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语文教学中捕捉契机,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相关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内容的能力,既遵循了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又能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多媒体的运用,为母语教学“锦上添花”,走好情境创设之路,抓实点石成金之路,铺好创新发展之路,在细节中充实母语教学,使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充实,更丰富,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细节;彰显;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课程资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来。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把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开发再现于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捕捉契机,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其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彰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一、 创设情境,让课堂尽情彰显魅力
“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却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坐在那里有心无心地听着自己毫无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实在是一种煎熬。唤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是信息化技术的拿手好戏。它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身,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形成冲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主动去“喝水”,兴趣盎然地投入母语学习,在享受视觉、听觉大餐的同时学习知识,相信他们会满载而归的。在《顶碗少年》一文教学中我对课件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播放了一段精彩的、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视频,当孩子们看到让人惊心动魄的高难度动作时,那一声声尖叫,捂住眼睛不敢看的表现,正是课堂教学入情入景的大好时机,达到了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激发热情的效果。
二、 点石成金,让母语的魅力在课堂上灵动显现
孩子们在接受知识时的障碍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丰富的想象力造成的,而信息化技术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景物,用图片、动画、声音展示出来,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创设出良好的氛围。为孩子们铺好路,搭好桥,减缓学生思维的坡度,是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捞铁牛》一文时,捞铁牛的过程只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理解的,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示“潜水摸牛”,让孩子们边看边说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潜、摸、陷”。不是单纯让孩子看动画,而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让孩子学会抓词抓句。接着展示“并船搭架”,教师边操作边结合课件演示进行讲解,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并”和“搭”的含义。通过课件生动的再现,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了教学难点,“捞”这部分,学生先认真读课文,然后,随着动画的演示,“砂减少—船上浮——绳绷紧——牛拔出”,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讨论,明白了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同时也看到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学生惊叹浮力的神奇,之所以不捞起是为了借助浮力来省力,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这里,课件捕捉了课堂教学的良好契机,补充了以前的语文教学中的空白,弥补了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让我们更便利、更实用、更高效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使教学中的重难点迎刃而解,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 创新应用,还语文教学真正的语文味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更是为学生打牢基础的一个好方法。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能呈现出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画面,可以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驱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如《草船借箭》教学中,课件出示三国鼎立的地图,向学生传递如下信息:
1. 三国鼎立,孙、刘联合抗曹。
2. 曹军不善水战,位于长江上游。
3. 孙、刘联军位于长江下游。结合教师对背景的简介:东汉末年,中原大地三国鼎立,曹操据守长江以北,不善水战;孙权、刘备据守长江以南。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利用信息化技术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背景简介展示借箭的起因,刚刚结束,学生就议论纷纷,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借箭的经过”是文章的一个难点,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看完录像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動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总之,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模拟文章的情境,使学生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相关的真实画面,声情并茂,还能化抽象为具体,做到情境引趣以境促思,寓教于乐。走好创设情境之路,抓实点石成金之路,铺好创新发展之路,使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充实,更丰富,尽情释放语文课堂的活力,使信息化技术在语文课堂细节中彰显无穷的魅力。
作者简介:殷艳玲,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第八小学。
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语文教学中捕捉契机,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相关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内容的能力,既遵循了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又能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多媒体的运用,为母语教学“锦上添花”,走好情境创设之路,抓实点石成金之路,铺好创新发展之路,在细节中充实母语教学,使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充实,更丰富,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细节;彰显;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课程资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来。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把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开发再现于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捕捉契机,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其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彰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一、 创设情境,让课堂尽情彰显魅力
“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却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坐在那里有心无心地听着自己毫无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实在是一种煎熬。唤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是信息化技术的拿手好戏。它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身,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形成冲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主动去“喝水”,兴趣盎然地投入母语学习,在享受视觉、听觉大餐的同时学习知识,相信他们会满载而归的。在《顶碗少年》一文教学中我对课件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播放了一段精彩的、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视频,当孩子们看到让人惊心动魄的高难度动作时,那一声声尖叫,捂住眼睛不敢看的表现,正是课堂教学入情入景的大好时机,达到了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激发热情的效果。
二、 点石成金,让母语的魅力在课堂上灵动显现
孩子们在接受知识时的障碍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丰富的想象力造成的,而信息化技术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景物,用图片、动画、声音展示出来,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创设出良好的氛围。为孩子们铺好路,搭好桥,减缓学生思维的坡度,是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捞铁牛》一文时,捞铁牛的过程只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理解的,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示“潜水摸牛”,让孩子们边看边说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潜、摸、陷”。不是单纯让孩子看动画,而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让孩子学会抓词抓句。接着展示“并船搭架”,教师边操作边结合课件演示进行讲解,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并”和“搭”的含义。通过课件生动的再现,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了教学难点,“捞”这部分,学生先认真读课文,然后,随着动画的演示,“砂减少—船上浮——绳绷紧——牛拔出”,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讨论,明白了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同时也看到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学生惊叹浮力的神奇,之所以不捞起是为了借助浮力来省力,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这里,课件捕捉了课堂教学的良好契机,补充了以前的语文教学中的空白,弥补了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让我们更便利、更实用、更高效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使教学中的重难点迎刃而解,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 创新应用,还语文教学真正的语文味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更是为学生打牢基础的一个好方法。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能呈现出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画面,可以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驱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如《草船借箭》教学中,课件出示三国鼎立的地图,向学生传递如下信息:
1. 三国鼎立,孙、刘联合抗曹。
2. 曹军不善水战,位于长江上游。
3. 孙、刘联军位于长江下游。结合教师对背景的简介:东汉末年,中原大地三国鼎立,曹操据守长江以北,不善水战;孙权、刘备据守长江以南。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利用信息化技术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背景简介展示借箭的起因,刚刚结束,学生就议论纷纷,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借箭的经过”是文章的一个难点,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看完录像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動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总之,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模拟文章的情境,使学生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相关的真实画面,声情并茂,还能化抽象为具体,做到情境引趣以境促思,寓教于乐。走好创设情境之路,抓实点石成金之路,铺好创新发展之路,使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充实,更丰富,尽情释放语文课堂的活力,使信息化技术在语文课堂细节中彰显无穷的魅力。
作者简介:殷艳玲,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