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纲解读】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部分两次提到了“实”。其中在基础等级里面要求“内容充实”,在发展等级的“丰富”条目下要求“论据充实”。如果说“论据充实”专指议论文体,那么“内容充实”却是针对所有文体而言的。
选材之“实”,就是指材料的翔实、密实、厚实、实实在在。在记叙文当中,选材不能是干巴巴几条筋似的,它应该包括丰满具体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和真实可感的细节描写等;在议论文当中,选材不应该空喊口号或堆砌事例,而应该是丰富的事例之间有机又统一,共同证明深刻的道理;在抒情类文章中,也不能空洞抒情,要选取典型的景、物,并对它们做出精心描绘,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
材料包含的话题是“文品与人品的关系”。题目中有两个明显的角度:①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②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可以说,本题角度明确,但立意难定。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到底有没有关系?考生习惯了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但本题材料的每一个角度下面都可能有一大堆历史名人事例供选择,出自于语文课本的就数不胜数。这样,考生内心会产生强烈地争执。
角度一可供选择的事例太多:
①屈原有着忠贞的爱国情怀才写作流芳千古的《离骚》和《天问》。
②司马迁在群臣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的时候尽力为李陵辩护,表现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在他遭受宫刑以后,还能发愤著书写《史记》。正说明伟大的人品成就伟大的作品。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心生厌恶,于是弃职而去、归隐山林。正因为其性高雅淡远,才写出《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
④无论李煜的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格调都不高。其诗词从语言文字方面看无疑是优美的,但所表现的无非是李煜本人并不高尚的人生变化,早年作为皇帝,享尽了豪华奢糜的生活,词风轻佻艳浮;晚期成为阶下囚,饱受孤独凄凉的折磨,词风又低沉悲咽。
⑤岳飞身为武将,怀有精忠报国之志,才能仰天长啸,书写一曲荡气回肠的《满江红》。
⑥海明威一生经历复杂,他身体各部分分别遭受多次严重的伤害,但他不以为然。其作品《老人与海》中的角色——以坚强著称的“桑蒂亚戈”,证明了海明威的“硬汉”称号也绝非浪得虚名。
角度二可供选择的事例也很多:
①李白虽然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那是在他被赶出皇宫时才说出的话。他在皇宫里作为御用文人,也为杨贵妃写赞歌:“云想衣裳花想容”;不得志时也曾巴结过地方官员:“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②阮大铖趋赴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孺子无不唾骂。但请读读他写的小曲:“春光渐老,流莺不管人烦恼。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你会觉得他很高雅吗?
③当今某些贪官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哪个不是振振有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谁能说他文章写得不美呢?
即使选好了角度,下笔时事例太多,可能也会使人头疼。是不是所有事例都得塞进文章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考生,有时多有多的苦恼。
【高分捷径】
1. 记叙类文章选材既要能表现人物特点,更要能突出文章主旨。
记叙类文章主要靠描写和叙事来表现人物特点。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有多种手法供选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再加上细节描写,要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使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还要注意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顺序,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要交代清楚。
但是文章不能照搬一个真实人物的外貌和经历,一定要根据主旨的需要加以取舍。例如,作家李森祥在作品《台阶》中使用了大量看似琐碎细小的素材,但各具匠心,表现“父亲”在总是感觉低人一等的卑微中拼搏的经历。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写“父亲”吃苦耐劳,修造台阶,表现其勤奋的一面。“父亲”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完成了新屋。在举家欢庆时,作者写道:
父亲從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此段文字描写了两个人的行为:“我”放大鞭炮是自豪、高兴;而“父亲”高兴中却带有尴尬,手竟然无处停放。作者用“放鞭炮”这个素材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甘卑微却习惯于卑微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还表现在后来他完成了从三层到九层台阶改造后的不安: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
2. 论述类文章选材要避同求异,一事一理,且事、理一致。 写一篇议论文,不能把所占有的素材全部塞进文章,所用素材必须和文章的论点契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典型事例足以证明一个道理,无须众多同质素材的叠加。
吴晗先生在《谈骨气》里面使用了三个论据:①文天祥拒绝向元朝投降;②穷人不食嗟来之食;③闻一多不畏暗杀、痛斥敌人。虽然三个素材都是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但又各有侧重。因为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已经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进行了阐释: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文天祥拒绝了元朝的高官厚禄,证明了“富贵不能淫”;一个穷人宁可饿死,也不愿看别人的脸色,可谓“贫贱不能移”;闻一多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就是“威武不能屈”。这样每一个素材都有其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显得累赘,况且事与理形成了高度的契合。
