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关系到共青团改革的成效,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共青团深化改革之际,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重点调查在实施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完善以App为载体的第二课堂管理,推进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到梦空间”;现状;问题;建议
一、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在文体、艺术、科研、创业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其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需要,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前,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已经在全国很多高校试点实施。“到梦空间”是一款大学生校园App,通过线上发布和自愿报名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以扫描二维码签到的方式,来统计最终参与人数,根据课程类别和活动性质,授予学生积分或学分,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创新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且推动了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但推行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第二课堂制度的实施效果。
(二)调查方法
由于河南师范大学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使用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所以本次针对2018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针对2018级学生,样本规模100人),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问卷,实收问卷117份,有效问卷115份。综合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学科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和分析问题,同时运用实证研究法,对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利用图表等统计方法进行量化处理,使调研更具说服力。
(三)研究意义
对高校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的实践调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方面,第二课堂制度建设是顺应国家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步骤,是推动共青团工作向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方向迈进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可以客观记录、科学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的状况,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对高校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的实践调查为高校建立健全第二课堂制度提出可行性意见。
二、 “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基本现状及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作为“到梦空间”的使用学校之一,现正处于实施的初步阶段,选取河南师范大学作为调研对象,比较典型且集中,便于收集到大量数据资料,也使调研更具代表性。经过充分的分析调查,最终将调查对象选定为河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调研组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117份问卷,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为98.29%,从性别结构看,男生占比19.13%,女生占比80.87%,虽然男女比例较为悬殊,但这与学校性质密切相关。根据回收信息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看,河南师范大学“到梦空间”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部分同学都主要通过班级宣传的途径来了解“到梦空间”,且对其都较为了解,当问及对“到梦空间”的使用满意度和相关管理规定的满意程度时,同学们对此多持保留态度,而且对其发展前景持中立的态度。这反映出学校实施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的效果不甚明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一半学生认为“到梦空间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说法,但还有26.96%的同学并不认同此说法,而且有56.52%的同学认为参加“到梦空间”的活动是为了達到学校对学习的要求,如图1。这说明虽然“到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到梦空间”发布的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只有修够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得学生具有被动性,为了学分不得不参加一些活动,导致大多数学生盲目的追求学分,存在功利的思想,如图2。而且开展活动时,采用评审制录取方式,会出现全部或者优先录取认识的学生或者学生干部,导致其他学生无法公平参与活动。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85.22%同学的积分不存在虚假成分,全是自己辛辛苦苦自己挣来的,但还有14.78%同学的积分存在虚假成分,一些活动参加人员并未到场参加活动,找关系好的同学或交流群发来的二维码,即可在其他地方进行签到,这表明“到梦空间”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让一些有投机取巧心理的学生有机可乘,不仅浪费了活动的名额和资源,且对其他参加人员不公平,同时活动负责人也未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除此之外,大多数同学认为当前“到梦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到梦空间”相关学分制度规定不熟悉;管理制度比较粗浅,各类活动的学分规定不清晰且不统一;对一些活动参与人员设置的范围过度狭小,导致一些感兴趣的同学没有资格报名参加,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正规的渠道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到梦空间”对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每个月都会参加0~7个活动,这使得完善“到梦空间”的相关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事情,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 解决措施
当代大学生使用以App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是一项涉及多方的系统工程,必须搭建互通平台,实现多方共建,各方都应积极行动,协同合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身、学校和“到梦空间”平台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完善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 (一)学生层面
首先,学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才能从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要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走出校园,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志愿公益活动等,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避免功利主义思想。参加活动要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原则,避免以获得学分为目的。
最后,学生要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内容,及时向正规渠道反映自己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使第二课堂活动更加适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学生自身也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校层面
