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梦想固然美好,追逐之路却总是硌痛双脚,行走世间,需要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力量。有的时候,光展示美好是不够的,悲剧更有升华情感的力量,更有警醒的作用,只有见识了、明了了这种无奈,人们才能经由他人的实践而找到自己身心的归宿。
[关键词]理想生活 悲剧 衰亡 直面人生 安宁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48-02
该片是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继《女人四十》之后的又一情感力作,故事情节以男孩宽宽的视角展开,十二岁,带着打了石膏的伤腿孤身一人来上海看望姨妈(叶如棠,斯琴高娃饰),一个独身、吝啬、不甘于平庸的都市小人物,精于算计又不乏善良的本性,影片全方位表现了姨妈的生活、个性与追求。片名虽强调了时代,但只是为故事发生作一个时间注解,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所有做着繁华梦的“姨妈们”,她们的人生旅程无不暗藏着灰暗无奈,她们的归宿无不在自守认命中获得安宁。
一、荒原与蜃楼
姨妈总是强调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说的是标准英式英语,年轻时演过虞姬,京剧国画都在行,算个不大不小的知识分子,一场文革让她本该繁花似锦的生活撇向了荒凉冷冽的东北。种种迹象表明,姨妈迷恋上海的日子,但她拗不过时代,只能在东北插队,绝望中嫁人生了孩子。等到时机成熟,她“毫不犹豫”(她女儿对她当时出走时的形容)地抛夫弃子,奔向脑海中的蜃楼。这蜃楼是有教养、商品丰富、灯红酒绿、中产阶级可以享受优雅生活的大上海。也许正是这点对蜃楼的向往让她挺过了绝望的荒原时光。
回到大都市后,姨妈的生活充满琐碎,丝毫没有潇洒的影像。她失去了过理想生活的可能性,进不去知识分子的阵营,又无法融入市井的烦杂卑下里,人生呈现一种极度孤独的状态。她的生活由无数片景拼接而成,这些碎片是她自认够得上安身立命的权宜之所,造成了姨妈生活的游离——任何一个阶层里都没有她的存在余地又都有她此身的嵌入。不屑上海人势利、琐碎、爱打听,所以,她选择和鸟儿相伴;票友们在公园中聚会,她独自打着太极拳;看到随意在街头倒脏水的路边摊主,会大声教训她们破坏市容……在姨妈的生活中,上述这些人各自象征着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情感寄托。去教富人家小孩学英语,被辞退,意味着她引以为傲的知识不合时宜;和邻居水太太你来我往的比斗,是熟人世界的浓缩,更是金钱与物质力量对她的挤压;公园里票友们的小圈子,她融不进去,赖以怡情的艺术也无法让她找到合适的位置……被挤出社会的大转轮之外,她不拥有任何存在的标签,困在无数碎片拼接而成的后现代生活里,痛苦而彷徨。
当虚假的爱情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时,追逐梦想的姨妈一夜间白了头,是她的女儿将她领回了那个曾经视之如敝履的家。告别繁华如梦境般的都市,回到粗鄙的丈夫、荒寒的东北、陌生的女儿身边,她贴上了妻子、母亲、卖假皮鞋的老太太一类的标签,毫无寄托,等待她的只是风中残年的慢慢凋落。
二、妄执与爱情
姨妈在东北那么多年,英语专业没落下,太极还能打得很好,身为票友,表演功夫仍余当年风采,还有那条泡在水里会掉色的红毛线泳衣(也许这正是她多年的珍藏),可以猜想,由这一切构成的高品质生活在她精神世界里的分量,正是出于对这种想象中理想生活的执著让她有那样绝决丢掉亲情、拖着红皮箱出走的举动。
在公园里与潘知常相识,正是求之不得之事,正如《春阳》中婵阿姨的感觉一样,“到底是春天了,一晴就暖和……一片晃眼的亮,这使她平空添出许多兴致……一阵很骚动的对于自己的反抗心骤然在她胸中灼热起来……”①单纯的姨妈做着爱情的美梦,养着每天要吃排骨、做面膜的男人,尽管这样,精于算计、生活又不甚宽裕的她心里仍是欢喜的,这种欢喜在他们披上戏服的那一刻达到了高潮。似乎理想的生活境界来到了她身边,这一刻,高雅生活让姨妈有逝者如斯来者可追的庆幸感,而最关键的是,追求的东西终于得偿所愿,这是怎样一种满足。
