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新课标下,我们应从多个维度审视品德课教学。
一、品德课教师要德才兼备
品德课的学科地位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水平,要德才兼备。朱小敏教授在“理想德育”的主要思想中指出:理想的道德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教师更应该这样,与书为友,只有在茫茫的书海中去尽情遨游,才能体验中国文化之博深,在与名师的对话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净化自己的灵魂,从而升华自己的人格。品德课教师,更应该多读一些书,净化灵魂,提升品格,才能把最美好的世界呈现给孩子。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名品德课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纯洁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还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平,敏锐的教育机智。要培养一个好学生,不但要养其“德”,还要培其“才”,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而要履行这一职责,教师必须以爱心为基础。爱心是育人的前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满爱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品德课教师还要坚持教学研究。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研究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齐学红教授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的社会重要意义,因此,站在德育第一线的我们,更有研究的资本,只要我们能坚持研究,在研究中记录自己的教育轨迹,做到“人人心中有,笔下人人无。”面对繁杂的课程,教师应该审视设置的课程,灵活地处理好教材,领悟学科课程的灵魂,并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借助教材这一拐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教育。研究设置课程的理念,探究教育的灵魂,做到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给足学生的时间与空间,还他们一定自由生活的权利,为社会培养文明的公民!
二、品德课教案要精心设计
品德课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案的精心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在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必须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首先,教师要明晰教材的编排意图,领悟教材的灵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其次,要考虑设计本节课的价值立场是否有德育的灵魂,考虑是否紧扣三维的目标,考虑该节课所处的年段和年级以及该节课在本单元中的的教学目标要求;再考虑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找准教材的落脚点,找出教材中的生长点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其自我去体验,“以身体之”。最后,考虑学生是否能“以心验之”,并能把该节课的的德育认知践行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去。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和诚信交朋友》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老师播放生活中的诚信录像资料,体会真诚相待、讲诚信的可贵。然后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以身体之”,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学生角色扮演“买票”: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去做客,乘车大人4元,1.2米以上的孩子和大人一样。父亲告诉售票员:一个孩子1.15米,一个1.22米。售票员说:我的眼睛不是尺寸,你只要说孩子不到1.2米,就可以省下4元钱。父亲说:孩子们知道自己有多高。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 “你觉得父亲和售票员谁说得对?为什么?”等问题,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诚信或不诚信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老师创设两难情景,请学生思考、讨论:“遇到这些事情,我该怎么办?”通过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以心验之”,在讨论中辨别是非,知道怎样的行为才是诚信,懂得诚信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是为人们所称赞的行为,懂得做人要诚信。
三、品德课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
品德课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现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让学生真正去践行教师所要的德育认知要求,才能达到德育的终极目标。
我曾经听方峥嵘老师的一节课品德课,让我受益匪浅。她以“父母爱的情感”为主题,来选择课例,这容易激起学生和听课者的情感;其次是激发感情的铺垫做得很成功,她以学生的名字为切入口,唤起学生对父母爱的回忆,然后“以身体之”让学生看、摸、闻,并出示父母一天为自己做事情的“亲情树”来体验父母的爱,再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回忆、沉思,让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结合自己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母爱。教师再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学生明晰严格要求的爱也是一种爱,最后出示一位父亲给学生的一封信,借助音乐的渲染,感情朗读这一封信,再让每一位学生默读父母给自己的一封信,把学生和在座的听课教师的情感推向高潮。这样,在场的每一人都“以心验之”父母的爱,学生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行动,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从而达到了“晓之以理”——回报父母的爱,并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達到了教学的最终目标。
品德课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验、感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品德课教学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温馨对话”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一种高度负责。“心灵沟通”体现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一种高度负责的教育态度,还有一颗爱心,并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朱小敏教授以冯恩泽教授“淡化教育痕迹”的教育理念为支撑,提出了“理想德育”的主要思想: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品德课教学,教师如果没有营造温馨的对话情景,没有一颗爱心,没有换位思考,放下架子与学生平起平坐,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要改变一个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偏差都很难,就甭说要把德育工作做好了。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偏差,体现在其言语或行动上。面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用相应办法去纠正其偏差,这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营造温馨的对话情景,运用教育机智,换位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其沟通,零距离接触,才能使学生“以心验之”,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促其践行。
营造温馨的对话情景,在心灵上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是品德教学的一个好办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品德课教师要德才兼备
品德课的学科地位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水平,要德才兼备。朱小敏教授在“理想德育”的主要思想中指出:理想的道德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教师更应该这样,与书为友,只有在茫茫的书海中去尽情遨游,才能体验中国文化之博深,在与名师的对话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净化自己的灵魂,从而升华自己的人格。品德课教师,更应该多读一些书,净化灵魂,提升品格,才能把最美好的世界呈现给孩子。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名品德课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纯洁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还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平,敏锐的教育机智。要培养一个好学生,不但要养其“德”,还要培其“才”,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而要履行这一职责,教师必须以爱心为基础。爱心是育人的前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满爱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品德课教师还要坚持教学研究。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研究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齐学红教授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的社会重要意义,因此,站在德育第一线的我们,更有研究的资本,只要我们能坚持研究,在研究中记录自己的教育轨迹,做到“人人心中有,笔下人人无。”面对繁杂的课程,教师应该审视设置的课程,灵活地处理好教材,领悟学科课程的灵魂,并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借助教材这一拐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教育。研究设置课程的理念,探究教育的灵魂,做到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给足学生的时间与空间,还他们一定自由生活的权利,为社会培养文明的公民!
