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史上,启发式教学深受教育者的喜欢。启发式教学主要指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更快更有效地开发智力、掌握新知识。本文简述了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对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教学途径进行了分析,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式开始接受系统化的英语学习,教师教学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纠结于今天又记住了几个字母,会背会写几个单词。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主要目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做法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注意原则
  只有正确应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发挥启发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行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相关事项,即要注意的使用原则。
  (一)适时性
  适时性就是指教师要能把握住学生在“想要了解却还不了解想要表达却没有合适的词语积累进行表达”这一境界的时刻,在学生自己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教师发挥自己的启发者的作用无疑是最佳的时期。
  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第一课单词教学时,学习的主要是book、ruler、pencil、eraser、school等和学习物品相关的单词,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初就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事物,加以讨论猜想,然后在学生情绪的高潮点进行相关单词的介绍讲解。
  (二)目的性
  目的性一方面也就是指有效性,即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有目的性的去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通过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启发活动,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高效性。
  (三)引导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引导性就是指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还要注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了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学习思维与学习方式。
  (四)双方性
  双方性就是指课堂的两个参与者教师与学生能在启发式教学时做到各司其职。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启发程度达到最优,实现启发式教学的高效化。
  二、对比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思考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新旧联想、正反联想等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思考获取新的知识。
  例如,he、she、we、me,它们同属于人称代词,而且发音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一般看到其中一个单词时就会想起另外几个单词。又如face、name、grade、plane和is、fish、ship、thin等等,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每个词的发音,并进行分类总结,说出他们异同点,这样通过对比的方法不仅加快了记忆单词的速度,而且启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并可以很好地区分单词,可见对比启发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合理质疑启发教学,把握重点有效寻思
  啟发式教学的一个行为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思考。既然是启发,教师就不能将知识的传授过程“一手包办”,而应当作为引导者和开启者,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积极的。为了能够促使学生敢想、爱想,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质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将希望学生去思考的内容以这种形式提出,让他们在寻思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单元时,学生通读了课文后,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却没有对其中的语法知识产生太多感悟。于是,笔者提出了问题:“在‘The king was happy.’‘He liked new clothes.’和两个裁缝所说的‘My king,we can make new clothes for you.’这三句话中,为什么动词的形式不一样呢?”这个问题马上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正是在这样的启发之下,学生不仅根据语境的不同总结出了过去时态的适用情况,还找到了be动词与其他动词的变形规则,进行了十分有效的学习思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主角的身份对知识内容进行呈现,而质疑的提出巧妙地将主角的位置转移到了学生身上。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从单纯地听知识变为了主动想知识。在质疑的引导之下进行思考也让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英语学习也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生硬死板。这种学习热情与自信的建立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四、捕捉学生思维的瞬间,把启发教学理念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老师对学生的启发不是每时每刻的,学生的思维火花往往是一瞬间的,因此启发式教学法重要的就是抓住那一瞬间。在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的瞬间,老师的启发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在这一瞬间,老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去引导,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
  对于内向的学生,老师应该多多进行思想沟通,走进学生内心;对于活泼的学生,则需要因势利导等等。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而且,老师对于学生的思维瞬间的捕捉应该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中国一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应用到小学英语启发式教学中也是很恰当的,教师只有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时引导启发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一直充满兴趣,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学习英语。所以,对启发式教学教师要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对有型连体住宅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的手法进行论述,提出了对该项目的特殊位置和要求进行相应处理的措施。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19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所以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有赖于游戏,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因此,游戏也应该是幼儿园中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幼儿园的活动与游戏密不可分,而游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
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如何培养学习小主人?,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始之行”教育理念,与《墨辩》提出的“亲知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2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4~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读、会写亿以内的数。  2.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培养数感。并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增加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O的数的读法、写法。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主观因素  在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时,主要针对小学低高年级的两位学生进行了研究。  我班二年级男生涛涛,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父亲忙于工作没时间管他。涛涛虽是一个男生,平时很少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缺乏学习积极性,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主动去请教老师,在家只能在父亲的监督下他才能完成作业;同时对数学的题型应变能力比较迟钝,涛涛在一个遇见难以解答的题型时会表现出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