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收音机里,或在电视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播音腔调:它所传达出来的有声语言,无清晰之意,无鲜明之情,可又貌似“亲切”的“忽高忽低”。它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真诚地对你说着什么,倒像是接通了一部语言处理机,不管文字上是什么含义、什么事情、什么风格,只要经过这部“机器”的处理,全都“熨平烫好”变成了一样的格式传达出来。于是,人们认为这种“腔调”是“播音腔”。
其实,把这种腔调归罪于“播音腔”是不恰当的,是对“播音腔”这一概念的误解。真正的播音腔应体现播音的语言特点,它是语言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那种令人厌烦的腔调在播音中我们称之为“固定腔调”,即以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应万变的播音稿件。从它们的声音形式看,大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为“保险调”。具体表现是多停少连,中速行驶,等速前进,语势单一。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播音员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显得操练有术,播音时不管长句、短句,不管句子间是何种逻辑联系,也不管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句与句之间总是四平八稳,一板一眼,起伏度很小,语势平平;听来很乏味,令人昏昏欲睡。
二为“唱调”。具体表现是拖腔调,高低起伏自成模式。“唱调”与“保险调”有密切联系。可能是意识到多停少连句子断得太碎,影响语言的流畅,于是就套用“句子未完,停顿前要扬起”的处理方法,不加分析地“逢逗必扬”,而且这个扬起的音节还被着意加重、延长,有的还发生了较大的声调扭曲,末尾添上个上扬的小弯,如“……参加活动”,“动”是会声,又在句尾,自然读出即可,而有唱调腐者,偏读成[535]的调值。
三为“主持人调”。为了“亲切”,显得“口语化”,就毫无节制地使用语气助词“啊、吧、呢、吗”。尤其是“呢”字,简直到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地步,弄得主持人语言显得絮絮叨叨、小里小气。
四为“念”调。这里所说的“念”,已不是小学生式的“念书调”,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念”,它的主要症结在于缺乏对语流的整体驾驭能力,把注意力分散在一个个孤立的句子上面了。由于某种句子处理上的“雕虫小技”用得过于频繁,结果使语言失去了其自然大方的光彩和活泼多变的生活气息,给人以“念稿”的感觉。
播音中的“固定腔调”不仅使听众反感,还会影响传播效果,因此亟待克服。解决的方法,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播音创作规律的认识问题,二是具体技巧方法问题。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语言同思维、同感情的关系,在话筒前不能违背它们之间的基本规律,要力戒语言与思维或感情脱节,把播音过程简化为“字形—字音”的转化。有稿件的播音,说出的应是已经组织好的现成的话语,如果播音时不动脑、不动心,思维肤浅、迟缓,感情封闭、“刀枪不入”就不会产生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不要说是播讲编辑记者写的稿件,即便是自己事先写就的稿件,如果心理状态不对,心理过程少了思维与感受的环节,也只能是用刻板的、毫无生命力的“固定腔调”来披挂上阵了。
要着重指出的是,对于播音这种具有某种特殊性的言语过程,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要增强可听性和接受性,正如张颂教授强调的要“心随物转”、“由己达人”。所谓“心随物转”,即敏锐而准确地随稿件内容变化而及时转换的心理状态;所谓“由己达人”,即有强烈交流意识和交流意味的主动积极的语言表达。这样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语言指向,再加上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所播出的读言才会产生态度真诚、目的清晰、表情生动、有交流的效果、成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
其次,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认识克服“固定腔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对单调重复的刺激会产生抑制和厌倦,“固定腔调”对于听众和观众来说,无疑就是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对传播会起适得其反的效果。从美学角度看,大家都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变化即运动,运动才有生命力。一成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是无活力而言的,播音也是如此。
再次,纠正的方法,从大的方面讲,还是要遵循正确的创作道路,多听、多思、多上口。努力锤炼语言表达技巧,使语言的声音形式与其蕴涵的内容得到完善的统一。从具体的方法说,即特别要注意语感的增强,善于辨别、判断、记忆和选择语流中的各种信息因素,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清代文学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句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他说的虽是写作,但对于克服“固定腔调”,这个变,恐怕是不无启发的吧!