3. 抒情类文章选材要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理于形。
抒情类文章可以容纳的素材更是多种多样。但所选素材也要紧紧围绕着文章的主旨,去体现一定的情理。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道: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文中写了小雪、小山、矮松、山尖、山坡、草色、蓝天、阳光,内容极其丰富,但描写有序且都围绕着“济南的冬天之美”而写。“最妙”“带水纹的花衣”“更美的山的肌肤”“害了羞”“太秀气”,镶嵌在简单的陈述之中,看似漫不经心,却饱含着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之情。
【写作误区】
材料翔实不是堆砌事例。
很多老师主张议论文选材是“二正一反”,即在一篇文章里必须有两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两个正面事例最好是一古一今,或一中一外。其实,一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就可以构成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了,不管是一古一今还是一中一外,都是没有区别度的。为什么非得用两个正面事例呢?显然就是为了凑字数。
以前文样题为例,如果立论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选取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海明威等其中两三个素材组成文章,就属于同质素材的叠加。
正确的做法可以是,确定论点之后,选择上述素材中的一个,然后再选用阮大铖的事例。虽然阮大铖的为人立场龌龊,但其作为文人,也有文雅的一面,他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方面都是一个坏人,他在文学素养方面与他的政治立场不是一回事,“深巷清晨卖杏花”也能够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还可以再选用郭沫若的事例,《女神》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当时他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但其老年之后,恰遇疯狂的文革年代,写出一些应制拍马诗篇,也让人看出他晚年的失节。郭沫若先生性格的二重性正好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至于很多贪官,在所谓“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声言作为人民公仆,大谈“为人民服务”,况且信誓旦旦、铿锵有力。但我们要问问那是否出自他本人之手,捉人代笔,正是其虚伪的表现。
这样屈原(或司马迁、陶渊明等)、阮大铖、郭沫若、今天的一些贪官,就是一组有区别的素材。行文虽然使用了诸多论据,但它们是从不同方面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并不会给人堆砌事例的感觉。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商店里,往往很多人围住一种商品抢购。我选择喜欢的运动白袜子,后跟有夹层,前面镶了金线的那一种。可是出来时,手里拿的却是不喜欢的后跟没有夹层,前面没镶了金线的那一种,因为买这种袜子还附赠一双免费的袜子。这完全是免费的诱惑。因为人们放弃了更好的选择,买回了原先不想买的东西。免费到底为什么如此诱人?为什么我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见到免费的东西就勇往直前,即使这些东西我们并不真需要?
要求选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确文题,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部分两次提到了“实”。其中在基础等级里面要求“内容充实”,在发展等级的“丰富”条目下要求“论据充实”。如果说“论据充实”专指议论文体,那么“内容充实”却是针对所有文体而言的。
选材之“实”,就是指材料的翔实、密实、厚实、实实在在。在记叙文当中,选材不能是干巴巴几条筋似的,它应该包括丰满具体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和真实可感的细节描写等;在议论文当中,选材不应该空喊口号或堆砌事例,而应该是丰富的事例之间有机又统一,共同证明深刻的道理;在抒情类文章中,也不能空洞抒情,要选取典型的景、物,并对它们做出精心描绘,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
材料包含的话题是“文品与人品的关系”。题目中有两个明显的角度:①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②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可以说,本题角度明确,但立意难定。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到底有没有关系?考生习惯了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但本题材料的每一个角度下面都可能有一大堆历史名人事例供选择,出自于语文课本的就数不胜数。这样,考生内心会产生强烈地争执。
角度一可供选择的事例太多:
①屈原有着忠贞的爱国情怀才写作流芳千古的《离骚》和《天问》。
②司马迁在群臣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的时候尽力为李陵辩护,表现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在他遭受宫刑以后,还能发愤著书写《史记》。正说明伟大的人品成就伟大的作品。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心生厌恶,于是弃职而去、归隐山林。正因为其性高雅淡远,才写出《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
④无论李煜的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格调都不高。其诗词从语言文字方面看无疑是优美的,但所表现的无非是李煜本人并不高尚的人生变化,早年作为皇帝,享尽了豪华奢糜的生活,词风轻佻艳浮;晚期成为阶下囚,饱受孤独凄凉的折磨,词风又低沉悲咽。
⑤岳飞身为武将,怀有精忠报国之志,才能仰天长啸,书写一曲荡气回肠的《满江红》。
⑥海明威一生经历复杂,他身体各部分分别遭受多次严重的伤害,但他不以为然。其作品《老人与海》中的角色——以坚强著称的“桑蒂亚戈”,证明了海明威的“硬汉”称号也绝非浪得虚名。
角度二可供选择的事例也很多:
①李白虽然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那是在他被赶出皇宫时才说出的话。他在皇宫里作为御用文人,也为杨贵妃写赞歌:“云想衣裳花想容”;不得志时也曾巴结过地方官员:“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②阮大铖趋赴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孺子无不唾骂。但请读读他写的小曲:“春光渐老,流莺不管人烦恼。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你会觉得他很高雅吗?