二、品德课教案要精心设计
品德课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案的精心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在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必须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首先,教师要明晰教材的编排意图,领悟教材的灵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其次,要考虑设计本节课的价值立场是否有德育的灵魂,考虑是否紧扣三维的目标,考虑该节课所处的年段和年级以及该节课在本单元中的的教学目标要求;再考虑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找准教材的落脚点,找出教材中的生长点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其自我去体验,“以身体之”。最后,考虑学生是否能“以心验之”,并能把该节课的的德育认知践行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去。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和诚信交朋友》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老师播放生活中的诚信录像资料,体会真诚相待、讲诚信的可贵。然后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以身体之”,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学生角色扮演“买票”: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去做客,乘车大人4元,1.2米以上的孩子和大人一样。父亲告诉售票员:一个孩子1.15米,一个1.22米。售票员说:我的眼睛不是尺寸,你只要说孩子不到1.2米,就可以省下4元钱。父亲说:孩子们知道自己有多高。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 “你觉得父亲和售票员谁说得对?为什么?”等问题,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诚信或不诚信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老师创设两难情景,请学生思考、讨论:“遇到这些事情,我该怎么办?”通过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以心验之”,在讨论中辨别是非,知道怎样的行为才是诚信,懂得诚信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是为人们所称赞的行为,懂得做人要诚信。
三、品德课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
品德课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现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让学生真正去践行教师所要的德育认知要求,才能达到德育的终极目标。
我曾经听方峥嵘老师的一节课品德课,让我受益匪浅。她以“父母爱的情感”为主题,来选择课例,这容易激起学生和听课者的情感;其次是激发感情的铺垫做得很成功,她以学生的名字为切入口,唤起学生对父母爱的回忆,然后“以身体之”让学生看、摸、闻,并出示父母一天为自己做事情的“亲情树”来体验父母的爱,再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回忆、沉思,让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结合自己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母爱。教师再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学生明晰严格要求的爱也是一种爱,最后出示一位父亲给学生的一封信,借助音乐的渲染,感情朗读这一封信,再让每一位学生默读父母给自己的一封信,把学生和在座的听课教师的情感推向高潮。这样,在场的每一人都“以心验之”父母的爱,学生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行动,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从而达到了“晓之以理”——回报父母的爱,并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達到了教学的最终目标。
品德课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验、感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品德课教学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温馨对话”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一种高度负责。“心灵沟通”体现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一种高度负责的教育态度,还有一颗爱心,并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朱小敏教授以冯恩泽教授“淡化教育痕迹”的教育理念为支撑,提出了“理想德育”的主要思想: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品德课教学,教师如果没有营造温馨的对话情景,没有一颗爱心,没有换位思考,放下架子与学生平起平坐,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要改变一个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偏差都很难,就甭说要把德育工作做好了。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偏差,体现在其言语或行动上。面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用相应办法去纠正其偏差,这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营造温馨的对话情景,运用教育机智,换位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其沟通,零距离接触,才能使学生“以心验之”,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促其践行。
营造温馨的对话情景,在心灵上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是品德教学的一个好办法。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