知道被骗后,姨妈老泪纵横,心知肚明却又死死拽着潘知常的衣服,几近歇斯底里地问道:“你告诉我,就算真的是骗了我,我也不会拿你怎么样”。无奈与不死心同时存在,其实就算是老潘告诉了她真相,只需“半为苍生半美人”地哄上几句,姨妈一样乖乖就范。如果他们能够继续在一起,到后来会变成当代版葛微龙,对自己最大的解释也只是一句:“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而对方则是玩笑道:“你也用不着我来编谎给你听。你自己会哄自己……”而她最大的自卫则是认命的绝望:“我是自愿的”。②为了心中的那份执著,不惜自欺度日。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老潘连欺骗都吝啬施予,或许人老色衰的姨妈在他而言,只是浪子兼骗子生涯中最不起眼的一点收获。姨妈的固执追问,是多数人都有的感慨与不死心,无法相信生活回赠给自己的竟是这样的残酷现实。
三、梦想与成长
成长就是失去梦想的过程。
姨妈倒在病床上,白发苍苍,皮肤干枯,干渴的眼神望着窗外那轮巨大的黄铜色月亮,缓缓进入视野,直到胀破整个窗棂,桔黄的月光投进她的房间。在那一刻,时光与空间急速飞转,而永恒的是那轮月亮,人生千古,明月只是旧相识,它象征见证了理想、人类情感最美好、纯洁的渴望,离我们那么近,仿佛伸手可及;但永远挂在眼前,萦绕心头,只给人以情感的召唤与寄托。知天命,知道梦想的不可挽回,姨妈从寻梦的幻想与惊梦的仓皇中飞速跌进老年的无奈。
在电影中,月亮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姨妈的窗外,另一次在宽宽深夜睡不着时。宽宽“终于还是个瘸子”,出国前的晚上,告别亲人、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和他爱着的飞飞,他安慰自己道“反正我也有过不瘸的时候”,是一种无法圆满的感慨。这预示着,童年的世界过早地结束,而人生的追求终究难得如意。而后来坐在他身边的姨妈的女儿(赵薇饰),与男朋友分手了,一反平时的浮躁与不靠谱,安静地坐着,陪宽宽一起沉默。她的生命更是充满困顿,甚至有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但月亮仍是一样缓缓地升起,占据了几乎整个天空,那样近,将天地染成一片黄晕的光,宁静如天地诞生之初。月华之下,宽宽和姨妈的女儿沉静如水,褪去生命的惶惑不安,暂时获得了安详。在这安宁里,他们总会找到路,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影片的结局是,宽宽走了,姨妈在东北的小集市里就着北风,吃着干硬的馒头,脚下是一堆假皮鞋,耳边播放着那曲刻满了记忆的《锁麟囊》,灰暗的基调弥漫开来,无论接受与否,这是生活,人能做的只是改变心态,而此时的姨妈不再歇斯底里,而是一脸风霜与坦然。
电影没有以一种悲悯来俯视姨妈的生活,也不要求人们在看后作出所谓的对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而是以表现人的存在来传达一种对普遍人生的关怀与思考。电影所表现的是对待姨妈们选择的道路,既不觉得痛苦,也没有感到欣然,曾经的追求与浮华如梦,终将尘埃落定,世界又失去一个做梦人。
编剧李樯在谈到该片时曾说:“总有一天你会老去,你的理想早已飘走,你自己也被社会所抛弃,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太过悲观,但是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姨妈的衰亡过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③
梦想固然美好,追逐之路却总是硌痛双脚,行走世间,需要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力量和勇气。这部电影越到结局越发悲凉,正如人生旅程,出生是喜剧,成长或是轻喜剧、正剧,结局则不免悲从中来。有的时候,只展示美好是不够的,悲剧更有升华情感的力量,更有警醒的作用,只有见识了、明了了这种无奈,人们才能经由他人的实践而找到自己身心的归宿。无论电影的结局是喜是悲,表现的是圆满还是残缺,不过是为了给人们以启示和思考,为人们寻找诗意生存的方式提供借鉴而已。
注释:
①施蜇存.春阳.善女人行品[M].选自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
②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传奇[M].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1947年.