高校是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助推器,高校必须发挥自己组织领导的作用。首先,高校要发挥领导作用,建立一个统一、合理的学分发放标准,完善学分发放制度,从而使活动发布人开展活动发放学分时,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达到一个公正有序的局面。其次,加强对第二课堂指导老师和活动负责人的培训,有效管理“到梦空间”同时指导学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高校要加强对“到梦空间”相关制度和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途径积极向学生宣传,做到每位学生都充分了解“到梦空间”的功能与价值。第四,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管理,努力使“到夢空间”和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第二课堂,努力构建第二课堂体系。第五,高校必须深入学生群体,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高校还要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对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要有规范与指导,增加组织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精神的活动,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到梦空间”平台
首先,畅通“到梦空间”系统反馈渠道,学生可以及时通过“到梦空间”系统向学校或者平台反馈本校二课管理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或者系统问题,平台会定期收集整理;并且将学校反馈的问题由“到梦空间”系统平台直接反馈给各个学校团委专职老师,由各个高校进行核实、完善;同时将各类问题反馈给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将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教程,如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经验、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指导、第二课堂数据蓝皮书等相关书籍,用于引导各个高校科学、合理开展本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
其次,进一步加强“到梦空间”系统学生管理员、活动负责人等系统应用技能培训并进行考试,对其进行资格认证,对考试合格的管理员才能担任系统管理员或者活动负责人一职。除此之外,持续优化“到梦空间”系统,重点对活动负责人、系统管理员建立系统提醒机制,对于活动管理全程各个重要管理节点进行多次、多渠道信息推送机制;同时,面向学生公开征集“到梦空间”系统优化建议,将系统建设成学生满意的App。
最后,加强活动负责人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和理解,如关于活动参与人员设置的范围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其存在对一些活动参与人员设置的范围过度狭小,导致一些感兴趣的同学没有资格报名参加的问题,对该问题而言,一方面,活动发布人的确需要合理公正的设置人员范围,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也反映出了活动负责人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发布活动时受场地等原因的限制必然会存在有学生无法及时报名参加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因而面对这些问题,可以在“到梦空间”平台上增加人性化的设计,来改善这一问题。
四、 结语
在新形势下,以App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其本身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到梦空间”通过线上发布和自愿报名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以扫描二维码签到的方式,来统计最终参与人数,根据课程类别和活动性质,授予学生积分或学分,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清晰规范,一目了然,不仅仅为学生和学校提供了便利,而且加快了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团建。虽然,现今“到梦空间”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所体现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可以促使“到梦空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杰.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2017(4).
作者简介:
张园园,程东媛,常弯弯,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到梦空间”;现状;问题;建议
一、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在文体、艺术、科研、创业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其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需要,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前,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已经在全国很多高校试点实施。“到梦空间”是一款大学生校园App,通过线上发布和自愿报名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以扫描二维码签到的方式,来统计最终参与人数,根据课程类别和活动性质,授予学生积分或学分,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创新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且推动了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但推行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第二课堂制度的实施效果。
(二)调查方法
由于河南师范大学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使用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所以本次针对2018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针对2018级学生,样本规模100人),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问卷,实收问卷117份,有效问卷115份。综合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学科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和分析问题,同时运用实证研究法,对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利用图表等统计方法进行量化处理,使调研更具说服力。
(三)研究意义
对高校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的实践调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方面,第二课堂制度建设是顺应国家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步骤,是推动共青团工作向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方向迈进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可以客观记录、科学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的状况,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对高校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的实践调查为高校建立健全第二课堂制度提出可行性意见。
