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提起习作,教师就感到头痛,学生就感到畏惧。有的苦于“无米下锅”,有的担心写不具体。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喜欢上习作,爱上习作。如何让学生感觉习作是快乐、轻松的呢?以下谈谈我的见解。
一、以读导写,读写结合
我们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灵活地结合积累进行仿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找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在读中学写。
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在总结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或蔬菜,按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有什么特点?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在习作课上,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带来,在小组内试着说给同学听,再根据自己说的写下来。这样,在习作时,学生就不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
又如学习了《桂林山水》后,学生定能仿写出家乡的山有多么美,家乡的水有多迷人……不妨让他们试一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说明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多读书;要想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老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并建议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摘录自己读到的名人名言、凡人妙语、格言及俏皮话;或把优美词、句、片段摘录下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老师利用习作指导课组织学生相互推荐自己的习作素材,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学生习作时,遣词造句得心应手,文思泉涌,左右逢源,再不会感到“心中有话写不出”了。
二、充实生活,积累素材
小学生习作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句话道出了习作来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中可写的事很多,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只是平时没有注意积累素材,对这些事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捕捉生活中的习作材料呢?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从小坚持写观察日记,把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记下来。
如新课改的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前我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特别布置学生在课余时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如洗碗、煮饭、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在这段时间里,每节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式的口头作文,轮流让学生把自己怎样做家务活及做完家务活后的收获和感受说给同学听。没想到只是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帮妈妈煮饭,有的说怎样洗碗,有的还能帮助同学做补充。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说的写在日记里,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习作课时,学生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第一次习作。
小学生习作要从内容入手。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习作时才能言之有物。如在“记一次有趣的游戏活动”习作课时,同学们都能说出很多游戏:“老鹰捉小鸡”、“贴鼻子”、“拉网捕鱼”等。但让学生动笔写时却个个挠头抓耳,无从下笔。针对学生素材贫乏的问题,我先带领学生玩“老鹰捉小鸡”、“贴鼻子”游戏。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十分高兴。在游戏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并且急于问老师:“老师,现在可以写了么?”这样,学生由于兴趣被激发起来,让他们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从而由“被动作文”转变成“主动作文”,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多数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精彩的习作,而且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当然,要反对每次活动必有作文的做法。如果让学生带着沉重的负担参加活动,他们怎么能玩得尽兴呢?只有玩得痛快,才能写得具体。“创作的热情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抓住生活,就有话可说,抓住生活,就能写出好的习作。
三、狠抓修改,放宽评价
“文章不厌百回改”,可以说好文章多是修改得来的。修改是习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是在修改上下了工夫。传统作文都是学生作文老师改,学生只要把作文交给老师,这次作文就算完成了。结果学生缺乏责任心,费时多,收效却少。如对初涉习作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话说明白了没有,语句通不通,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在小组中,一人读三人听,找出文中的不足,即我帮你改,你帮我改,在集体探讨中摸索修改作文的方法,并逐渐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对经过自改、互改后交上来的习作,我实行分层评价,相对放宽。基础好的固然要高分,基础差的也要“沙里淘金”,择其进步较大的方面给予高分。我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坚持以下两方面:
1.多就少改。小学生的习作语句不一定很通顺,内容不一定很新颖,更没有什么优美词句,这是因为他们还是小学生,缺乏语言材料。对学生在表达上的不足,一定要多就少改,保持小学生习作的本色。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激发他们对习作的兴趣。
2.多表扬,少批评。小学生习作中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是我们成年人无法比较的。批改学生习作时,我会经常提醒自己:“自己写文章时都存在着不少困难,现在我面对的只是小学生呀!”