(作者单位:固始县广播电视台)
编校:郑艳
其实,把这种腔调归罪于“播音腔”是不恰当的,是对“播音腔”这一概念的误解。真正的播音腔应体现播音的语言特点,它是语言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那种令人厌烦的腔调在播音中我们称之为“固定腔调”,即以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应万变的播音稿件。从它们的声音形式看,大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为“保险调”。具体表现是多停少连,中速行驶,等速前进,语势单一。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播音员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显得操练有术,播音时不管长句、短句,不管句子间是何种逻辑联系,也不管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句与句之间总是四平八稳,一板一眼,起伏度很小,语势平平;听来很乏味,令人昏昏欲睡。
二为“唱调”。具体表现是拖腔调,高低起伏自成模式。“唱调”与“保险调”有密切联系。可能是意识到多停少连句子断得太碎,影响语言的流畅,于是就套用“句子未完,停顿前要扬起”的处理方法,不加分析地“逢逗必扬”,而且这个扬起的音节还被着意加重、延长,有的还发生了较大的声调扭曲,末尾添上个上扬的小弯,如“……参加活动”,“动”是会声,又在句尾,自然读出即可,而有唱调腐者,偏读成[535]的调值。
三为“主持人调”。为了“亲切”,显得“口语化”,就毫无节制地使用语气助词“啊、吧、呢、吗”。尤其是“呢”字,简直到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地步,弄得主持人语言显得絮絮叨叨、小里小气。
四为“念”调。这里所说的“念”,已不是小学生式的“念书调”,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念”,它的主要症结在于缺乏对语流的整体驾驭能力,把注意力分散在一个个孤立的句子上面了。由于某种句子处理上的“雕虫小技”用得过于频繁,结果使语言失去了其自然大方的光彩和活泼多变的生活气息,给人以“念稿”的感觉。
播音中的“固定腔调”不仅使听众反感,还会影响传播效果,因此亟待克服。解决的方法,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播音创作规律的认识问题,二是具体技巧方法问题。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语言同思维、同感情的关系,在话筒前不能违背它们之间的基本规律,要力戒语言与思维或感情脱节,把播音过程简化为“字形—字音”的转化。有稿件的播音,说出的应是已经组织好的现成的话语,如果播音时不动脑、不动心,思维肤浅、迟缓,感情封闭、“刀枪不入”就不会产生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不要说是播讲编辑记者写的稿件,即便是自己事先写就的稿件,如果心理状态不对,心理过程少了思维与感受的环节,也只能是用刻板的、毫无生命力的“固定腔调”来披挂上阵了。
要着重指出的是,对于播音这种具有某种特殊性的言语过程,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要增强可听性和接受性,正如张颂教授强调的要“心随物转”、“由己达人”。所谓“心随物转”,即敏锐而准确地随稿件内容变化而及时转换的心理状态;所谓“由己达人”,即有强烈交流意识和交流意味的主动积极的语言表达。这样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语言指向,再加上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所播出的读言才会产生态度真诚、目的清晰、表情生动、有交流的效果、成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
其次,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认识克服“固定腔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对单调重复的刺激会产生抑制和厌倦,“固定腔调”对于听众和观众来说,无疑就是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对传播会起适得其反的效果。从美学角度看,大家都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变化即运动,运动才有生命力。一成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是无活力而言的,播音也是如此。
再次,纠正的方法,从大的方面讲,还是要遵循正确的创作道路,多听、多思、多上口。努力锤炼语言表达技巧,使语言的声音形式与其蕴涵的内容得到完善的统一。从具体的方法说,即特别要注意语感的增强,善于辨别、判断、记忆和选择语流中的各种信息因素,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清代文学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句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他说的虽是写作,但对于克服“固定腔调”,这个变,恐怕是不无启发的吧!
(作者单位:固始县广播电视台)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