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强调学生创造型阅读,强调学生课堂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然而,有些语文阅读课堂虽然热闹,却没有对学生阅读进行必要、有效的指导。通过《木兰诗》阅读教学示例,以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预设生成;智慧启迪;提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5-0030-02
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有幸沐浴着课改的春风,观摩过课改的课堂,实践着课改的理念,其间有过困惑,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的喜悦。《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理解课标的精神,在课堂上也不断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深感用智慧启迪心灵之光才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
《课标》主张:“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前些时候听一位老师讲《行道树》,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就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理解。于是,学生们手举得老高,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回答完后心满意足的坐下。老师也满脸笑开了花,用不同的方式鼓励着孩子们:“说得真好”“太棒了”“真不错”……我仔细听着孩子们的理解,有的理解确实到位,有的理解就有失偏颇。其中一位学生说道:“我认为‘我们唯一的装饰’中‘装饰’一词用得好,让我想到行道树旁边的小花和小草,非常美。”老师同样也给予了肯定。但我却听得莫名其妙。这句话完整读下来是:“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如果完整理解的话,“装饰”一词应指“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和小花小草一点关系也没有。显然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课上完后,当和这位老师沟通时,这位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特别注意学生的回答,我只是觉得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新课标的话,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能是课堂上乱哄哄,老师只是在按照自己既定的程序完成教学而已,至于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就不关我的事了。这样的教学,实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此,关注文本,当学生的理解不准确、甚至不正确时,老师及时的点拨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才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
由此想起了一次和学生一起学习《木兰诗》时的情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传,木兰的形象也为我们津津乐道。她勤劳、勇敢、坚强,热爱国家,不慕名利。老师们一直这样讲,没有人提出过异议。但在让学生感受木兰这一形象时,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一个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她说:“我觉得木兰建功后要回家不是不慕名利的表现,而是怕杀头,他女扮男装应该是欺君之罪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几个学生纷纷表示赞同,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对,就是欺君之罪,所以才返乡。”“老师,我看过一个戏,叫《女驸马》,就是这样写的。”……听着同学们踊跃的发言,教师意识到这是备课时未曾有的预设,面对课堂生成,怎么办?是生硬的拽回来,还是留到课下讨论,总觉得都不合适。既然生成了,就要给学生讲解清楚,但怎么讲解,又无从下手。这时,教师改变思维角度,坚信既然木兰的形象是从文本中挖掘出来了,那么答案也一定能从文本中找到。因此,马上组织同学们结成小组讨论,叮嘱他们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来源于文本。这时,学生们热烈讨论,教师也赶紧翻看课文,看着看着,紧锁的双眉舒展开了,再赶紧去听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智慧的灵光已有所闪现。全班讨论时,同学们的发言踊跃:“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心疼父亲年迈,也是在为君王分忧,怎能叫欺君呢?”“花木兰女扮男装只是为了打仗方便吧,不能ⅡU欺君。”“男女应该平等,为什么女子不能去打仗呢?我们现在也有女兵呀?”……不同角度的解读显示了学生们思维敏捷,而且也多多少少关注到了课文的内容。这时教师让同学们读课文中木兰回家之后干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紧接着又问:“木兰不用尚书郎,是自己回家的呀,还是有一群同行者呢?从哪能看出来?”同学们又异口同声:“有一群同行者。从‘出门看伙伴’能看出来。”这时,一位同学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如果木兰害怕杀头的话,她不可能带着一群伙伴回家;即便是皇上非要护送的话,他也可以在“伙伴”走后再换回女儿装。否则,皇上虽然不在,没准哪个“伙伴”告诉皇上呢!而且,我还发现,当木兰“出门看伙伴”时,“伙伴皆惊忙”,他们吃惊的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是坦然的走出来的,甚至想让大家看到自己漂亮的女儿装束。我们也能想见“伙伴”们惊讶的表情。可见,木兰回家不是怕杀头,就是不慕名利,希望继续过自己的农家生活。”至此,同学们纷纷觉得木兰的不慕名利有其更加可贵的一面。这时,教师说道:“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很可贵,能够将阅读与自己的积累相联系,非常好。只是注意读文章时要关照到前后联系,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更准确。同时,建议大家课下可以上网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看看历史上有无这样的欺君之罪,因为毕竟我们看的是文学作品。”
正所谓“教学相长”,经过了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的认识更清楚了,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也有了新的提升。虽然这节课没能按预定计划讲完,但学生的收获远不止把握了木兰这一形象,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读文本的方法。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上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让思想者的火花不断碰撞,才能生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所以,教学不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生成”和“预设”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以智启智的过程,没有智慧挑战的课堂还能叫做新理念下的课堂吗?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我们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不能让学生连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有缺失,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让文本中的语言与思想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理智的翅膀。只有这样,智慧的理解、智慧的质疑、智慧的生成,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责任编辑 牛宾国]