二、 “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基本现状及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作为“到梦空间”的使用学校之一,现正处于实施的初步阶段,选取河南师范大学作为调研对象,比较典型且集中,便于收集到大量数据资料,也使调研更具代表性。经过充分的分析调查,最终将调查对象选定为河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调研组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117份问卷,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为98.29%,从性别结构看,男生占比19.13%,女生占比80.87%,虽然男女比例较为悬殊,但这与学校性质密切相关。根据回收信息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看,河南师范大学“到梦空间”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部分同学都主要通过班级宣传的途径来了解“到梦空间”,且对其都较为了解,当问及对“到梦空间”的使用满意度和相关管理规定的满意程度时,同学们对此多持保留态度,而且对其发展前景持中立的态度。这反映出学校实施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的效果不甚明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一半学生认为“到梦空间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说法,但还有26.96%的同学并不认同此说法,而且有56.52%的同学认为参加“到梦空间”的活动是为了達到学校对学习的要求,如图1。这说明虽然“到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到梦空间”发布的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只有修够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得学生具有被动性,为了学分不得不参加一些活动,导致大多数学生盲目的追求学分,存在功利的思想,如图2。而且开展活动时,采用评审制录取方式,会出现全部或者优先录取认识的学生或者学生干部,导致其他学生无法公平参与活动。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85.22%同学的积分不存在虚假成分,全是自己辛辛苦苦自己挣来的,但还有14.78%同学的积分存在虚假成分,一些活动参加人员并未到场参加活动,找关系好的同学或交流群发来的二维码,即可在其他地方进行签到,这表明“到梦空间”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让一些有投机取巧心理的学生有机可乘,不仅浪费了活动的名额和资源,且对其他参加人员不公平,同时活动负责人也未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除此之外,大多数同学认为当前“到梦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到梦空间”相关学分制度规定不熟悉;管理制度比较粗浅,各类活动的学分规定不清晰且不统一;对一些活动参与人员设置的范围过度狭小,导致一些感兴趣的同学没有资格报名参加,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正规的渠道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到梦空间”对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每个月都会参加0~7个活动,这使得完善“到梦空间”的相关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事情,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 解决措施
当代大学生使用以App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是一项涉及多方的系统工程,必须搭建互通平台,实现多方共建,各方都应积极行动,协同合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身、学校和“到梦空间”平台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完善以“到梦空间”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制度。 (一)学生层面
首先,学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才能从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要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走出校园,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志愿公益活动等,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避免功利主义思想。参加活动要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原则,避免以获得学分为目的。
最后,学生要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内容,及时向正规渠道反映自己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使第二课堂活动更加适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学生自身也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校层面
高校是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助推器,高校必须发挥自己组织领导的作用。首先,高校要发挥领导作用,建立一个统一、合理的学分发放标准,完善学分发放制度,从而使活动发布人开展活动发放学分时,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达到一个公正有序的局面。其次,加强对第二课堂指导老师和活动负责人的培训,有效管理“到梦空间”同时指导学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高校要加强对“到梦空间”相关制度和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途径积极向学生宣传,做到每位学生都充分了解“到梦空间”的功能与价值。第四,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管理,努力使“到夢空间”和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第二课堂,努力构建第二课堂体系。第五,高校必须深入学生群体,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高校还要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对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要有规范与指导,增加组织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精神的活动,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到梦空间”平台
首先,畅通“到梦空间”系统反馈渠道,学生可以及时通过“到梦空间”系统向学校或者平台反馈本校二课管理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或者系统问题,平台会定期收集整理;并且将学校反馈的问题由“到梦空间”系统平台直接反馈给各个学校团委专职老师,由各个高校进行核实、完善;同时将各类问题反馈给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将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教程,如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经验、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指导、第二课堂数据蓝皮书等相关书籍,用于引导各个高校科学、合理开展本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
其次,进一步加强“到梦空间”系统学生管理员、活动负责人等系统应用技能培训并进行考试,对其进行资格认证,对考试合格的管理员才能担任系统管理员或者活动负责人一职。除此之外,持续优化“到梦空间”系统,重点对活动负责人、系统管理员建立系统提醒机制,对于活动管理全程各个重要管理节点进行多次、多渠道信息推送机制;同时,面向学生公开征集“到梦空间”系统优化建议,将系统建设成学生满意的App。
最后,加强活动负责人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和理解,如关于活动参与人员设置的范围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其存在对一些活动参与人员设置的范围过度狭小,导致一些感兴趣的同学没有资格报名参加的问题,对该问题而言,一方面,活动发布人的确需要合理公正的设置人员范围,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也反映出了活动负责人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发布活动时受场地等原因的限制必然会存在有学生无法及时报名参加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因而面对这些问题,可以在“到梦空间”平台上增加人性化的设计,来改善这一问题。
四、 结语
在新形势下,以App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其本身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到梦空间”通过线上发布和自愿报名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以扫描二维码签到的方式,来统计最终参与人数,根据课程类别和活动性质,授予学生积分或学分,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清晰规范,一目了然,不仅仅为学生和学校提供了便利,而且加快了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团建。虽然,现今“到梦空间”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所体现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可以促使“到梦空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杰.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2017(4).
作者简介:
张园园,程东媛,常弯弯,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