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理应是生成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在悄然更新呢?“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正是因为有了“动态生成”的观念,课堂孕育了新的生命,焕发着新的精彩。在浙江大学攻读教育硕士的这三年间,我一次次用心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品读着各级大师的教学专著。其中,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和她的“动态生成”观点特别让我感兴趣。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她在《新基础教育》中明确提出:“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如今,新课改的理念正日益走近我们一线教师,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课堂教学的思考。也许,我们不再欣赏追求教案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般的效果的课堂;不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领到教师设计的教程中;不再把学生的已知设想成难点,扼杀学生出乎意料的未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放开常常会难以收场、难以调控。那么,究竟怎样来操控课堂呢?我认为,不管操控课堂的办法有多少,我们都应该牢记教育的真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都应该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还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应根据动态生成的课堂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那才是正确的,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
  对于叶澜教授的动态生成观,笔者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围绕“精心预设——智慧上课——用心反思”三部曲,进行了大胆而有计划的实践,颇有收获。
  一、精心预设——多一点把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重视教学前的预设。预设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体验及业务水平对文本进行独特的钻研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文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精心的教学预设是成功课堂教学的蓝图和先导,也是生成的前提条件。没有上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没有课堂上有效的动态生成。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不同的、鲜活的个体。由于他们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和灵活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精心”二字,既要认真研究文本,更要针对学生所学内容可能达到的程度,有清晰、充分的思考和预设,并把预设的情况蕴涵在备课中,以便在课堂教学时能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进行更加灵活、自如的调控,做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统一,促进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使教师多一份把握,做到有备无患。
  如在研读《二泉映月》时,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作者以自己辛酸痛苦的人生体验,经过长期积淀创作出这首动人心弦的乐曲。乐曲既有阿炳对人生的无奈,又有对痛苦生活无尽的愤怒与抗争,其中缠绵不尽的愁思、慨叹,扣人心弦。这是一位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诉他坎坷的一生,但今天的学生在蜜罐中长大,他们距离阿炳生活的年代太遥远了,怎样才能产生共鸣呢?首先,我把学生感悟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情感孕育列为教学的难点,对乐曲内涵的理解列为教学的重点。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物是人非,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许是人生为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苦难也许就是一笔财富。经过精心预设,我决定采用如下策略:首先,带领学生品读文字,在研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阿炳借“乐声”倾吐自己的“心声”;其次,让学生听曲子,通过乐曲的渲染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让学生在鉴赏中体味韵律美,与语文的审美功能相结合;最后,再次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并在批注中静思,而后在与同学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整个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迎刃而解,课堂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不仅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内涵,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阿炳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可见,事先精心预设学生思维方向的可能性,在课堂上教师就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满足需要、调控自然。
  二、智慧上课——多一点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都说“课堂因预设而完美,因生成而精彩”,这里所说的“智慧”,就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应具备一种教学的灵气,采取灵活应变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很好的主导作用。换言之,动态生成的课堂,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按预设的思路和流程展开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出新的、超越预设的流程,让学生获得生命活力并使之充分展现。教师研读新课程中的一堂课,并不是在备课时就能够完全了然于胸的,它需要教师循着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控教学环节。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具备教学的睿智。教师只有智慧地操控课堂,那样的课堂才能精彩纷呈。
  我一直热衷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两句话,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在教材中自主质疑,在教材中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我认为课堂必须避免诸多的无效灌注,一定要充盈着开放的、动态的、多变的、极具生成性的元素,真正成为学生活跃思维、急中生智、交流发展的智慧场所。如在教学《爱之链》时,我没有墨守成规,从理解字词过渡到理清文章脉络,而是直奔课文内容,通过深入地解读课文,让学生获得了许多真实的体悟。课一开始,我就将“爱”字大大地板书在黑板上,而后问学生:“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看到这个爱字,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故事或者人物?”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很多学生跃跃欲试:“由这个爱字,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由这个字,我想到了一首歌《爱的奉献》。”“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平时为了家不停地忙碌的情景。”“我想到了‘5·12’地震中,全社会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举动。”……学生们的发言格外踊跃。紧接着,我又将“链”字板书在黑板上,问道:“由这两个字,你又会想到什么?”“我会想到这条链子是用爱连接起来的。”教学就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接着,一个爱思考的学生又问:“老师,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呢?”“是啊。”许多学生纷纷附和。看见很多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便放弃原来的计划,带着学生一起解疑释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一边质疑,一边寻找结论,学生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答案。整堂课上,爱的潮水在课堂里轻轻地流淌,从课本上流到了学生的眼睛中,流进了学生的心田里。
