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途径。课堂效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产出的关系。数学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高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基于此,以下对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坚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实践证明,讓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借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数学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得课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对数学知识点而言,在具体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既要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不能过于注意表现形式,否则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本身上。教师在教学一些相对复杂的知识点时,也不要过多地使用一些较花哨的演示技巧,以免使学生混淆关键的数学知识点。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应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内容的把握,应把握核心内容的准确性,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采用多媒体手段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其关键目标在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对抽象性、相对固定的知识点,从而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不断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时,必须注意多媒体应用的有效性。这些都要求教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避免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避免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学课件,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来制作课件。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灵活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材中所出现的物体,帮助学生想象从不同位置去观察物体。唯有重视多媒体应用的时效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渴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问题、故事、动画、游戏等形式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用课件出示了“1.5”和“1.50”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小数大,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1.50大,因为它比1.5多一个百分位;有的学生说这两个小数同样大,因为去商店买东西时1.50元就是1.5元,这种说法立即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发了一场辩论。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寻答案。又如:在教学“鸽巢问题”时,我设计了由4个学生玩“猜丁壳”的游戏,当我喊开始时,学生们一起出示手势,由我来猜。接连3次,我都快速猜测出一定至少有2个人手势是一样的。当看到老师总能猜对时,引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四个人一组,再来试一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并理解“至少2个”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三、情境创设要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不要把那些陈旧的故事与生活情境滥用到教学中,以免使学生丧失兴趣。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共鸣。如教学“正方形面积”时,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他们找一下画面中的正方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他们探究数学原理的兴趣。此时,当教师询问与本节课相关联的知识点时,学生的探索积极性高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融学生的视觉、听觉于一体的数学课堂,是效率最高的课堂,学生只有将视觉、听觉都调动起来,才可以达到学习的最好状态。教师借助多媒体与生活实物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器官都调动起来,这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授课时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在课堂上塑造出真实情景,如此才能起到媒介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师生间严重缺乏互动,学生还是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学习,他们的主体意识并没有得到体现。教学时,我们还不免会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有排斥感,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态度不端正,此时教师要利用各种办法扭转学生的这种心态,为其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说明学习态度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即使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也应想办法努力解决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后,再去纠正自身的错误。
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运用有限的资源拓展课堂的空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往往不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不周全,不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此,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认真备课,认真设计多媒体课件,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岩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4}(20):56-57.
[2]周杰.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09):129.
[3]张艳.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J].学周刊,2016,{4}(31):32-3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坚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实践证明,讓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借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数学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得课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对数学知识点而言,在具体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既要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不能过于注意表现形式,否则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本身上。教师在教学一些相对复杂的知识点时,也不要过多地使用一些较花哨的演示技巧,以免使学生混淆关键的数学知识点。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应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内容的把握,应把握核心内容的准确性,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采用多媒体手段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其关键目标在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对抽象性、相对固定的知识点,从而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不断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时,必须注意多媒体应用的有效性。这些都要求教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避免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避免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学课件,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来制作课件。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灵活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材中所出现的物体,帮助学生想象从不同位置去观察物体。唯有重视多媒体应用的时效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渴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问题、故事、动画、游戏等形式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用课件出示了“1.5”和“1.50”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小数大,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1.50大,因为它比1.5多一个百分位;有的学生说这两个小数同样大,因为去商店买东西时1.50元就是1.5元,这种说法立即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发了一场辩论。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寻答案。又如:在教学“鸽巢问题”时,我设计了由4个学生玩“猜丁壳”的游戏,当我喊开始时,学生们一起出示手势,由我来猜。接连3次,我都快速猜测出一定至少有2个人手势是一样的。当看到老师总能猜对时,引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四个人一组,再来试一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并理解“至少2个”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三、情境创设要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不要把那些陈旧的故事与生活情境滥用到教学中,以免使学生丧失兴趣。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共鸣。如教学“正方形面积”时,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他们找一下画面中的正方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他们探究数学原理的兴趣。此时,当教师询问与本节课相关联的知识点时,学生的探索积极性高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融学生的视觉、听觉于一体的数学课堂,是效率最高的课堂,学生只有将视觉、听觉都调动起来,才可以达到学习的最好状态。教师借助多媒体与生活实物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器官都调动起来,这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授课时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在课堂上塑造出真实情景,如此才能起到媒介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师生间严重缺乏互动,学生还是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学习,他们的主体意识并没有得到体现。教学时,我们还不免会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有排斥感,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态度不端正,此时教师要利用各种办法扭转学生的这种心态,为其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说明学习态度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即使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也应想办法努力解决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后,再去纠正自身的错误。
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运用有限的资源拓展课堂的空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往往不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不周全,不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此,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认真备课,认真设计多媒体课件,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岩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4}(20):56-57.
[2]周杰.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09):129.
[3]张艳.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J].学周刊,2016,{4}(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