四、教学相长,保持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习作,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教习作的老师。比如我经常让学生写一些《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请到我家来做客》等习作,并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的习作练习,能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学生解决生活上的苦恼,拉近师生距离。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的感受,获得学生对老师的爱。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每次学生的习作或日记,我都会选出较好的几篇或者进步较大的,让习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并让其他同学说说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我还经常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评讲,并贴在班级墙报上。鼓励、指导习作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习作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以上是我的看法,习作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每位老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以读导写,读写结合
我们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灵活地结合积累进行仿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找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在读中学写。
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在总结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或蔬菜,按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有什么特点?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在习作课上,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带来,在小组内试着说给同学听,再根据自己说的写下来。这样,在习作时,学生就不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
又如学习了《桂林山水》后,学生定能仿写出家乡的山有多么美,家乡的水有多迷人……不妨让他们试一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说明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多读书;要想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老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并建议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摘录自己读到的名人名言、凡人妙语、格言及俏皮话;或把优美词、句、片段摘录下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老师利用习作指导课组织学生相互推荐自己的习作素材,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学生习作时,遣词造句得心应手,文思泉涌,左右逢源,再不会感到“心中有话写不出”了。
二、充实生活,积累素材
小学生习作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句话道出了习作来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中可写的事很多,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只是平时没有注意积累素材,对这些事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捕捉生活中的习作材料呢?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从小坚持写观察日记,把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记下来。
如新课改的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前我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特别布置学生在课余时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如洗碗、煮饭、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在这段时间里,每节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式的口头作文,轮流让学生把自己怎样做家务活及做完家务活后的收获和感受说给同学听。没想到只是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帮妈妈煮饭,有的说怎样洗碗,有的还能帮助同学做补充。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说的写在日记里,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习作课时,学生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第一次习作。
小学生习作要从内容入手。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习作时才能言之有物。如在“记一次有趣的游戏活动”习作课时,同学们都能说出很多游戏:“老鹰捉小鸡”、“贴鼻子”、“拉网捕鱼”等。但让学生动笔写时却个个挠头抓耳,无从下笔。针对学生素材贫乏的问题,我先带领学生玩“老鹰捉小鸡”、“贴鼻子”游戏。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十分高兴。在游戏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并且急于问老师:“老师,现在可以写了么?”这样,学生由于兴趣被激发起来,让他们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从而由“被动作文”转变成“主动作文”,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多数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精彩的习作,而且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当然,要反对每次活动必有作文的做法。如果让学生带着沉重的负担参加活动,他们怎么能玩得尽兴呢?只有玩得痛快,才能写得具体。“创作的热情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抓住生活,就有话可说,抓住生活,就能写出好的习作。
三、狠抓修改,放宽评价
“文章不厌百回改”,可以说好文章多是修改得来的。修改是习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是在修改上下了工夫。传统作文都是学生作文老师改,学生只要把作文交给老师,这次作文就算完成了。结果学生缺乏责任心,费时多,收效却少。如对初涉习作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话说明白了没有,语句通不通,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在小组中,一人读三人听,找出文中的不足,即我帮你改,你帮我改,在集体探讨中摸索修改作文的方法,并逐渐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对经过自改、互改后交上来的习作,我实行分层评价,相对放宽。基础好的固然要高分,基础差的也要“沙里淘金”,择其进步较大的方面给予高分。我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坚持以下两方面:
1.多就少改。小学生的习作语句不一定很通顺,内容不一定很新颖,更没有什么优美词句,这是因为他们还是小学生,缺乏语言材料。对学生在表达上的不足,一定要多就少改,保持小学生习作的本色。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激发他们对习作的兴趣。
2.多表扬,少批评。小学生习作中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是我们成年人无法比较的。批改学生习作时,我会经常提醒自己:“自己写文章时都存在着不少困难,现在我面对的只是小学生呀!”
四、教学相长,保持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习作,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教习作的老师。比如我经常让学生写一些《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请到我家来做客》等习作,并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的习作练习,能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学生解决生活上的苦恼,拉近师生距离。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的感受,获得学生对老师的爱。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每次学生的习作或日记,我都会选出较好的几篇或者进步较大的,让习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并让其他同学说说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我还经常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评讲,并贴在班级墙报上。鼓励、指导习作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习作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以上是我的看法,习作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每位老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