  当然,除了引导学生设疑解疑,还有很多动态生成的智慧,比如从教材的争议处设置疑点,从教材精彩处设置比较揣摩点,从教材的空白处寻找想象训练点,及时捕捉课堂亮点甚至学生的错误点等。
  可见,教师智慧地调控课堂,以学定教,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愿望、学习的乐趣,共同总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那样的课堂才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精彩课堂。
  三、用心反思——多一点收获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于是,在课堂上我便大胆地学着洪宗礼先生的“双引教学法”,当堂课就尝试着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学写诗歌赞一赞这株柳。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创作非常精彩,而且在之后的几天日记中,他们也模仿用排比的手法写日记,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学收效很好。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不就是大家常说的由“鱼”及“渔”吗?后来,我又进一步归纳、丰满了这些反思内容,写下了深刻的教学反思。作这样有意义的反思,我一直坚持着,感觉颇有收获,它使我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又高效。
  可见,用心反思课堂教学,能使教师更科学地、更艺术地设计并控制好课堂的密度、节奏、气氛等,能使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更有收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动态生成的课堂,改变着我的教育理念,提升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乐在其中,更是乐此不疲,因为我收获了许多,学生进步了,我也进步了,正可谓教学相长。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课堂不是舞台,教案不是剧本,教师更无须按部就班、惟妙惟肖地去表演。只要我们做到精心预设、智慧上课、用心反思,营造氛围、适时调控、巧妙点拨,以激发学生多层面的思维、多角度的理解与体验,将可以充分享受教育的精彩,享受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很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字、词、句的落实上,始终采用“读-译-抄-背”这一死板传统而又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这种如同生产流水线一样过分技术化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厌烦;尤其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过多注重背诵的精准,更使学生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同时,对文言字句解释、翻译的过分看重,也容易让学生忽视文言文本身作为文学作品,其在整体构思、布局和行文手法上的独特美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
“文包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创新和特色。特别是低年段的“文包诗”,是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角度考虑的,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直接地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受到美的熏陶。  “文包诗”的教学是应该重诗还是重文?有人认为,文包诗的教学应侧重文的学习。因为文为诗展现了广阔的时代背景,描绘了诗中蕴含的场景,人物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目前推进到二年级下册,小学第一学段教材的整体面貌已得到呈现。这种呈现保证了低段教学研究的完整l生,使得教师能够在这个学段“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没有必要划分得那样界限分明。”可见,教师能够在实践中融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展开,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研究的志向。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
书写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事,做笔记、写作业,都需要书写。作为教师,大家都非常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一再强调“三个一”,即眼睛离纸面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在一次小学二年级的书法课上,我教学生写硬笔字,我发现一位学生坐姿很端正,而他的执笔方式却很奇怪:右手握拳,笔尖朝着胸口,看起来不但别扭,书写起来也费劲。我对他进行了纠正,然后看教室里正在“刷刷”书写的其他学生,发现众多学生中,执笔方式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形成了课时捆绑的模式,即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习作指导,第二节课让学生撰写草稿、誊写。为了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讲作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写作文,多数学校都会安排两节连续的习作教学课。这样,在每周的某一天,学校里便会出现同年级甚至全校学生统一习作的现象。心理学理论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习作往往是“情动而辞发”,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即兴而作的,长期这样统一进行习作课必定会挫伤学生
写话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看出,第一学段的写话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的用文字记录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敢写、愿写、乐写、写顺、写好。然而,这一点在第一学段的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对于识字量还不算多的中年级段学生,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呢?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小学中年级段课外阅读的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界掀起了一股有效教学的探讨热潮。“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既是长久以来的呼唤,也是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教学中,科普说明文教学不仅要提效,还应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把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方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科普说明文这一类课文的教学,谈谈如何把“有效”和“有趣”二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