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5-01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除了言之有物,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外,结构能力也极其重要。结构能力就是布局谋篇,通体匀称地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各部分的先后次序和内部层次,使情或理恰如其分的表达的能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行。”本文就怎样通过结构使文章增添文采问题,从结构中矛盾关系处理的角度谈谈看法。
一、详与略
详略得当是文章布局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写作时应该将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用“扩大微末,延长瞬间”的方法给予详尽的绘神绘色的描写,对次要的材料则一笔带过,真正做到“详主略从,浓本淡末”,使文章具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细则发丝可辨,粗则山岭模糊”的艺术美感。例如《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只十二个字,便把群雄逐鹿的诸多残酷大战,各诸侯国的颠覆灭亡,和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一笔带过,很简略。对阿房宫的描写则极尽铺排,纤毫毕现。再如《木兰辞》对花木兰女儿姿态的塑造丝丝入微,但对其代父从军、转战沙场、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经历则只用十个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概括。这些名篇,自有其属于质的内涵做基础,但是结构时详略关系的合理处理无疑为文章增色不少,值得我们琢磨、借鉴。
二、虚与实
虚与实结构中的“实”是指对表述对象做直接正面的描写。“虚”指采用侧面烘托或暗示的方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的刻画富于变化的的形象。《三国演义》刻画诸葛亮的多智多才,便在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让读者在“伴随”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做“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以虚写实。《陌上桑》写罗敷之貌美,用“行者”、“犁者”和“锄者”侧面烘托,也是结构时处理虚实的神典范。“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虚实相衬会使结构为文章添彩,形式替内容生辉。
三、扬与抑
结构中“扬”与“抑”的相互生发,可使文章有富于变化的美感。文章中有时“欲扬先抑”例如贾平凹的《丑石》中写人们对“石头”的态度可概括为如下结构:“嫌弃-惊奇-赞美-沉思”,正是这种先抑后扬的布局谋篇和作者的情思笔力的完美结合,形象的表现出“丑到极处,美在极处”的深刻主题。也有的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结构如朱自清的《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首先写了“小西洋人”,那白种人的孩 子:“不过十一二岁光景,看去是个可爱的小孩……他戴着平顶硬草帽,帽檐下端正地露着长圆的小脸。白中透红的面颊,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显出和平与秀美。”但是当作者多次表示好意后,那小西洋人走近我“突然将脸尽力地伸过来了……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的眼睛里有话:咄!黄种 人,黄种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他已失却了天真气,脸上满布着老气横秋神色。”最后作者总结“这孩子从容、沉默、独断独行和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的表现。决不婆婆妈妈的,决不粘粘搭搭的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这正是白种人之所以为 白种人。 ”通过这种先扬后抑结构作者水到渠成的表达了“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谁有实力谁就是骄子”的观点。
四、动与静
结构中动态描写与静态刻画应力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风定花犹落静中有动,鸟鸣山更幽动中有静。”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花落,月出,鸟鸣,是动景,却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动”景的刻画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再如他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是写夜晚圆月清辉遍洒的静景,“清泉石上流”则是写溪水奔流不停的的动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以月夜人声格外响亮,莲花晃动,渔舟晚归十分醒目来衬托月夜之静谧,可谓动静相宜,美不胜收。这里面包含着的艺术的矛盾与辩证的关系,应该在结构时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五、哀与乐
哀乐错位,以哀情衬乐景,乐景衬哀情是文章结构中常用的方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以“哀景写乐情”运用情景反衬法,使表达效果, “一倍增其哀乐”。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梅花、细柳、薰草、溪桥,刻画了南方初春欣欣向荣的美丽的春景,但是“良辰美景”对于行人,却要引起怅怅别绪:以乐景写离愁,尤其觉得高妙。
