋白口服液的功效,因为它进入到肠胃,被随机分解成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重新合成各式各样的蛋白质,不能以胶原蛋白的形式补充到皮肤中。这一结论得到顾中一和林庆顺教授的确认。
但当权威医学期刊《JAMA》和《JACC》分别发布研究结果称,吃鱼油没有降低各种心血管症状发生的概率、不能减少心律失常患者的房颤复发风险,宇风坚称鱼油已经得到了许多权威论证,能够降血脂、软化血管等。
林庆顺教授在自己创立的网站上撰写了大量给读者的营养学问题的回复,大多数人都在重复向他咨询保健品的功效,无人问其危害。他总结说,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掌控,自我医治”的平台。大多数人本來就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从医40年的林庆顺看来,我们身体这部机器,无法接受外来的大剂量微营养素。每个人的肾脏就像污水处理厂,它把血液中有用的东西回收,沒用的东西排出。没用的东西(成分不明)里有些是有毒的,所以会伤害肾脏。而被小肠吸收的东西,不论好坏,全都要送到肝脏,一旦处理的东西超过肝的负荷量,也会造成肝损伤。两者病理机制虽不同,起因却都在于摄取过量微营养素。
与我交谈的所有采访对象都有这样的担心和困惑,什么剂量是超量,吃多了又会多大程度损害身体,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科学研究暂未给出完善解答,对美好状态的极致追求,对衰老、疾病的恐惧,以及种种身心的焦虑,让寄希望于保健品的年轻人依旧步履不停地尝试着。采访那晚我问晴晴,除了疑虑,你害怕么?
“没关系,为了美,我自愿当小白鼠,我拼了。”晴晴笃定地说。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文迪、宇风、晴晴、王哲、闫红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