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难点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难点?有学者认为,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内容。也有的学者认为,数学中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按笔者的理解,教学难点可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来确定,也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可以认为是难点,对于那些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感到困难,或是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难以内化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难点。
   二、教学难点的产生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其新知识的过程中,伴着同化和顺应,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的过程。
   如果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产生冲突,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需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种通过顺应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知识则比较困难。因为认知结构本身也有一种定式,这种定式的消极作用会阻碍认知的飞跃,从而造成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形成教学难点。因此,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还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决定于教师、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当然,在同一个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化和顺应往往同时进行,难以截然分开。由于学生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差异,教学难点的形成也必然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灵活确定教学难点。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1、启发讲解法。就是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师有必要进行有意义的“讲”。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讲”不是“灌输”,而是“启发讲解”,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知识。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苏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植树问题)”,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是植树的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为此,我运用启发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
   师:(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兔子和蘑菇图)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按一只兔子接着一个蘑菇的规律排列。
   师:你说得真好!这是一种间隔排列问题,第一是兔子,最后也是兔子,像这样兔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兔子看作“两端的物体”,蘑菇排在中間,我们把蘑菇看作“中间的物体”。谁来说说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
   生:兔子有8只,蘑菇有7个。
   师:(出示篱笆图)我们再来看这里的篱笆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中两端的物体是什么?中间的物体是什么?
   生:两端的物体是木桩,中间的物体是篱笆。
   师:数一数,木桩和篱笆各是多少。
   生:木桩有13根,篱笆有12块。
   师:(出示手帕图)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生:两端的物体是夹子,中间的物体是手帕。
   师:夹子和手帕各有多少?
   生:夹子有10个,手帕有9块。
   师:请同学们将刚才观察的三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的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发现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师: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生: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找到了规律,教学难点也由此突破。
   2、演示实验法。即运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攻破教学难点。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动态的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有一段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当钢材从水中取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这道题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钢材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水下降的体积。如何在“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一段圆柱形钢材放进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烧杯里,使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教师将钢材从烧杯中取出,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过程,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没有拿出钢材时,水面在什么位置?当拿出钢材后,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钢材取出后,烧杯里的水下降了的那一部分是一个小圆柱,而这个小圆柱的体积与圆柱形钢材的体积相等。这样学生顺利解决了圆柱形钢材的体积问题,进而迅速求出了钢材的长:3?郾14×302×5÷(3?郾14×102),问题迎刃而解。
   3、运用比喻法。有些基础知识,学生虽然能记住,也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让他们说出其中的道理,有时往往表述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教学时常常运用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对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有时还会混淆。为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我先让学生求出x 20=100,23x=69,x-13=50中x的值,并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引导学生观察各等式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抽象出“方程的解”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说明像刚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最后启发学生说出完整的概念。接着边打比方边演示,将一块(重10克)小石子放在天平的一边,要想知道它的重量是多少,就需要打开砝码盒,找出与小石子重量相等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边,使之左右平衡。那么,10克砝码便是“方程的解”,而开盒找砝码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另外,还有:
  变换叙述法。即运用变换叙述形式的方法来降低难度,攻破难点。我们经常说“思维定式”,确实,学生有时会有一种固化的思维,对于某些“标准形式”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而对稍有变化的材料则出现困难。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变换叙述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就会从中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
  画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攻破难点,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郾比较分析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语)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
  郾巧用转化法。所谓转化,就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特殊为一般,化复合为单一,化隐蔽为外显。因此,适时恰当运用转化的方法,不但可以攻破难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灵活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攻破难点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要善于思考,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就会攻破教学中的难点。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立足农村教育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校风正、纪律严、校园美、创窗口”的办学目标和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 “五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谈谈我校的主要做法,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量化积分评教师  学年初学校召开民主管理研讨会,经教师讨论研究制定《教师量化考评细则》
任何卓有成效的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创设生“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在“疑境”中质疑,在“疑境”中学习探索,进行创新。使学生经历一个从“生疑——质疑——议疑——解疑——无疑——应用与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創新精神。  一、情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老先生的名言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是一种能力,是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初高中的基础,
课标对《磁生电》的教学,既规定了“内容标准”(如“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等),还举出了“样例”(如“通过磁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运动的实例,说明不同运动形式之间有联系”等)。为了认真落实课标提出的、“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建议”,研讨如何让学生探究“磁生电”的方案是很有意义的。现借贵刊一角简述如下浅见,以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美育,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受过美育教育的人,也不能算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在各学科中渗透美育。那么如何在数学中渗透美育,下面谈谈本人的拙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素质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最关健因素。体育校本研训的诞生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研究重新定位后的必然产物,课改前和课改中的大规模培训怎样变成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行为,是体育校本研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主要任务。笔者就温州乐清市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校本研训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校本研训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摘要】新课改在过去“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的二维数学教学目标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新维度,要求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高中数学长期以来重运算而轻情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情感教学不能在数学课堂有效开展,从而新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很难达成。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有效实现情感教学这一新维度教学目标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维目标;新维度;情感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的说课比赛。我说课的课题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第三章第五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根据教育改革的新理念、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我本人一贯的教学风格,设计本节课教学。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阐述我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构思:  一、说教材  教材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进行编写,通过解决引
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时常引导學生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欣赏数学中的数学美,就会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目标。笔者进行了数学美学教育中的初步实践探索,下面以圆锥曲线的知识为例,具体介绍如下: 本文为全文
摘要: Learner autonomy aims at cultivating learners’ ability to learn autonomously and enabling learners to manage their own learning and learn throughout their lifetim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is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