郭沫若写道:“文章结构,当于无法之中求法,于法之中求变法。”文无定法,但有法。只要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仔细琢磨,认真体会,不断总结提升,就会使自己的结构能力登堂入室,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作品来。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除了言之有物,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外,结构能力也极其重要。结构能力就是布局谋篇,通体匀称地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各部分的先后次序和内部层次,使情或理恰如其分的表达的能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行。”本文就怎样通过结构使文章增添文采问题,从结构中矛盾关系处理的角度谈谈看法。
一、详与略
详略得当是文章布局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写作时应该将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用“扩大微末,延长瞬间”的方法给予详尽的绘神绘色的描写,对次要的材料则一笔带过,真正做到“详主略从,浓本淡末”,使文章具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细则发丝可辨,粗则山岭模糊”的艺术美感。例如《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只十二个字,便把群雄逐鹿的诸多残酷大战,各诸侯国的颠覆灭亡,和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一笔带过,很简略。对阿房宫的描写则极尽铺排,纤毫毕现。再如《木兰辞》对花木兰女儿姿态的塑造丝丝入微,但对其代父从军、转战沙场、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经历则只用十个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概括。这些名篇,自有其属于质的内涵做基础,但是结构时详略关系的合理处理无疑为文章增色不少,值得我们琢磨、借鉴。
二、虚与实
虚与实结构中的“实”是指对表述对象做直接正面的描写。“虚”指采用侧面烘托或暗示的方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的刻画富于变化的的形象。《三国演义》刻画诸葛亮的多智多才,便在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让读者在“伴随”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做“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以虚写实。《陌上桑》写罗敷之貌美,用“行者”、“犁者”和“锄者”侧面烘托,也是结构时处理虚实的神典范。“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虚实相衬会使结构为文章添彩,形式替内容生辉。
三、扬与抑
结构中“扬”与“抑”的相互生发,可使文章有富于变化的美感。文章中有时“欲扬先抑”例如贾平凹的《丑石》中写人们对“石头”的态度可概括为如下结构:“嫌弃-惊奇-赞美-沉思”,正是这种先抑后扬的布局谋篇和作者的情思笔力的完美结合,形象的表现出“丑到极处,美在极处”的深刻主题。也有的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结构如朱自清的《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首先写了“小西洋人”,那白种人的孩 子:“不过十一二岁光景,看去是个可爱的小孩……他戴着平顶硬草帽,帽檐下端正地露着长圆的小脸。白中透红的面颊,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显出和平与秀美。”但是当作者多次表示好意后,那小西洋人走近我“突然将脸尽力地伸过来了……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的眼睛里有话:咄!黄种 人,黄种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他已失却了天真气,脸上满布着老气横秋神色。”最后作者总结“这孩子从容、沉默、独断独行和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的表现。决不婆婆妈妈的,决不粘粘搭搭的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这正是白种人之所以为 白种人。 ”通过这种先扬后抑结构作者水到渠成的表达了“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谁有实力谁就是骄子”的观点。
四、动与静
结构中动态描写与静态刻画应力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风定花犹落静中有动,鸟鸣山更幽动中有静。”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花落,月出,鸟鸣,是动景,却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动”景的刻画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再如他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是写夜晚圆月清辉遍洒的静景,“清泉石上流”则是写溪水奔流不停的的动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以月夜人声格外响亮,莲花晃动,渔舟晚归十分醒目来衬托月夜之静谧,可谓动静相宜,美不胜收。这里面包含着的艺术的矛盾与辩证的关系,应该在结构时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五、哀与乐
哀乐错位,以哀情衬乐景,乐景衬哀情是文章结构中常用的方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以“哀景写乐情”运用情景反衬法,使表达效果, “一倍增其哀乐”。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梅花、细柳、薰草、溪桥,刻画了南方初春欣欣向荣的美丽的春景,但是“良辰美景”对于行人,却要引起怅怅别绪:以乐景写离愁,尤其觉得高妙。
郭沫若写道:“文章结构,当于无法之中求法,于法之中求变法。”文无定法,但有法。只要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仔细琢磨,认真体会,不断总结提升,就会使自己的结构能力登堂入室,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