③李樯三步曲:“姨妈是我们所有人的未来”.http://msn.ifeng.com/history/wenhua/200908/0806_5875_1288656_2.shtml.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9-08-06 17:31 http://msn.ifeng.com/history/wenhua/200908/0806_5875_1288656_2.shtml.
[关键词]理想生活 悲剧 衰亡 直面人生 安宁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48-02
该片是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继《女人四十》之后的又一情感力作,故事情节以男孩宽宽的视角展开,十二岁,带着打了石膏的伤腿孤身一人来上海看望姨妈(叶如棠,斯琴高娃饰),一个独身、吝啬、不甘于平庸的都市小人物,精于算计又不乏善良的本性,影片全方位表现了姨妈的生活、个性与追求。片名虽强调了时代,但只是为故事发生作一个时间注解,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所有做着繁华梦的“姨妈们”,她们的人生旅程无不暗藏着灰暗无奈,她们的归宿无不在自守认命中获得安宁。
一、荒原与蜃楼
姨妈总是强调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说的是标准英式英语,年轻时演过虞姬,京剧国画都在行,算个不大不小的知识分子,一场文革让她本该繁花似锦的生活撇向了荒凉冷冽的东北。种种迹象表明,姨妈迷恋上海的日子,但她拗不过时代,只能在东北插队,绝望中嫁人生了孩子。等到时机成熟,她“毫不犹豫”(她女儿对她当时出走时的形容)地抛夫弃子,奔向脑海中的蜃楼。这蜃楼是有教养、商品丰富、灯红酒绿、中产阶级可以享受优雅生活的大上海。也许正是这点对蜃楼的向往让她挺过了绝望的荒原时光。
回到大都市后,姨妈的生活充满琐碎,丝毫没有潇洒的影像。她失去了过理想生活的可能性,进不去知识分子的阵营,又无法融入市井的烦杂卑下里,人生呈现一种极度孤独的状态。她的生活由无数片景拼接而成,这些碎片是她自认够得上安身立命的权宜之所,造成了姨妈生活的游离——任何一个阶层里都没有她的存在余地又都有她此身的嵌入。不屑上海人势利、琐碎、爱打听,所以,她选择和鸟儿相伴;票友们在公园中聚会,她独自打着太极拳;看到随意在街头倒脏水的路边摊主,会大声教训她们破坏市容……在姨妈的生活中,上述这些人各自象征着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情感寄托。去教富人家小孩学英语,被辞退,意味着她引以为傲的知识不合时宜;和邻居水太太你来我往的比斗,是熟人世界的浓缩,更是金钱与物质力量对她的挤压;公园里票友们的小圈子,她融不进去,赖以怡情的艺术也无法让她找到合适的位置……被挤出社会的大转轮之外,她不拥有任何存在的标签,困在无数碎片拼接而成的后现代生活里,痛苦而彷徨。
当虚假的爱情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时,追逐梦想的姨妈一夜间白了头,是她的女儿将她领回了那个曾经视之如敝履的家。告别繁华如梦境般的都市,回到粗鄙的丈夫、荒寒的东北、陌生的女儿身边,她贴上了妻子、母亲、卖假皮鞋的老太太一类的标签,毫无寄托,等待她的只是风中残年的慢慢凋落。
二、妄执与爱情
姨妈在东北那么多年,英语专业没落下,太极还能打得很好,身为票友,表演功夫仍余当年风采,还有那条泡在水里会掉色的红毛线泳衣(也许这正是她多年的珍藏),可以猜想,由这一切构成的高品质生活在她精神世界里的分量,正是出于对这种想象中理想生活的执著让她有那样绝决丢掉亲情、拖着红皮箱出走的举动。
在公园里与潘知常相识,正是求之不得之事,正如《春阳》中婵阿姨的感觉一样,“到底是春天了,一晴就暖和……一片晃眼的亮,这使她平空添出许多兴致……一阵很骚动的对于自己的反抗心骤然在她胸中灼热起来……”①单纯的姨妈做着爱情的美梦,养着每天要吃排骨、做面膜的男人,尽管这样,精于算计、生活又不甚宽裕的她心里仍是欢喜的,这种欢喜在他们披上戏服的那一刻达到了高潮。似乎理想的生活境界来到了她身边,这一刻,高雅生活让姨妈有逝者如斯来者可追的庆幸感,而最关键的是,追求的东西终于得偿所愿,这是怎样一种满足。
知道被骗后,姨妈老泪纵横,心知肚明却又死死拽着潘知常的衣服,几近歇斯底里地问道:“你告诉我,就算真的是骗了我,我也不会拿你怎么样”。无奈与不死心同时存在,其实就算是老潘告诉了她真相,只需“半为苍生半美人”地哄上几句,姨妈一样乖乖就范。如果他们能够继续在一起,到后来会变成当代版葛微龙,对自己最大的解释也只是一句:“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而对方则是玩笑道:“你也用不着我来编谎给你听。你自己会哄自己……”而她最大的自卫则是认命的绝望:“我是自愿的”。②为了心中的那份执著,不惜自欺度日。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老潘连欺骗都吝啬施予,或许人老色衰的姨妈在他而言,只是浪子兼骗子生涯中最不起眼的一点收获。姨妈的固执追问,是多数人都有的感慨与不死心,无法相信生活回赠给自己的竟是这样的残酷现实。