关键词:中学语文;预设生成;智慧启迪;提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5-0030-02
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有幸沐浴着课改的春风,观摩过课改的课堂,实践着课改的理念,其间有过困惑,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的喜悦。《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理解课标的精神,在课堂上也不断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深感用智慧启迪心灵之光才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
《课标》主张:“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前些时候听一位老师讲《行道树》,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就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理解。于是,学生们手举得老高,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回答完后心满意足的坐下。老师也满脸笑开了花,用不同的方式鼓励着孩子们:“说得真好”“太棒了”“真不错”……我仔细听着孩子们的理解,有的理解确实到位,有的理解就有失偏颇。其中一位学生说道:“我认为‘我们唯一的装饰’中‘装饰’一词用得好,让我想到行道树旁边的小花和小草,非常美。”老师同样也给予了肯定。但我却听得莫名其妙。这句话完整读下来是:“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如果完整理解的话,“装饰”一词应指“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和小花小草一点关系也没有。显然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课上完后,当和这位老师沟通时,这位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特别注意学生的回答,我只是觉得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新课标的话,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能是课堂上乱哄哄,老师只是在按照自己既定的程序完成教学而已,至于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就不关我的事了。这样的教学,实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此,关注文本,当学生的理解不准确、甚至不正确时,老师及时的点拨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才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
由此想起了一次和学生一起学习《木兰诗》时的情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传,木兰的形象也为我们津津乐道。她勤劳、勇敢、坚强,热爱国家,不慕名利。老师们一直这样讲,没有人提出过异议。但在让学生感受木兰这一形象时,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一个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她说:“我觉得木兰建功后要回家不是不慕名利的表现,而是怕杀头,他女扮男装应该是欺君之罪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几个学生纷纷表示赞同,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对,就是欺君之罪,所以才返乡。”“老师,我看过一个戏,叫《女驸马》,就是这样写的。”……听着同学们踊跃的发言,教师意识到这是备课时未曾有的预设,面对课堂生成,怎么办?是生硬的拽回来,还是留到课下讨论,总觉得都不合适。既然生成了,就要给学生讲解清楚,但怎么讲解,又无从下手。这时,教师改变思维角度,坚信既然木兰的形象是从文本中挖掘出来了,那么答案也一定能从文本中找到。因此,马上组织同学们结成小组讨论,叮嘱他们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来源于文本。这时,学生们热烈讨论,教师也赶紧翻看课文,看着看着,紧锁的双眉舒展开了,再赶紧去听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智慧的灵光已有所闪现。全班讨论时,同学们的发言踊跃:“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心疼父亲年迈,也是在为君王分忧,怎能叫欺君呢?”“花木兰女扮男装只是为了打仗方便吧,不能ⅡU欺君。”“男女应该平等,为什么女子不能去打仗呢?我们现在也有女兵呀?”……不同角度的解读显示了学生们思维敏捷,而且也多多少少关注到了课文的内容。这时教师让同学们读课文中木兰回家之后干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紧接着又问:“木兰不用尚书郎,是自己回家的呀,还是有一群同行者呢?从哪能看出来?”同学们又异口同声:“有一群同行者。从‘出门看伙伴’能看出来。”这时,一位同学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如果木兰害怕杀头的话,她不可能带着一群伙伴回家;即便是皇上非要护送的话,他也可以在“伙伴”走后再换回女儿装。否则,皇上虽然不在,没准哪个“伙伴”告诉皇上呢!而且,我还发现,当木兰“出门看伙伴”时,“伙伴皆惊忙”,他们吃惊的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是坦然的走出来的,甚至想让大家看到自己漂亮的女儿装束。我们也能想见“伙伴”们惊讶的表情。可见,木兰回家不是怕杀头,就是不慕名利,希望继续过自己的农家生活。”至此,同学们纷纷觉得木兰的不慕名利有其更加可贵的一面。这时,教师说道:“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很可贵,能够将阅读与自己的积累相联系,非常好。只是注意读文章时要关照到前后联系,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更准确。同时,建议大家课下可以上网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看看历史上有无这样的欺君之罪,因为毕竟我们看的是文学作品。”
正所谓“教学相长”,经过了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的认识更清楚了,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也有了新的提升。虽然这节课没能按预定计划讲完,但学生的收获远不止把握了木兰这一形象,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读文本的方法。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上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让思想者的火花不断碰撞,才能生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所以,教学不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生成”和“预设”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以智启智的过程,没有智慧挑战的课堂还能叫做新理念下的课堂吗?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我们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不能让学生连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有缺失,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让文本中的语言与思想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理智的翅膀。只有这样,智慧的理解、智慧的质疑、智慧的生成,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责任编辑 牛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