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1]。在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求知欲望特别强烈的状态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2]。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习自主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自主性;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表明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其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解决,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主动思考、探索,促进自主学习发展。本文阐述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一些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性的分析
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包括对学习的方法、过程、时间等各方面进行主动合理的选择和协调。自主学习是当前一种全新的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彰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综合能力较高,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面对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时,能够通过思考、探究,找出最佳的解题方式。小学生刚刚进入正式学习的校园中,处在启蒙的重要时期,且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首先教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理念,强调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从小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爱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为主動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小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长此以往,小学生可能会变得不愿意主动学习,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新鲜感的时期,其兴趣会对某种事物产生认识倾向,就会推动主动实践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掌握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利率和利息相关问题时,提前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去一次银行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存取的过程,并了解利息的计算方式等,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情境中,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导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小学生活泼好动,若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掌握问题的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某一道应用题为例,教师可以将没有明确问题的应用题展示出来,例如:“饲养场买来白兔9只,黑兔36只,_?”这到应用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小学生通过题设来对问题进行设想。经过引导后,有的学生就会提出“一共有几只兔子?”“黑兔是白兔的几倍?”“白兔是黑兔的几分之几?”等问题,这样“留白”的题目,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补充问题,还能通过思考、探究,解决本课的内容,相比教师一问的将其,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更好一些,更能提升教学效率。
3.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推动自主学习每一个人的思维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造成了对同样一个问题形成了许多中看法。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但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开发思路。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这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将重点、难点、问题等分析彻底,在分析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了解新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归纳和总结,才能将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性。
4.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性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拥有表现的机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积极激发学生的思维,由于数学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比较,其思维性较强,需要进行较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变得思维敏捷,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得以提升。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就需要教师结合各方面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例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对问题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判断及思考。在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能够向爱学、会学转变。教师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提升,更有助于自主性的培养。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使其发现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4]。同时,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同样也要起到领路人的身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周伦.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与写(中旬),2016(09):293.
[2]方长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外交流,2017(13):276-277.
[3]刘耀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36):178.
[4]董梅.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与评价,2017(08):56.
关键词:自主性;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表明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其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解决,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主动思考、探索,促进自主学习发展。本文阐述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一些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性的分析
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包括对学习的方法、过程、时间等各方面进行主动合理的选择和协调。自主学习是当前一种全新的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彰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综合能力较高,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面对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时,能够通过思考、探究,找出最佳的解题方式。小学生刚刚进入正式学习的校园中,处在启蒙的重要时期,且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首先教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理念,强调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从小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爱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为主動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小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长此以往,小学生可能会变得不愿意主动学习,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新鲜感的时期,其兴趣会对某种事物产生认识倾向,就会推动主动实践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掌握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利率和利息相关问题时,提前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去一次银行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存取的过程,并了解利息的计算方式等,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情境中,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导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小学生活泼好动,若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掌握问题的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某一道应用题为例,教师可以将没有明确问题的应用题展示出来,例如:“饲养场买来白兔9只,黑兔36只,_?”这到应用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小学生通过题设来对问题进行设想。经过引导后,有的学生就会提出“一共有几只兔子?”“黑兔是白兔的几倍?”“白兔是黑兔的几分之几?”等问题,这样“留白”的题目,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补充问题,还能通过思考、探究,解决本课的内容,相比教师一问的将其,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更好一些,更能提升教学效率。
3.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推动自主学习每一个人的思维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造成了对同样一个问题形成了许多中看法。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但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开发思路。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这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将重点、难点、问题等分析彻底,在分析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了解新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归纳和总结,才能将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性。
4.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性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拥有表现的机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积极激发学生的思维,由于数学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比较,其思维性较强,需要进行较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变得思维敏捷,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得以提升。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就需要教师结合各方面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例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对问题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判断及思考。在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能够向爱学、会学转变。教师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提升,更有助于自主性的培养。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使其发现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4]。同时,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同样也要起到领路人的身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周伦.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与写(中旬),2016(09):293.
[2]方长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外交流,2017(13):276-277.
[3]刘耀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36):178.
[4]董梅.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与评价,2017(08):56.