三、梦想与成长
成长就是失去梦想的过程。
姨妈倒在病床上,白发苍苍,皮肤干枯,干渴的眼神望着窗外那轮巨大的黄铜色月亮,缓缓进入视野,直到胀破整个窗棂,桔黄的月光投进她的房间。在那一刻,时光与空间急速飞转,而永恒的是那轮月亮,人生千古,明月只是旧相识,它象征见证了理想、人类情感最美好、纯洁的渴望,离我们那么近,仿佛伸手可及;但永远挂在眼前,萦绕心头,只给人以情感的召唤与寄托。知天命,知道梦想的不可挽回,姨妈从寻梦的幻想与惊梦的仓皇中飞速跌进老年的无奈。
在电影中,月亮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姨妈的窗外,另一次在宽宽深夜睡不着时。宽宽“终于还是个瘸子”,出国前的晚上,告别亲人、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和他爱着的飞飞,他安慰自己道“反正我也有过不瘸的时候”,是一种无法圆满的感慨。这预示着,童年的世界过早地结束,而人生的追求终究难得如意。而后来坐在他身边的姨妈的女儿(赵薇饰),与男朋友分手了,一反平时的浮躁与不靠谱,安静地坐着,陪宽宽一起沉默。她的生命更是充满困顿,甚至有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但月亮仍是一样缓缓地升起,占据了几乎整个天空,那样近,将天地染成一片黄晕的光,宁静如天地诞生之初。月华之下,宽宽和姨妈的女儿沉静如水,褪去生命的惶惑不安,暂时获得了安详。在这安宁里,他们总会找到路,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影片的结局是,宽宽走了,姨妈在东北的小集市里就着北风,吃着干硬的馒头,脚下是一堆假皮鞋,耳边播放着那曲刻满了记忆的《锁麟囊》,灰暗的基调弥漫开来,无论接受与否,这是生活,人能做的只是改变心态,而此时的姨妈不再歇斯底里,而是一脸风霜与坦然。
电影没有以一种悲悯来俯视姨妈的生活,也不要求人们在看后作出所谓的对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而是以表现人的存在来传达一种对普遍人生的关怀与思考。电影所表现的是对待姨妈们选择的道路,既不觉得痛苦,也没有感到欣然,曾经的追求与浮华如梦,终将尘埃落定,世界又失去一个做梦人。
编剧李樯在谈到该片时曾说:“总有一天你会老去,你的理想早已飘走,你自己也被社会所抛弃,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太过悲观,但是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姨妈的衰亡过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③
梦想固然美好,追逐之路却总是硌痛双脚,行走世间,需要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力量和勇气。这部电影越到结局越发悲凉,正如人生旅程,出生是喜剧,成长或是轻喜剧、正剧,结局则不免悲从中来。有的时候,只展示美好是不够的,悲剧更有升华情感的力量,更有警醒的作用,只有见识了、明了了这种无奈,人们才能经由他人的实践而找到自己身心的归宿。无论电影的结局是喜是悲,表现的是圆满还是残缺,不过是为了给人们以启示和思考,为人们寻找诗意生存的方式提供借鉴而已。
注释:
①施蜇存.春阳.善女人行品[M].选自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
②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传奇[M].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1947年.
③李樯三步曲:“姨妈是我们所有人的未来”.http://msn.ifeng.com/history/wenhua/200908/0806_5875_1288656_2.shtml.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9-08-06 17:31 http://msn.ifeng.com/history/wenhua/200908/0806_5875_1288656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