③当今某些贪官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哪个不是振振有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谁能说他文章写得不美呢?
即使选好了角度,下笔时事例太多,可能也会使人头疼。是不是所有事例都得塞进文章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考生,有时多有多的苦恼。
【高分捷径】
1. 记叙类文章选材既要能表现人物特点,更要能突出文章主旨。
记叙类文章主要靠描写和叙事来表现人物特点。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有多种手法供选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再加上细节描写,要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使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还要注意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顺序,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要交代清楚。
但是文章不能照搬一个真实人物的外貌和经历,一定要根据主旨的需要加以取舍。例如,作家李森祥在作品《台阶》中使用了大量看似琐碎细小的素材,但各具匠心,表现“父亲”在总是感觉低人一等的卑微中拼搏的经历。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写“父亲”吃苦耐劳,修造台阶,表现其勤奋的一面。“父亲”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完成了新屋。在举家欢庆时,作者写道:
父亲從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此段文字描写了两个人的行为:“我”放大鞭炮是自豪、高兴;而“父亲”高兴中却带有尴尬,手竟然无处停放。作者用“放鞭炮”这个素材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甘卑微却习惯于卑微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还表现在后来他完成了从三层到九层台阶改造后的不安: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
2. 论述类文章选材要避同求异,一事一理,且事、理一致。 写一篇议论文,不能把所占有的素材全部塞进文章,所用素材必须和文章的论点契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典型事例足以证明一个道理,无须众多同质素材的叠加。
吴晗先生在《谈骨气》里面使用了三个论据:①文天祥拒绝向元朝投降;②穷人不食嗟来之食;③闻一多不畏暗杀、痛斥敌人。虽然三个素材都是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但又各有侧重。因为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已经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进行了阐释: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文天祥拒绝了元朝的高官厚禄,证明了“富贵不能淫”;一个穷人宁可饿死,也不愿看别人的脸色,可谓“贫贱不能移”;闻一多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就是“威武不能屈”。这样每一个素材都有其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显得累赘,况且事与理形成了高度的契合。
3. 抒情类文章选材要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理于形。
抒情类文章可以容纳的素材更是多种多样。但所选素材也要紧紧围绕着文章的主旨,去体现一定的情理。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道: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文中写了小雪、小山、矮松、山尖、山坡、草色、蓝天、阳光,内容极其丰富,但描写有序且都围绕着“济南的冬天之美”而写。“最妙”“带水纹的花衣”“更美的山的肌肤”“害了羞”“太秀气”,镶嵌在简单的陈述之中,看似漫不经心,却饱含着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之情。
【写作误区】
材料翔实不是堆砌事例。
很多老师主张议论文选材是“二正一反”,即在一篇文章里必须有两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两个正面事例最好是一古一今,或一中一外。其实,一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就可以构成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了,不管是一古一今还是一中一外,都是没有区别度的。为什么非得用两个正面事例呢?显然就是为了凑字数。
以前文样题为例,如果立论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选取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海明威等其中两三个素材组成文章,就属于同质素材的叠加。
正确的做法可以是,确定论点之后,选择上述素材中的一个,然后再选用阮大铖的事例。虽然阮大铖的为人立场龌龊,但其作为文人,也有文雅的一面,他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方面都是一个坏人,他在文学素养方面与他的政治立场不是一回事,“深巷清晨卖杏花”也能够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还可以再选用郭沫若的事例,《女神》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当时他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但其老年之后,恰遇疯狂的文革年代,写出一些应制拍马诗篇,也让人看出他晚年的失节。郭沫若先生性格的二重性正好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至于很多贪官,在所谓“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声言作为人民公仆,大谈“为人民服务”,况且信誓旦旦、铿锵有力。但我们要问问那是否出自他本人之手,捉人代笔,正是其虚伪的表现。
这样屈原(或司马迁、陶渊明等)、阮大铖、郭沫若、今天的一些贪官,就是一组有区别的素材。行文虽然使用了诸多论据,但它们是从不同方面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并不会给人堆砌事例的感觉。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商店里,往往很多人围住一种商品抢购。我选择喜欢的运动白袜子,后跟有夹层,前面镶了金线的那一种。可是出来时,手里拿的却是不喜欢的后跟没有夹层,前面没镶了金线的那一种,因为买这种袜子还附赠一双免费的袜子。这完全是免费的诱惑。因为人们放弃了更好的选择,买回了原先不想买的东西。免费到底为什么如此诱人?为什么我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见到免费的东西就勇往直前,即使这些东西我们并不真需要?
要求选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确文题,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